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成都平原史前古城性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渝  陈剑 《天府新论》2001,(6):81-86
通过对城墙、大小类型的房屋建筑基址和陶石器遗物等考古实物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成都平原史前古城政治组织是发展比较充分、形态比较典型的酋邦组织,由各座古城的共存所形成的古城群,则是考古所见成都平原最早出现的酋邦社会,预示着文明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形成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中国城市始于史前的"城"。城市出现于"高级野蛮社会",马克思提出的"真正的城市"、柴尔德提出的"城市革命",是与国家和文明社会的产生密切相关的,可以看作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而在此之前的早期城市是不宜单独用作文明起源的标志或因素的。要从史前城址探讨文明的孕育、起源及早期发展,一方面要弄清城址所反映的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应将城址和其他的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寻求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史前玉器最早出现于7000多年以前,中经延续发展,到距今5000多年以前至4000年左右这一时期,已经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诸考古学文化先后选择玉器作为礼的主要承载体,使形制不一、内涵丰富的玉礼器成为史前玉器的代表。"和"的滥觞可以追溯到中国文明发生形成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其主要承载体是以玉礼器为代表的史前玉器。和谐功能是中国史前玉器的显著特点之一,主要由天地人神之和、阶层之和以及多元一体之和等三个方面予以体现。  相似文献   

4.
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的格局不同时期有所变化,裴李岗至仰韶晚期前段以河洛影响海岱地区为主,仰韶晚期后段至龙山早期则以海岱对河洛地区的影响占主导地位,龙山晚期前段以河洛影响海岱地区稍占优势,至龙山晚期后段海岱地区在文化交流格局中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双方文化交流的途径,裴李岗至龙山早期基本上是通过豫东、鲁西南和皖西北地区来实现的,龙山晚期则还通过豫北、冀南和鲁西北地区来完成.文化交流格局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尉迟寺类型的出现及太昊部族在豫东等地的兴起,系龙山早期双方文化交流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而发生在龙山早、晚两期之交的涿鹿之战则是龙山晚期前段两地区文化交流趋向发生较大变化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5.
地票交易是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土地交易所内以出让等方式流转,在法律上是一种特许权交易。地票持有人享有地块选择权和开垦费用补偿权。地票交易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明确权利内涵、完善交易规则、健全配套制度,以期为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困境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史前时期青海先民的经济活动始于距今近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农业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和湟水中下游谷地,其时已进入较进步阶段。卡约文化时(距今约3600—2600年),畜牧业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游牧方式产生。就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关系而言,原始农业曾经历过"火燎杖种"的生产方式,故对植被及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大。反观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显得更突出,甚至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7.
对大辛庄遗址综合分析表明,大辛庄商代聚落的地方社会组织经历了从建立、发展到没落、消亡的历史过程.早商至中商阶段,大辛庄聚落社会组织的发展相对稳定,说明该聚落始终保持着相当的区域独立性且商人、夷人各自有独立的文化系统;到了晚商早段,大辛庄聚落社会组织经历了一次影响较大的社会变迁,其陶器生产模式、农业生产模式、葬俗葬制等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商人和夷人融入到同一的文化系统之中.上述现象说明商人在大辛庄建立聚落,实现商人和夷人等不同文化系统共存,意在实现夷商融合的过程,并将夷人纳入到商人核心社会的政治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8.
