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0年来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按照“两权分离”的理论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适应“两权分离”的经营形式,如承包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租赁制等。这些形式在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充分显示了它们推动生产力发展、搞活企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我们在改革措施上不配套、行动上不协调、步骤上不一致,使得企业改革在“两权分离”理论下所  相似文献   

2.
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现阶段大中型商业企业改革的主导模式,已推行三年多并将得以继续。实践证明,承包制是实现两权分离、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然,它也存在不完善之处,特别是在当前治理整顿中,更是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而且相  相似文献   

3.
一、探索全民企业两权分离的不同思路反映不同的研究出发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的传统观念,实行所有权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为搞活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开拓了崭新的道路。然而,在深化企业改革中,人们对全民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的产权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是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也是重建宏观间接调控机制的基础。本文首先提出“产权四分离”理论,旨在廓清现有“两权分离说”的一些模糊认识,也为产权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然后结合对当前国有资产营运和管理中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探讨国有资产的产权和管理机制改革的政策思路。产权“四分离”探析目前的产权理论分析立足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即两权分离,是有严重局限性的,从国有资产产权结构及其营运和管理过程来看,完整意义上的“两权分离”,应当是四种意义上的“两权分离…  相似文献   

5.
一、错试——假说——试验:改革以来几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及孕育股份制诞生的历史必然。 中国实行股份制改革的背景十分复杂,它是伴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而逐步展开的。1983年以来,受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成功经验的启迪,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从一开始,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企业体制改革的目标上,通过实践,对企业简政放权,结果是扩大了企业自主经营的自由度,弱化了行政干预,初步摆脱了企业成为国家行政机关“附属零件”的地位,使企业释放出了较大的经营热情和活力。但是,“简政放权”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企业没有真正的企业产权,工商企业法人自然不可能独立成为商品生产者。  相似文献   

6.
省商业研究会于89年3月18、19日在福州召开中青年商业改革理论研讨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深化商业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深化商业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要内外配套,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经分开,两权分离,明确企业产权,同时进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和自我束约能力。当前要继续巩固完善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责任制,健全企业约束机制,并积  相似文献   

7.
张小光 《理论界》2004,(3):61-62
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围绕明晰产权的思路,国有企业的改革沿着两权分离的道路进行,即国家作为出资人享有所有权,而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依法行使经营权。然而,从实施的效果看,这种两权分离的改革并没有使国有企业完全走出效率低下的困境,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明晰物质资本产权的同时,忽视了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建设。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忽略人力资本产权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残缺不全的,企业改革也难以成功。一、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  相似文献   

8.
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年改革,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掌握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使企业作为政府附属物的地位开始发生了变化。企业有了一些活力,因而,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按照改革所提出的自主经营、自负盆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目标,还远远没有达到。企业缺乏活力,是当前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情况看来,理论上,全民企业中实行的租赁制、承包制、资产经营责任制(后两种形式也具有租赁实质)等形式,表现为所有权自身的二元分离,即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离。具体而言,就是国家拥有企业的法律所有权,承租人、承包人等拥有企业的经济所有权。以这种两权分离方式来设计我国全民企业(甚至包括全民大中型企业)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已形成一种较大的力量,对我国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之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10.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深化企业改革必然要求对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 革,不这样,深化企业改革就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认为,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深化企 业改革需从九个方面进行。 一、有必要对企业加以合理分类,确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具体形式。 无可置疑,深化企业改革的核心是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全民所有制企业成为 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目前所面临的难点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应采取哪些 具体的两权分离形式。现有的一些改革思路多把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作为一个无差别的整 体,试图寻找到一种适用于所有大中型企业的两权分离形式。这种思路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严格说来,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规模不足以反映企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相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运行理论及企业产权塑造杨正钜一、两权分离理论在实践中的失效两权分离理论在我国提出的实践意义,在于改变“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从而改变“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的局面,“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搞活国有企业以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关键在于理顺产权关系,两权分离的理论为这一改革作了思想准备。改革中建立了承包经营制、租赁经营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份制,各具特色,都仍有生命力,各企业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选择。那种厚此薄彼,一味赞美某一经营方式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13.
启示——企业产权转让的概况及效应厦门经济特区以“两权分离”为理论依据,1987年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1988年试行“税利分流”分配制度。虽然各项改革尚未配套推进,但通过减税让利、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搞活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推动下,一些具有经营优势的企业,较为迅速地发展起来,迫切地寻求扩张的途径;另一些企业由于经营方向选择不佳和管理不善之故仍处于微利或亏  相似文献   

14.
产权问题成为近期经济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一些人认为产权不明确是企业当前活力不强,企业,地方决策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市场得不到发育的根本障碍。在他们看来,没有严格的财产所有权,市场价格是毫无意义的。产权关系不明晰或不明确,任何形式的权力下放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活力问题。当前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遇到同样的危机,其根源也在于此。因为所有改革的思路都仍然是把全民所有制作为既定的前提,因而改革便只是停留在决策和运行层次上,基本上没有产权概念,没有产权约束。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乡企业的活力都在增强。但是,如果我们把城市企业,特别是全民企业与乡镇企业相比较,两种企业的经济活力强弱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借鉴活力较强的乡镇企业的经验,对搞活城市企业是有益的。本文主要结合江苏经济实践,对城乡企业的经济活力进行比较,分析全民企业与乡镇企业内部构造与外部环境的差异,提出一些搞活城市企业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企业活力问题是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工业领域改革首先把这一问题作为核心和突破口。但是,企业活力至今仍是一项尚未完成的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面对现实,我们有必要回顾以下改革的思路和进程。旧体制的最大特点是政企不分,企业没有活力,职工没有积极性。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按照“简政放权,搞活企业”的思路展开的,主要是“放权让利”。为此,在实行了第  相似文献   

17.
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出台,使按照原放权搞活思路开始的企业体制改革,摆脱了“放活——收死”恶性循环的困境,使中国企业体制改革步入了一个正确的、颇有希望的思路.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资产经营责任制确是一种行之有效、富有生命力的企业经营制度。然而,这种改革方案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尽管如此,笔者仍然认为,这种企业制度的改革方案是最有希望的,并且应抓住时机由现阶段的试点实施,转入试行,推广。为了尽快解决这些前进中的问题,笔者从进一步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出发,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1987年7月以来,我省全民所有制企业,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以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为重点。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并逐步深化,增强了企业活力,促使企业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前进了一步。虽然签订承包(一部分小型企业是租赁)合同的时间不长,但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与1986年比  相似文献   

19.
物资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物资流通体制的重大改革,是实现物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把物资企业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的理想途经。在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中,国家除了给企业核  相似文献   

20.
一李鹏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当前改革的关键是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践证明,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是增强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并能为其他方面的改革创造条件。我们要根据配套、完善、深化发展的方针,把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企业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可见国家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肯定了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条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