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12月26日,北京家政服务协会正式发布《居家老年人照料人员岗位规范》,对“养老保姆”的技能要求进行了细致规范。至此,家政服务业首次将“养老保姆”列为单独的职业,并有了首个标准。  相似文献   

2.
《当代老年》2006,(11):4-4
13年前,浙江上虞农村的张越珍经人介绍,来到吴淞牡丹江路朱家当保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服务对象是一对77岁的高龄老人,其中老太太瘫痪在床。为了照顾老人,她坚持和他们睡一间房,每晚为老太太倒茶、翻身、端尿盆,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2002年朱老伯去世后,老太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张阿姨像个心理医生,疏导着老太烦躁不安的心。在她的努力下,老太的心情渐渐舒畅起来了……做了多年保姆,张阿姨也已融入这个家。  相似文献   

3.
“保姆”是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工作,很多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都需要借助保姆的帮助。但是前提是老年人需要会与保姆相处。有些老年人总是不断换保姆,主要是年轻的保姆与老年人之间大都有代沟,这需要老年人与时俱进改变观念。  相似文献   

4.
全面确保我国公民在退休以后的养老保障,一直是我国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开始推行养老服务社会化。推行这一政策是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和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削弱的社会现状。推行养老服务社会化以后,无论城市和乡村,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共同承担。为了让城乡社会养老服务落实到实处,必须加强对养老服务的监管力度,确立社会养老的保障体系。本文结合我国城乡社会养老的现状,提出一些完善保障措施和监管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柏萍 《城市观察》2014,(1):119-128
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广东作为我国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养老服务体系正面临着养老服务资源短缺失衡、居家养老支持系统缺乏、机构设施与专业人才不足等严峻挑战。为改变广东养老服务建设的滞后局面,必须明确广东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理念和原则,大力推广居家养老模式,重力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调整机构养老服务结构,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深化养老服务领域的改革,完善养老服务的配套制度,构建广东新型养老服务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天津市一些家政公司的订单统计情况来看,目前养老护理型保姆成了需求量最大的保姆类型。  相似文献   

7.
曹煜玲  毛俊美 《城市》2020,(3):25-31
智慧养老服务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养老服务高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城市养老服务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化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及智慧养老服务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分析,笔者从强化智慧养老服务规划设计、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参与主体职责和保障措施、丰富智慧养老服务内容、提高智慧养老服务产品质量以及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5个方面阐释了新时代我国智慧养老服务创新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社区养老逐渐成为养老服务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养老模式.目前我国养老服务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规模及方式.  相似文献   

9.
李学民  高雪 《老年人》2012,(11):12-14
雇主心有怜惜,保姆夫妻起贪念2010年4月初的一天,家住大连甘井子区某小区的李雅琴正在厨房腌制酱菜,突然门铃响了。李雅琴将门拉开一条缝,只见曾在家里做过保姆的贾晓敏和一个陌生男人站在门口。未等她说话,贾晓敏便指着身边的男子说:"李阿姨,这是我丈夫段强,我们来大连打工,一时  相似文献   

10.
社区居家养老已成为国内养老发展的一种模式。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与缺陷,发展动力不足。因此,需要对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如"嵌入式"养老服务、"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互助型养老模式、"时间储蓄"养老服务、网络化养老服务、智慧养老服务等。各地对社区养老模式发展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为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子女们却越来越忙,甚至有时会忙到无法照顾老人。于是,与保姆相处,成了老人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10年换了20多个保姆王阿姨和老伴都患有高血压等老年病,每年都要在医院住上十天半个月。十年前,因子女们工作太忙,实在无暇照顾老两口,一家人就商量给老两口找个保姆。算算,这十几年下来,老两口跟保姆们相处的时间最多。这些年,老两口前前后后至少换过20个保姆。这些保姆中,有相处得好的,也有相处不愉快的。"我和老伴儿都喜欢那种人勤快、话还少的保姆,因  相似文献   

12.
叶海春  欧丽敏 《职业》2024,(6):36-40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庞大的养老市场以及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逐年增加,市场对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有迫切需求。如何培养集专业化、技能化、职业化“三化”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人才是当务之急。本文从院校培养、“干中学”、职业培训三个方面分析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揭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需要清楚的行业障碍,提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养老服务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将养老服务资源供应给最需要服务的居家老人,实现居家服务的精准化,是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首要目标。但现行居家养老服务存在对象识别标准粗疏,服务专业化、规范化不足等问题。只有将自理能力、经济状况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首要识别标准,并对养老服务对象分级分类管理,通过精准化的管理制度,对这些养老服务对象进行专业化、标准化、信息网络化的服务供应,才能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精准化。  相似文献   

14.
存山东济南市一个社区,有一位76岁的老太太刘若楠,晚年的她,其生活状态可谓是寂寥式养老。刘老太太唯一的女儿在美国定居,一年前老伴去世,女儿回了趟家,此后再没回来过。刘老太太虽然请了保姆,可保姆做完饭、收拾完房间走后,70多平米的房子里就剩下她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精准化城市养老服务构建及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煜玲  张二伟 《城市》2018,(3):24-31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现有的城市养老服务与老年群体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日益凸显,建设和发展精准化城市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结合我国城市养老服务的现实情况,笔者分析了实施精准化城市养老服务的动因和意义,阐释了实现精准化城市养老服务的基本路径,从5个不同的视角提出了精准化城市养老服务的推进策略.笔者认为,精准化城市养老服务是从系统的、动态的视角重新思考和应对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布局,有助于积极稳妥地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的发展与改革.  相似文献   

16.
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老年服务发展的重点,应当成为未来我国最主要的老年服务模式。但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也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当明确居家养老近期和中长期的主要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7.
李学斌 《城市观察》2013,26(4):62-71
西方社区养老服务对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西方社区养老服务、西方社区照顾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异同,并综述了西方学者在支持家庭照顾者、居家照顾服务、邻里照顾、照顾管理和协作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机构、助老服务社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城乡出现,各类养老服务政策陆续出台,为老年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编织了一张安全网络。  相似文献   

19.
管兵  薛鹏 《现代交际》2011,(11):15-15
近些年来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社区养老服务越来越成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我国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  相似文献   

20.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形式。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便捷、周到的社会化的各种为老服务,这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和传统文化的养老方式,也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建设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居家养老服务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商机。苏州市沧浪区虚拟养老院于20007年在全国率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公共呼叫平台加社会化养老服务方式创新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手段,扩大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范畴,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