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以往研究中,政府与农民的冲突往往被归结于发展过程中因目标不同所造成的利益对立,但是,对L县水电开发与移民搬迁过程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目标下,政府与农民也会出现明显利益对立。原因是在水电建设过程中,虽然政府与农民有着“以水致富”的共同目标,但是当地政府过于追求工程速度与效率、移民安置的城镇化率以及搬迁任务完成与否的“发展”逻辑,与希望通过“搬迁致富”、避免增大生活风险和以暂时“牺牲”来获取未来利益保障的农民“生存”逻辑都产生了较大冲突。事件背后,思考如何才是真正的发展,以及认清唯经济增长的狭隘“发展”逻辑得以产生的集体“误识”原因,将是我们从理论层面化解政府与农民“共同求富而民未富”矛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农民利用科技致富状况的实证调研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数农民对利用科技致富抱有正向的积极看法,但他们认同的"致富科技"主要是能够当下产生实效的有形科技,如农药、种子等。农民在利用科技致富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技术供给不足、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有限、资金不足、基层政府的创新职能缺位等。政府在农民利用科技致富过程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建设农业科技信息互动传播的基础平台,强化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开发和强化基层政府的创新服务职能,突破约束农民利用科技制度的各种"瓶颈";面向广大农民现实生产需要,推动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多领域、全要素、高效能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框架,找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破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集群中的知识共享瓶颈至关重要。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研究政府监管下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知识共享机理的决策演化过程,系统地考察了地方政府与军民融合产业的行为交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从长期来看,三方最终会在政府"强监管"、"军转民"企业参与知识共享以及"民参军"企业参与知识共享时达到均衡状态;影响三方主体策略选择的敏感参数不一,从短期来看,政府"强监管"成本、收益以及"弱监管"收益显著影响政府的策略选择,政府给予企业的惩罚、企业的知识存量以及知识共享意愿程度分别显著影响"军转民"企业和"民参军"企业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为博取政治关注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核心的做法是将自上而下的涉农资源产业化,亦即,将分散的涉农资源进行整合,集中投放到少数村庄的产业建设上。然而涉农资源产业化不仅很难获得成功,难以带动农民致富,反而损害了农民对于一般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真实需求。以涉农资源产业化为核心的村庄经营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律。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里,农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依然是农业治理,其核心在于将涉农资源投放于广大农民真正需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务农的便利性。  相似文献   

5.
亚宁 《淮海文汇》2007,(5):32-3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发展产业化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农村先进生产关系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和发展,在促进农民发展产业、搞活经济、致富增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其重要实现机制是以专业市场组织农民,形成有竞争力的地方产业。通过对中部农村一个药材专业市场的调查,分析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专业市场特征、形成机制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专业市场形成的基础是在地域范围内围绕产业链发展形成农户主导的专业分工,而产业发展服务于小农的条件,也是小农支持产业发展的前提。专业市场的形成过程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涉及农民、村级组织和地方政府等主体。村民精英带动形成自发性的基层集市,村级组织建设地域性市场,地方政府扶持建设全国性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生了综合效应,表现在农民家庭、农村社会秩序及城乡关系三个方面。研究发现农业产业化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地方政府需要通过专业市场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市场组织形式,在农户和集体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优化市场体制机制,从而促进产业就地化发展,实现产业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沈丘县刘庄店镇杨老庄村青年农民杨新林,以诚取信,“借鸡生蛋”,利用别人技术和资金,造福于民,致富一方百姓。  相似文献   

