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形式是多样的;由旧质到新质的跃迁、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与状态。这些都是无可非议的,但笔者认为和谐也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基本状态。一和谐历来是哲学家们探讨的对象。最早提出和谐说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从数学的观点指出音乐是高低、快慢和强弱不同的声音的和谐,进而认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1。稍后的赫拉克利特不仅指出“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而且试图寻找产生和谐的原因,猜测到“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  相似文献   

2.
一任何事物都是量和质的对立统一体。事物的发展变化必然是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相互交错的过程。事物的量的变化在最初的时候并不改变事物质的规定性;但是量的变化达到某一最高点时,就会引起事物的质的变化。同样,质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引起量的变化。这就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3.
试论产权制度演进中的耦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权制度演进过程中,各种产权制度之间的相互吸纳和融合是产权制度演进的常态和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产权制度演进中的耦合性呈现多元化趋势,既存在各种财产组织形式之间,又存在各种产权主体之间。各种产权制度耦合的基础源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各种产权制度的耦合又推动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是指组成事物的各子系统之间、构成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以及诸要素本身的协调和匀称.和谐是由对立和斗争造成的,是对立和斗争的结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是事物本质中差异面的统一,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它是反映矛盾统一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立面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协调性、一致性、平衡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的辩证范畴.它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形式之一.研究和谐的本质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否定     
否定是否定的否定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或中间阶段。我们知道,否定包含在任何事物和过程中,任何事物和过程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来表现和完成的。植物的幼芽的出现和茎根的形成,是种子的发展和否定;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旧的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否定。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那么,什么是否定呢? 否定就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转化,是事物的肯定的状态的继续发展和走到它自身的反面。在发展过程的任何变化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化,一直转化  相似文献   

6.
一、局部性的变化形式事物在由旧质向新质变化时,是通过其中各局部质的变化来完成全局质变化的形式就是局部性的变化形式。如全国的经济建设是由各局部地区的经济建设组成的,因此只有搞好各局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才能完成全国全局的经济建设。全国的社会治安也是由各地区的社会治安组成的,因此只有抓好各地区的社会治安,才能完成全国的社会治安工作。这种变化形式主要是用全局和局部的观点从事物存在的广延性、规模、范围等方面的量来分析的。其中全局有全局的量,各局部也有各局部的量,全局的量是由各局部的量组成的,也是各局部的总量…  相似文献   

7.
质量互变规律是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恩格斯对这个规律在门然界的表现作过如下的概括:“在自然界中,质的变化——以对于每一个别场合都是严格地确定的方式进行——只有通过物质或运动(所谓能)的量的增加或减少才能发生。”“没有物质或运动的增加或减少,即没有有关的物体的量的变化,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物体的质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正是按照这样的辩旺过程不断向前发展的。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无限多样性,不但质变的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即“以对于每一个别场合都是严格地确定的方式进行”的,而且量变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  相似文献   

8.
一、差异包含着矛盾的因素,但不等于现实的矛盾差异与矛盾各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不能加以混淆.客观世界是各种事物及其关系的无限总和.每种事物在其内部和外部都有许多规定性(属性、质、特征、等等),这些规定性之间的不同,就构成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哲学上所谓差异或区别.同时,客观事物也普遍地存在着联系.事物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在的联系,又有内在的联系;既有非本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联系;既有偶然的联系,又有必然的联系,等等.所谓矛盾,就是事物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事物对立面之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教科书都把质定义为“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实际上这只是概括了事物的特殊质。事物具有特殊质外,还具有共同质。特殊质显示出事物的个性,共同质显示出事物的共性,个性和共性都是具体事物客观具有的,事物质应该既包括特殊质也包括共同质。从特殊质认识事物,揭示的是事物的差异性、区别性;从共同质认识事物,揭示的是事物的统一性、一致性。两者都是认识事物所不能缺少的。因此我认为,现在通行的关于质的定义对质的说明是不完整的;同时,把质只理解为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也太一般化——它没有揭示内在规定性是什么,这就无法把对质的理解作为方法加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满足实践的迫切需要,概括出正确认识事物质的一般方法及控制、提高事物质的一般方法。为此就有必要进一步探索质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10.
杨燕 《理论界》2008,(10):112-113
关于发展的哲学范畴,本文强调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并不都是发展;对发展的理解,有事实描述和价值描述两个不同的维度;在微观和宏观领域,还存在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的问题。现代发展应处理好自然发展和人类发展、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对发展的评价要做到道德评价和功利评价的统一,经济效益标准和社会效益标准的统一,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的统一。现代发展应是可持续发展、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于辩证逻辑,我国逻辑界有些人根本否定它的存在,有些人则肯定它的存在。肯定辩证逻辑存在的人们对于辩证逻辑的对象、科学体系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是肯定辩证逻辑存在的。我认为辩证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思维形式辩证法的科学。下面试把我的这一看法作一概要的叙述,以就正于逻辑界的同志们。 一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世间的事事物物无不按照辩证法的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各种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矛盾,这种矛盾促使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事物经过一定的发展,对立的双方发生转化,旧事物死亡,新事物诞生……。但是“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种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二种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地变化的面貌。”(毛泽东:《矛盾论》)。一般来说,事物的相对静止  相似文献   

