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化自信乃主动的张扬,是对固有文化价值的认知及不遗余力的作为。面对晚清社会的欧风美雨,林纾对本国文化价值深信不疑,涵括儒家道统、伦常纲纪、君子人格、民本思想、国家思想及经世思想、推尊古文等。基于强烈的传统文化自信与坚守,林纾有深切的论述,亦有颇具个性的抉择。既有晚清民初酷烈的现实刺激,也有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和稳定性的因素,同时亦受其时"中体西用"思想的浸润。探讨林纾的文化自信,旨在彰显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恒定价值,展现林纾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解释学认为,林纾误译是由译者理解的历史性引起的.林纾的理解和他前理解构成了解释循环,林纾的创造是受到目的语文化视域和源语文本视域等前理解影响,使得林纾的翻译会有意无意地误译原作。理解的有限性同时也让林纾视域与目的语视域和源语文本视域等产生距离,因此林纾的误译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在重新评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守旧派林纾的历史价值中,鲁迅与周作人的态度和言论是绕不过去的关口。与周作人对待林纾出尔反尔、绝不宽容的批判态度相比,鲁迅对待林纾的态度则显得幽默宽容而又不失深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也有被历史重塑的一面,梳理中国新文学史中鲁迅如何成为五四时期新旧论战中的主将,以及鲁迅随感录《现在的屠杀者》如何成为针对林纾的一篇批判文章,有助于重新理解“五四”的历史性书写。  相似文献   

4.
"文化转向"翻译激发了对林纾翻译的社会文化视角研究,然而此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在文本与社会文化关系中研究话语,对林纾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在此框架关照下,从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社会实践向度对林纾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林纾的翻译在文本向度上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特性,这是译者在话语实践向度上对西方文学进行创造性改写和社会实践向度上顺应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林纾所翻译哈葛德小说的数量远远超出林纾介绍的其他任何一位外国作家的作品数量。对此现象有学者认为这位英国二三流的作家受到林纾如此的青睐,实因林纾不懂外文,而为他口述的和译者又无多少文学修养,因此导致了林纾将大量的精力浪费在译介哈葛德之上。本文试图从哈葛德作品的内容题材方面,以及林纾本人所持的翻译使命感出发来寻找林纾大译特译哈葛德作品的原因。并且试图通过指出林译哈葛德小说在清末民初的学界产生的重要影响审视林纾多翻译哈葛德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原作相比,林纾的译作中出现了许多"增减改",也引来了众多的批评,但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来看,林纾的这种翻译方法背后有着对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权衡以及目的语读者意识的种种考虑,并非信手而为。文章以林纾译作《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为例,阐述了林纾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揭示林纾独特翻译方式的文本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7.
2011年林纾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去年的林纾研究,有旧的热点(翻译),有新的景观。令人欣喜的是,林纾研究的阵地得到了拓展,福建俨然成为林纾研究的"大本营"。解决研究比例上的失衡,林纾研究的未来将会更美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林纾与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为个案,研究林纾的爱国思想。在选择翻译文本时,林纾并不是盲目的,他选择那些能够表达他爱国思想的作品,林纾选择翻译《黑奴吁天录》就是出于警醒世人,爱国保种的意识;在翻译过程中,林纾也表现出他的爱国思想,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时采取了特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作的字里行间发出强烈的反帝救国的呼声,向全国人民敲响了亡国灭种的警钟。  相似文献   

9.
通过诸多名家之口,证实林纾是近代历史上译介西方文学成就最高的人;指出林纾相比翻译家的头街,他更愿意以古文家自居。史料证明,林纾创作古文非常认真,而翻译极其追求速度,其古文的功底给翻译带来了奇特的效果。认为,他最早发现西方文学的价值并引进西学,之后又与以西学否定传统文学的激进派展开论战,是一个总想当保守派的革新派。  相似文献   

10.
晚清文人林纾的古文观别具一格,他提倡“正言”和“体要”的统一,重视“意境”的营构,在价值取向上既强调“政教”效果又不忽略“娱悦”作用。尽管林纾和“五四”新文人在古文的历史价值上产生了一定的观念冲突,但两者的“风雅”之争实际上都体现了中国文人的传统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1.
五十余年来 ,台湾学术界在袁世凯研究领域 ,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无论在对袁世凯一生的研究 ,阶段性的研究 ,以及袁氏的人际关系、亲属、弟子研究 ,还是资料整理与出版等 ,都使人感到振奋与鼓舞。同时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空白点还很多 ,有待开发整理的资料还亟待挖掘  相似文献   

