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深入考察研究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辨证法思想。通过对《老子》、《易经》、《孙子兵法》等的辩证法思想的论述,研究了我国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对加强战略思维、提高现代管理水平,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是我国奴隶制时代哲学发展的逻辑终结。它以其丰富的辩证思维 ,对我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并凝成了一定的理论结构。本文通过对《老子》辩证法思想的辩证分析 ,分别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其辩证法思想的优点与不足 ,体现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给出政治辩证法思想的定义的基础上,从政治上祸与福的相互关联,统治者、政权与民众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防范和控制,内政与外事、外战之间的相互影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了《左传》中的一些言论包含着的政治辩证法思想因素。文章还通过对所引《左传》言论及其前后有关叙述的统计分析,对上述思想的来源进行了探讨。此外,还简要地论述了《左传》中的上述思想对春秋末和战国时期的哲学、政治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出现的“哲学无用”论和“哲学危机”感发生的原因,并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发展哲学和使哲学发挥更强大的社会功能问题。接着探讨了哲学发展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指出哲学发展之所以需要继承传统哲学,是由于人类认识发展的继承性和哲学传统的延绵性。本文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价值如何,一方面要看它本身有否可以利用的价值,另一方面要看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它的选择、改造和利用而定。文章最后从六个方面分析中国传统哲学对未来哲学的意义。强调对中国传统哲学必须批判继承、推陈出新、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5.
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深入考察研究了杨献珍的“合二而一”思想。认为杨献珍针对当时泛滥成灾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倾向,通过对中国古代先秦关于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思想表达方式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传承与发展的理论探索,充分肯定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合二而一”这一科学辩证法理论命题,并且在把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与中国“合二而一”思想的比较研究与深入阐发中,赋予了“合二而一”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内涵,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化的一个杰出典范,在中国哲学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它对现代科学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远,在此背景下,对道家思想进行现代诠释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作了现代诠释,并探讨了其辩证法思想的特点与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西古代“伦理”与“学理”财富思想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是建立在儒学伦理的思想基础与封建皇权统治的政治基础上的。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是建立在哲学思辨与理性精神的认识基础、民主理念与宗教文化的思想基础以及法制与神权的政治基础上的。通过中西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与学理财富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西古代在思维方式,特别是在理论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人性意识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这正是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之所以没有形成较完备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尴尬,我们必须努力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不断创新思维,把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中的正义与道德等价值诉诸于当代中国现实载体中,加快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8.
张申府对中国现代的政治、哲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对中国现代哲学的主要贡献有三个方面,即对罗素哲学的介绍;大力提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并把它用于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提出了把马克思、罗素和孔子三者思想相结合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81章是冯先生一生研究中国哲学史最后所做的总结,也完全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在这一章中冯先生提出了关于两种辩证法思想的问题。与他以前的论述相比较,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有明显的发展。冯先生关于辩证法思想的论述,有深远意义,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极其深刻地表现在认识论层面。这一层面的影响大致体现出三种途径:一、与中国古代思想交锋,对中国古代史学产生了连带而来的间接影响;二、与历史学结合,在由此产生的历史哲学、历史认识等概念及讨论中,追溯中国古代史学中的相关知识;三、转化为史学理论的相关问题,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史学。这几种途径既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也在横向意义上从属于不同的层次。无论哪种途径,有关研究与认识都呈现出浅尝辄止的状况,既不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史学,也不利于中国史学在认识论层面的发展。对此,我们需要提高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1.
张岱年是我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他建立了“新唯物论”哲学,实际上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又一条新途径。他早期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充分肯定了中国哲学的地位和价值,揭示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精华是固有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以及人生理想的优良传统;在辩证法、本体论等方面突出了中国哲学的特色。研究方法上,他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研究中国哲学并注重比较法、逻辑解析等方法;他从经济、政治因素的制约以及哲学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他预测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是适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与自然科学相呼应,走综合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哲学界需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毛泽东哲学思想继承和发展的角度,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矛盾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普遍和特殊的辩证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辩证法;逐步认识、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自由与必然的辩证法。总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大纲,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辩证法,为毛泽东哲学思想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辩证法是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广阔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它深深地扎根于我们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传统之中,因而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风貌,从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哲学思维。虽然它在人类的哲学思维发展过程中,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一般,但却以独特的姿态表现这个一般。本文仅止于总体上钩玄提要,描其大略。  相似文献   

14.
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包括原生生活基础、思维方式基础和价值观基础这三个方面。中西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不同,在原生生活方面表现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哲学以农事为思考中心,古代西方的政治哲学以城市生活为思考中心;在思维方式方面表现为:古代中国政治哲学以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为基本的思维模式,古代西方的政治哲学以神人之分和征服自然为基本的思维模式;在价值观方面,以权力的合法性为中心,围绕着治人者与被治者之间的应有关系、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应有关系、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应有关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哲学强调实践美德、民本思想和基于人伦的亲情,而古代西方的政治哲学强调理智美德、神本思想和基于"逻各斯"的理性或意志。这些差别集中地体现在古代中西政治哲学对待民的基本态度之上,古代中国政治哲学对待民的态度是以如何"牧养"民为根本立足点,而古代西方政治哲学则是以如何"放牧"民为根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5.
韩非是我国先秦时期法治思想和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第一个在中国哲学史上提出了“矛盾之说”,从大量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了“矛盾”范畴,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不同程度上论及到矛盾规律的一些方面,对我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关于“矛盾之说”的辩证性质,我已另有专文论述。本文仅就韩非思想体系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对自然科学的认知是在不断与自然交往中产生的,在自然认知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古代哲学思想一经形成则反作用于自然科学。古代哲学以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观念为集大成,在这些哲学中散见的各种思想政治对古村落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先秦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政治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儒家的思想中礼论和道论对传统村落的影响是明显的,以祠堂为中心的村落布局是其代表;道家尊重自然和崇尚自然的思想顺应了山区传统村落的规划发展,这种思想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历史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史学思想研究展示中国史学思想的丰富性、深邃性,这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学在世界史学上的重要地位,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古代史学思想研究,从思维方式上认识传统史学的民族特点,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发掘史学的民族精神,是从深层次上理解传统史学所具有的现代价值。传统史学有着深厚的内涵:关心民族盛衰和人类历史的命运,以通变思想认识历史变革的必要性;在讨论历史发展的动力时,特别强调重民的民本思想,在治史上突出经世史学的主张。这些都是民族史学的珍宝。我们应当从时代高度重视古代史学思想的研究,把社会与史学联系在一起,把时代思潮、哲学与史学联系在一起,把经、子与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把微观研究与宏观考察结合起来,思考21世纪史学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两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一种表述。在朱熹哲学中,两一思想占有重要地位。朱熹的两一思想渊源于《周易》、《老子》,集了宋代哲学家有关这方面思想的大成,是张载的两一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一、朱熹两一思想中的朴素辩证法“两一”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辩证思维比较发达。中国古代辩证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辩证法、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辩证法、以《易传》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等三种类型。中国古代哲学家把“两一”关系问题视为辩证法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的人侧重于“分”,有的人侧重于“合”,但总的倾向是全面把握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尽管中国古代辩证法尚处于自发阶段,但它的基本精神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20.
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深入考察研究了杨献珍的“合二而一”思想。认为杨献珍针对当时泛滥成灾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倾向,通过对中国古代先秦关于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思想表达方式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传承与发展的理论探索,充分肯定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合二而一”这一科学辩证法理论命题,并且在把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与中国“合二而一”思想的比较研究与深入阐发中,赋予了“合二而一”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内涵,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化的一个杰出典范,在中国哲学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