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五四文化保守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复杂关系和建构现代民族文化身份是与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纠缠始终的两大问题.五四时期,在世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作为对激进主义知识分子现代性单雏体认方式的否定性回应,文化保守主义者在质疑进化论以暴露新文化运动的理论局限性的同时,亦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了对文化现代性的理论设想.在这一意义上,五四文化保守主义中庸平和的主张背后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现代精神,它理应和激进主义合力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进程.  相似文献   

2.
在体系层次上,一般认为国际关系理论包括三大范式:现实主义范式、理性主义范式和革命主义范式。这三种范式分别以对法国大革命作出反响的三种不同意识形态——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为基础。它们之间的竞争持续了两个世纪。随着“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性”的开始,三大范式的命运是注定的: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而发生变化和调整。这种变化和调整可以是相互交融的,也可以是极具批判性的解构和针锋相对的,还可以是批判后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取代80年代的“文化热”悄然升温,保守主义在经历了激进主义的狂风暴雨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温馨岁月。随着保守主义在现代中国思想谱系中的重新凸现,大陆学人们开始回眸、反思与检讨近代以来的保守主义。在此之前,港台与海外学者已注意到近代中国保守主义思潮的探讨,重要成果如傅乐诗的《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艾恺的《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等。“国学热”出现之后,大陆学者探讨保守主义思潮的论著则有喻大华的《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胡逢祥的《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  相似文献   

4.
吴宓与新人文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八世纪末期,在世界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伴随着法国大革命的浪潮,整个西方思想界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由此产生了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等思潮,并一直延续至今。在保守主义的思潮中,以白璧德为宗师的新人文主义最引人注目、影响最大,成了二十世纪现代保守主义的核心。人文主义通常又称人道主义,它于14世纪兴起于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意大利,15—16世纪在西欧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中是否含有现代性因子,其究竟是否是一位现代主义者,构成了不断拷问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命题。现有研究大致可界划为“四大解读模式”,即承认毛泽东现代主义者理论谱系学定位的“肯定契合型”解读模式、从对西方现代性价值反拨或超越维度上展开的“另类现代性”解读模式、新“左”派基于理论资源与象征情结意义上进行的“扩张式”解读模式,以及从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立场出发的“后式”解读模式。上述四大解读模式更多停留在一种概览性描述阶段,尚存在进一步深化的理论空间。毛泽东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线性理论命题,而是蕴含多元张力关系于一体复杂命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主调与近代中国现代性问题特殊的历史语境相结合的双位视角加以辩证理解。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思维的法理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思潮是一种文化潮流,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推毁性和建设性双重质素.法制现代化是从传统人治价值--规范体系向法治价值--规范体系的转变,面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交汇的历史境遇,我们应正视后现代思潮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影响,探寻在思维层面与价值层面上理性批判.对现代法制的解构与重建,从转型期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前现代与现代思维的基础上吸收后现代思维--方法论之精华,把握后现代法学思维转型的走向和法制现代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思潮早已来临,它不仅已经越来越引进西方和东方各国学者的关注,而且中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对其在中国当代文化上的影响作出恰当分析。本文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更多地应当从“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本身去理解和把握,不要附加给很多评论者的主观意志。实际上,“后现代性的悖论”就生动地写照了后现代主义的本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消解现代性的渴望、一种现代社会自身悖论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保守主义是资本主义思潮中的重要流派 ,是自由主义之后对封建专制的又一种否定力量 ,也是对极端自由主义和理性激进主义的回应。保守传统和秩序中的自由是保守主义思潮的基本命题。它对人性、理性持悲观的看法 ,因而主张法治和有限政府 ,但不反对从传统秩序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9.
构成中国法治主义叙事基础的现代性理论,受到了来自后现代思潮的冲击。本文梳理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思潮的理论诉求与认知价值;归纳了后现代法学的理论与旨趣,认为后现代法学的意义在于摧毁了事实、价值、制度、进步、本质、权威、主流的绝对性神话;描述了当下中国法治主义话语与制度建构基础的不确定性与前途的可选择性,及其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思潮间徘徊的内在焦虑与无可逃遁的艰难抉策,并相信后现代法学有助于中国法治主义运动在科学主义、人道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寻找定位和有效生长。  相似文献   

10.
是走向全球化,还是选择后现代?这是学界判断人类历史当代方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世界性话题。从意识形态与现代性、后现代性相互关系的分析入手,通过对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以及主体认识论模式终结等讨论的分析,阐释全球化与后现代“妥协”策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最核心的部分包括:一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社会是现代性的社会;二是大工业及其所带来的发达的城市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现代性特征;三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只有在取得独立以后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四是由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更高级的现代性社会;五是关于现代化的动力因素,除了与一般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之外,还提出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内在运动规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所包含的社会发展动力,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所带来的对落后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有限传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研究范式长期以来占据中国教育研究的支配地位。人们通常用这一研究范式考察和分析中国教育,并解析出其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成分作为进行教育改革的起点与依据;但这种以西方社会为背景、并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的思维范式,与中国教育的传统和现实都具有巨大的差距。现代化研究范式所构建的价值坐标、其命题与原则与中国教育所欲解决的问题,并不构成一一对应关系。教育研究的本土化视域要求具有着眼于国情的"问题意识"、民族自身的"价值坐标"和摆脱自身局限性的"超越眼界"。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尼采式“反启蒙的启蒙”的个人主义具有启蒙与反启蒙的两歧性以及“排众数”与“觉民众”的内在紧张,其以“超人”为典范的“立人”理想难免带有浪漫主义审美乌托邦的虚渺。五四以后,从《娜拉走后怎样》起,鲁迅开始疏离尼采及其早年任个人、重精神的启蒙主义,并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与尼采的个人主义位于现代思想光谱的左右两极,作为资本主义19世纪文明的批判者,他们都提供了各自矫正与补救现代性的方案。鲁迅是一个启蒙者和现代性批判者,他批判“至偏而伪”的资本主义19世纪文明,而冀望于20世纪新文明。当鲁迅的尼采式个人主义幻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提供了可替代的人类解放的新理想。  相似文献   

14.
吉登斯把现代性看作是一种现代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制度,认为我们今天并没有进入后现代性时期,而是仍然处于现代性阶段。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关联是吉登斯现代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球化与现代性的扩张相互作用,导致了风险危机、道德危机、生存性焦虑和生态危机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的实现方式有两种: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与此相对应,现代性思想也有两种:资本主义现代性思想和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马克思生活在一个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社会中,在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资本主义现代性思想和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的此消彼长的过程。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在明治时代中期,传统思想的现代重构为考察重点,西村茂树、井上圆了、井上哲次郎曾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现代重构,从中可以看出明治哲学现代性的不彻底性和脆弱性,这也反映了明治哲学思想中现代性与前现代性同在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文学具有与古代文学的循环时间观不同的线性时间观,具有科技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现代动力意识,初步具有西方现代民主政治思想,而且近代文学作品生产具有自主性和商业性的特点,近代文学在近代中国市民社会中以报刊形式出现的传播与消费方式使其具有大众性的特点,这些都表明中国近代文学具有前现代性的特点,前现代性是现代性的萌芽,是现代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一角度出发,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各自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承继关系就会显得比较清楚.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论域的形成与展开,无疑是当代国际学术界的一大重要事件。本文无意于较深地介入这一讨论,而只是想通过对现代性的历史根源,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转型的初步梳理与分析,以阐明发展中国家所应秉持的文化态度,并由此进而彰显我们所应担当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