12.
劳资关系在当代中国人的认知当中曾经是阶级对立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人逐步与各种形式的劳资关系相遇.本文考察劳资关系理论的历史演进和当今中国劳资关系理论的研究,说明劳资关系理论从阶级之间对立到管理之中协调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实践确定质的依据是:第一、事物作为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对象;第二、事物及其质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质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体现着主客观的统一。质由实践确定,其机理是:第一,事物的存在状态同人的实践需要相契合,事物的某些潜在功能和属性显化出来,被主体确定为该事物的质;第二,在实践中人通过思维把某一时间内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确定为系统质的某个方面;第三,事物被实践改造或重塑而形成新的系统质。  相似文献   

14.
新诗是舶来品,是“五四”时期为了破坏旧诗的桎梏,建立新的形式,而借来的他山之石。 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旧的消亡,新的产生,它们之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的。没有量  相似文献   

15.
一按照辩证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状态中。每一事物的内部都有其固有的矛盾,矛盾着的诸方面构成了对立的统一;而某一事物同周围的事物之间,也常常是处于彼此相互联结而又相互矛盾的关系中。这种相互联结、相互矛盾的关系,其具体形式,因物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旧事物”?就目前所见到的哲学教科书中的表述大致有下列几种:“旧事物则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逐渐丧失其存在理由的事物”。①“旧事物则是指已经失去其存在必然性、过时的和日趋灭亡的东西。”②“旧事物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③我觉得以上的表述有值得商榷之处。1.旧事物不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事物。首先,旧事物的产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从辩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发展变化而来,又要变化成其他事物。所以新事物都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的协调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协调是揭示系统演进控制状态的范畴,它具有关联——衔接性和约束——补偿性两个突出的特征。协调在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促成规定和支配系统整体状态与行为的序参量的尽快产生,使系统通过渐进的方式顺利地从一种质态演进到另一质态,减少社会发展中的代价。做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协调,要树立系统的整体的观念,掌握和运用好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运动静止观、特别是静止观 ,存着着严重弊病 ,因而物质的运动静止间的辩证关系未能得到真正揭示 ,其地位也未予以应有的重视。运动、静止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可以构成运动静止规律。它既是唯物论与辩证法联系的桥梁 ,又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最高规律。这条规律可以表述为 :运动是事物质的变异性 ,静止是事物质的稳定性。运动是静止的内容 ,静止是运动的形式。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和静止的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终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顾名思义,是要人们破除对旧事物和旧观念的迷信,摆脱思想上的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接触新问题,以新的姿态出现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发挥其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新生事物健康成长。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客观辩证法的必然要求。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变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长青的发展过程,人们的认识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需要,也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特别是在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事物的主要矛盾时,有些同志提出:“事物的本质是由主要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把主要矛盾作为决定事物性质的观点,虽然并不十分流行,但是,主要矛盾和事物性质之间有些什么关系的问题,至少还是一个疑问,是应当加以认真讨论的。一个事物具有它的相对稳定的质,因而,事物性质的相对独立性,就是它的质的规定性。这个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