8.
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用机理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融合作为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重要变革形态,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深远影响。其机理在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村资本要素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农业技术效率提升和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不仅提高了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农民在参与产业链建设中提高了创富能力、实现了收入增长。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看,反向定制带动了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产业链耦合促进了技术加速扩散,混合经营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激活再造,这些新变量和新变化从不同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对农民增收致富带来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整体层次和水平还不高,对农民富裕的促进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跨界配置面临制度性障碍、农村市场存在功能性缺陷、政府有效激励和规制缺位以及基础服务体系不健全。应加快突破制度障碍、健全市场功能、强化利益分配、夯实基础支撑,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兴农富民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试论农民经纪人贡献空间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经纪人是指那些为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农村生活资料等买卖双方充当中介而获取佣金的一类农民群体。通过对农民经纪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农民经纪人在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搞活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加强政府政策服务力度、加大对农民经纪人的培训力度、促进农民经纪人组织化程度以及建立农民经纪人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洪蓝镇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努力深化现代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特别是发挥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示范、辐射功能作用,切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三年来,共组织各类培训200多场次,受训30000余人次,在带动农民致富增收,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同心同德,拿出有效可行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20日,潮州市委副书记黄俊潮在饶平县新丰镇调研时提出,地方党委政府要认真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积极鼓励引导扶持有能力的农民发展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带动广大农民走科技致富的路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政府的主要职能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积 极引导、企业的广泛参与和农民 的大力支持,政府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产品加 工业务必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和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树立以 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发 展指导思想,规范政府行为,政府的 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 境和产业环境。 一、制定“游戏规则”,通过政策 实现产业引导。政府要根据国家经济 发展和产业优化的需要,制定农产品 加工业发展的引导支持政策,包括制  相似文献   

13.
农业 、农 村、农民 问题 引 起广 泛的 关 注,农民 增收 更成 为 社会 焦 点。 政府 为解 决 “三 农”问 题 ,提 高农 民收 入 采取 了一 系列措 施 ,给农 民 带来 了很 大 的实 惠。但 要从 根 本上 消除 农民 的 贫困 状 态,还 得 依靠 农业 自 身的 发展 。农业 产 业化 经营 ,它 通过 专业化 生 产、可有 效 降低 生产 成本 ;它通 过 一体 化经 营 、最 大程 度 地减 少了 农 民利 益的 损 失;它 通过 构筑 社 会化 服务 体 系,保障 农民收 入 持续 稳定 增长 ;因 而 适合 市场 的 要求 ,代 表先 进农 业 的方 向 ,而成 为 解决 农民 增 收问 题的 关 键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确保农民主体性成为了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研究问题。通过对Y村合作社产业发展过程展开分析,认为农民主体性可以通过目标统筹与组织再造,从发展意识、发展权益与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得以呈现。其中,目标统筹即农民行动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目标的统一,形成激活农民发展意识的合力;组织再造即发展以农民为核心要素的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以紧密利益关联、社会关系增进农民发展权益,以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参与空间提升农民发展能力。最后指出,农民主体性既需要依托产业发展所构建的行动基础,也需要从农民的视角把握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此提升产业振兴中农民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5.
农民对政府涉农部门的评价如何□沈桂英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中,黑龙江省各级政府涉农部门为配合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快速跨入小康生活,纷纷开展了行业向农民承诺的活动。各级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新举措,为农民服务、支持农民致富。针对这一情...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新农村建设者和推动者.政府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地位,广泛吸收农民建设新农村.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和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转变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有限政府,使农民有机会参与新农村的建设,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有的放矢 加强指导 溧水县深入开展现代农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胜  许青 《金陵瞭望》2005,(18):51-52
近年来,溧水县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富民强县进程中,把现代农民教育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强化考核的基础上,在全县农村区别对象,因人而异,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参训农民创业素质,增强农民致富本领,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8.
江西粮食生产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江西粮食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政府抓粮食生产的动力不大、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增多、粮食产业化水平低。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的对策:一是要抓住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一核心,二是夯实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两大基础,三是要实施政策兴粮、科技增粮、产业增效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19.
从家庭到社区的双层合作是农民主体有效参与新兴经济业态,助力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新兴经济产业通过“市场社会化嵌入”的驱动扎根乡村社区,带来村庄内外系统中资源、关系的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市场利益与农民家庭的发展目标契合,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内部实现策略性整合;立足家庭的生计发展合作,依托传统社会关联和政府引导的正式组织,社区层面的各市场主体则形成纵向一体化的弹性产业合作。这一双层合作体系以产业振兴为中心、以农民为主体,孕育出社区可持续发展、公共性成长和治理资源培育的新路径。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和多元组织能力建设,是避免合作异化和产业利益脱嵌于村庄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正确认识城市化过程中的 农民失地问题,又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对农民认识的态度;其次,切实维护农 民土地经营权并把解决他们生存和发展统一起来;再次,要做好农民文化教育、农业政策、制度完善和农村组织结 构调整等基础性工作;最后,政府的基层组织要尽快、不折不扣地落实农民失地后的政策、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