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稻作农业的产生、发展和扩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栾丰实 《文史哲》2005,(6):41-47
地处黄淮下游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偏早时期是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的旱作农业区。随着与南方地区文化交流的增强,至迟在北辛文化时期稻作已传入海岱地区,然后循着东、西两路由南向北不断地扩散和发展。到龙山文化时期,海岱地区的南部和东部沿海一带,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稻作农业经济。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基点,稻作农业还渡海传播和扩散到了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地区,并进一步向日本列岛扩散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煤矿兼并重组是利益格局的调整。但山西煤矿兼并重组后,能不能处理好煤矿企业与当地政府及农村农民的利益关系,关系到兼并重组的成败和矿地关系的和谐稳定。政府能否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煤矿企业能否在自身发展和承担当地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矿区农村能否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是构建长效和谐矿地关系体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秦天宝  刘彤彤 《东岳论丛》2020,(10):162-171+192
建立"统一事权、分级管理"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是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但从试点情况来看,管理体制与改革目标存在较大落差,无法满足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实际需要。实际上,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内生于央地关系,其建设目标和建构路径都是央地关系在国家公园领域的映射。域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有中央主导型垂直管理和中央地方协同型管理两种模式,所在国家的央地关系对形塑国家公园管理体制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未来,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建构应当遵循中央事权和央地协同的要求,通过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职权的配置以及协作机制的建立,构筑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科技进步与人类道德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最活跃 ,最革命的生产力 ,是推动道德进步的伟大动力。科技的发展能扩大伦理道德领域 ,促进社会道德的变革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进步开放的伦理道德氛围有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 ,封闭、保守、反动的伦理道德会阻碍和窒息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天”“人”关系的思想,其实质在于人类应该如何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深刻理解并系统梳理、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关系的丰富论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人体运动与服装放松量设计的关系,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服装放松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选取沿海某省563名党政领导干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工作环境特征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8.5%的被调查者处于职业紧张状态,11.4%被调查者处于付出回报失衡状态;同事支持,工作自主性,工作回报,内在投入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同事支持,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回报对个体成长发展体验和身心健康体验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内在投入对个体成长发展体验和身心健康体验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研究西方法学家法律正义观的历史发展历程入手,探讨了正义作为法律的基本属性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并批驳了两种对法律正义观的错误理解,最终阐明了正义成为法律的最核心价值目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汉、藏文文献,结合出土的西夏文献和文物,对西夏学和藏学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证了历史上党项族和藏族的密切关系;阐述藏传佛教对西夏佛教的重大影响;勾勒出藏族僧人在西夏的地位以及西夏封藏族高僧为帝师的史实和重要意义;讨论了西夏和藏族文化上相互交流,特别是在印刷术和书籍装帧上的互相借鉴;介绍了西夏文献、文物中有关藏族的资料,最后论述了元明时期西夏后裔在宣扬藏传佛教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汉、藏文文献,结合出土的西夏文献和文物,对西夏学和藏学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证了历史上党项族和藏族的密切关系;阐述藏传佛教对西夏佛教的重大影响;勾勒出藏族僧人在西夏的地位以及西夏封藏族高僧为帝师的史实和重要意义;讨论了西夏和藏族文化上相互交流,特别是在印刷术和书籍装帧上的互相借鉴;介绍了西夏文献、文物中有关藏族的资料,最后论述了元明时期西夏后裔在宣扬藏传佛教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不管是传统的管理控制系统,还是新型的管理控制系统,都不能辨证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控制系统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管理控制系统,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由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决定的,也是管理控制系统的特征使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保证组织和谐一致,顺利实现自身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西方宗教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外在礼仪向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与此相应地,宗教观也经历了一个从信仰主义到自然主义再到人本主义的演进过程,人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与之相关的非理性原则成为20世纪西方神学或宗教哲学的主导原则,"人学"研究进路成为20世纪宗教观理论思考的共同取向.上帝的问题与人的问题彼此关联、彼此定义,上帝与宗教贯穿于世界与人生之中.以马丁·布伯与雅斯贝尔斯的思想为代表的"人学"的宗教观本质昭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文化危机,即个体性的失落和主体间的疏离,因而成为主体反省意义上的哲学对于宗教深刻反省之后的理性表达,并传达出人作为"超越的存在"是指向上帝的"存在"、与上帝"对话"关系的"存在"--"人学"和宗教学正是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契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人类行为与制度关系的研究有三大视角,即理性假设、有限理性及认知科学三个方面.这三个视角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人类行为与制度的关系.人类行为与制度关系研究的视角之一是规则遵循者与理性最大化者之间的关系;视角之二是制度与人的有限理性的关系;视角之三是基于认知科学的制度研究.这三个层面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也就是讲更接近于现实的人,这在很大程度已验证了科斯的断言,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从现实的人出发,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我们才能揭示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