12.
"台湾孔子"沈光文,长期被认为早于郑成功收复台湾十年即在荷人统治下致力汉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作为民族气节坚定的明遗民,向台湾人民传承了抗清不屈、眷怀故国的民族大义。然而,追溯这一造神运动的逻辑起点浙东史学大家全祖望的表彰原文,将沈光文的传世诗文作品放到明清易代的历史背景中深入推考,可以发现,这是完全虚妄的,不仅抹杀了明代郑成功时期台湾二十年的教育史、明代郑成功集团四十年的浴血抵抗史,更抹杀了至少一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史。  相似文献   

13.
时间与空间,作为人类及个体生命必然的存在形式,虽然在众多作家或诗人的文本中都会有所触及,但因不同的人生经验与思考,却会呈现各不相同的时空意识形态。读台湾前行代诗人张默的诗,你能明显地感受到他对时空缱绻不已的诗性情怀和现代意识。这不仅因为他的诗歌话语中出现了那么多关乎时间和空间的语词,而且他还分别以小诗和长诗的形式,一方面记录下日常生活中时间与空间的点点印痕,一方面又以大开大阖的笔触、气度,刻镂出永远的时空雕像,由此体现出一种独异的时空诗学形态。  相似文献   

14.
"媚俗"的必要——从林夕身上得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在很多港台诗人那里已经成了一种有名无实的东西,成了"雅人"的游戏和摆设,很少能体现出诗的质地与精神.在林夕,从写诗歌到写歌词,其作品难免会有"媚俗"的成份,但在偏向"俗"的同时,他也有意无意地走向了生活、生命的体验,因此他的作品比那些名诗人的作品更具有可读性,更像诗.  相似文献   

15.
台湾社区大学发展经历了孕育期、试办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其办学理念为:拓展公共领域,发展民脉;重塑生活形态,引领社会价值;培养民众的批判思考能力,促成其内在反省;解放知识,重构经验知识;结合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提升台湾整体文化。作为有别于传统大学的另类高等教育机构,其办学定位为:由地方政府主办、公办民营和县市政府资助的平民大众的高等教育。其课程设置具有以现代公民养成教育为主,着重通识性能力培育和公共议题探讨的特色。但台湾社区大学的发展也面临着政治化、市场化、体制化、精英化和依赖化五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一生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直至晚年仍时刻关注海峡两岸的统一大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的鲜明政治立场,在大量的口述历史中留下了积极倡导两岸通过和平谈判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在谋求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等重要论述。张学良口述历史中的两岸观,对于当今探索、研究、解决两岸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征,是其卓越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台湾孔子”“台湾文化初祖”的沈光文对台湾儒学的奠基与儒家文化精神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沈光文毕生坚守夷齐之节,彰显了以儒家忠义观念为底蕴的遗民忠义精神。作为明末最早入台并在台湾少数民族中推行汉文与儒学教育的士大夫,沈光文堪称台湾儒学最早的传播者与启蒙者。沈光文身为遗民而“不废当世之务”,体现了仁民爱物的儒者胸怀与儒家“三不朽”的价值追求,无愧为儒家文化精神的践履者与传承者。  相似文献   

18.
选取发生在1958年的第二次台海危机为案例,通过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处理台海危机的具体决策过程的细致考察,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公众舆论在美国对台政策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在危机爆发的最初阶段,公众舆论对台海危机可能引发中美之间的战争的高度担忧,使艾森豪威尔政府处理台海危机的难度加大,不得不将重点之一放在平息和引导公众舆论方面。危机的第二阶段,在公众舆论压力下,艾森豪威尔政府试图寻求避免因沿海岛屿问题而卷入冲突的解决之道;最后阶段,艾森豪威尔决定派国务卿杜勒斯亲赴台湾,以公众舆论为主要理由之一,最终压蒋介石从沿海岛屿收缩兵力,并保证今后不主动挑衅大陆。  相似文献   

19.
沈葆桢在巡视台湾的过程中,坚持“信民”、“教民”、“利民”,广结民心,团结、教化和依靠台湾少数民族,紧密结合台湾实际,制定和贯彻了以“开山抚番”为中心而展开的加强台防“驱倭抚番”、“教化抚番”、“招垦抚番”等一系列方针,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出色地完成了巡台使命,为保卫台湾,开发和发展台湾经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许浑是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其生活阅历相当丰富,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学术界几乎还是盲点。本文主要从隐居苦读、退隐丹阳、吏隐避世三个方面探讨了许浑隐逸生活的各种情况,试图有助于人们对许浑和晚唐文人的生活状况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