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丹麦人富裕,人均国民所得3.46万美元,全球排名第七。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怀特2006年7月发布的《世界快乐地图》报告(World Map of Hap-pihess),丹麦在全球178个国家中,列名快乐国家的榜首。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好像有许多孩子都不喜欢学习,一提到学习就头疼,有的厌学甚至到了旷课、逃学的地步。学习本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对我们的孩子却变成了苦差事。  相似文献   

3.
我上完书法课,回到家,孩子正愁眉苦脸写周记。母亲坐在床沿无奈地叹息着:“唉,坐那儿半天了。一个字也没写出,”一股无名火突突地从心底冒起。我居高临下、僻里叭啦地数落了一通孩子。“没出息!周记,不就是写你一周来最有趣、最快乐的事?比如、比如……”孩子抹起眼泪,我心里一惊:快乐?!他的快乐是什么?他有快乐吗?  相似文献   

4.
袁岳 《社区》2010,(20):51-51
生命不息玩不止,生命长青,好玩至上。 我说的玩,有五个层次。 一是孩子的玩。一个孩子,会玩且学习上过得去是最好的,只会守规矩而不会玩就成了废孩子。因为玩才是孩子的本质、天分、快乐与基础,不会玩,孩子的想像力、创造性就基本处在低级状态,丧失可爱与天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少儿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限制多、自由少、集体多、个别少、指导多、启发少、模式多、创造少”的问题,由此带来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孩子快乐的情感体验不充分,孩子无法通过音乐活动真正感受到趣味和快乐的状况。针对这一现状,从如何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何运用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孩子创设活跃、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瑞典、丹麦的统计状况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国家统计局农业普查培训团1996年6月—7月间,我们农业普查培训团对瑞典、丹麦两国的统计工作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交流,受益非浅。一、瑞典、丹麦的农业统计1、国情特点:国家虽小,经济发达。与我国相比,瑞典、丹麦两国...  相似文献   

8.
[丹麦](1805—1875)安徒生的父亲是丹麦富思岛欧登塞城一个穷鞋匠。安徒生没有像有钱人家的孩子那样有像样的玩具,他玩的玩具都是爸爸亲手做的。他记得爸爸有一次用破碎(suì)的皮子给他做个小老鼠,后来爸爸又给他做了一个小木偶。他最喜欢的就是爸爸给他做的小木偶,他还让爸爸用破皮子给这些小木偶做衣服。有了这些小木偶作伴,安徒生一点也不寂寞,他常常教这些木偶们演戏,让他们装扮各种各样的角色。安徒生和木偶的表演给父母带来了轻松快乐和安慰。父母亲都觉得安徒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母亲就用他们辛苦挣来的钱送安徒生上学读书,安徒生的…  相似文献   

9.
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的。所以,家长应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情绪是人在参与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它由4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这如同绘画中红、黄、蓝三原色,其不同的组合构成人的各种情绪状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有必要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恰当地表达3种不良的情绪。当孩子愤怒时 *坚持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愤怒。当孩子生气时,鼓励他大声讲出来,并尽可能说出原因。*帮助孩子找到愤怒的原因。孩子有时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如:“你是不是因为兵兵拿走了你的小汽车才对他发火?”  相似文献   

10.
"孩子,轻轻告诉我,你幸福吗?"满以为衣食无忧、欢蹦乱跳的孩子,哪有不快乐、幸福的理儿,怎知大部分的孩子回答:"我不幸福,也不快乐!"更有甚者,别有一番愁绪在心头.  相似文献   

11.
体验快乐     
上学的孩子,常常是多了些烦恼,少了些快乐。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应该激发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充分地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一、幽默之后,快乐无比如于永正老师在上《脱险记》中杂草被化学除草剂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  相似文献   

12.
杜君  周娜 《新天地》2011,(6):45-45
绘画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小学阶段的绘画教学中,美术教师的任务就是使每位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验和感受,与大家共勉。一、绘画中的创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由一个活泼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了记忆的机器,这是不应该的,不能用一堵墙把孩子与周围世界隔离开,不能让孩子失掉欢快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3.
韦钦国 《中华魂》2014,(12):54-54
正当下中国,很多家长都向孩子灌输一种所谓的成功教育观念——希望孩子长大后"当大官、发大财"。为了这一目标,不惜扼杀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指出,应倡导"超功利"的家庭教育每个家长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当总统,怎么可能?一个国家就一个总统。让孩子快乐地长大,长大后能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4,(8):31-31
乐观者不长寿? 乐观外向型 这是一项最令人惊讶的发现:快乐型的人通常死得更早。加州大学的研究者们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小时候被父母和老师认定为更快乐、更有幽默感的孩子,长大后反而活得不如其他人长。  相似文献   

15.
章中林 《社区》2014,(25):55-55
如今,赏识教育、快乐教育被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但是惩罚依然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棵树没有经过风雨,它就扎不牢根,一个孩子没经过惩罚,他就长不健康。适当地惩罚对孩子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让孩子找到做事的界限,成长的方向。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接受过惩罚,自我意识就会膨胀,为所欲为而没有规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和人交往,更不能适应社会。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惩罚孩子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六要”。  相似文献   

16.
庞椿盈 《21世纪》2009,(12):35-37
杨澜不觉得做神童有什么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须要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为此,杨澜身体力行,努力培养孩子具有几种习惯和品性:爱好运动、慈悲为怀,善于表达和富有幽默感。  相似文献   

17.
快乐与成功     
《北方人》2008,(8)
不成功的孩子找不到真正的快乐。然而,既要让孩子成功,同时还要快乐,快乐似乎更重要。近两年,台球少年丁俊晖和钢琴家郎朗被大规模报道,成为被追捧的偶像。但我认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并不值得  相似文献   

18.
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是二园不断追求的教育目标。在二园,每一个孩子是快乐的。快乐的基石,来源于“爱”的主旋律。以“爱”为主的情感教育是幼儿、教师、家长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幼儿园实现“健康、快乐、创造、文明、睿智、自信”办园目标的保证。在二园,每一个孩子都在主动发展,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发展,并结出了累累硕果:在淄博市百灵艺术节中,孩子们连续两届夺得集体第一名;在淄博市英语大赛中,有多名幼儿获得一等奖;因为孩子们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活泼大方,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把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安排到二园进行。幼儿园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19.
学期开始,由于有的孩子还没有从假期自由散漫的状态中走出来,班里的几个孩子学习劲头不高,不完成家庭作业的现象经常发生,学习态度极不端正。为了帮助孩子及时纠正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我想借助家长的力量来共同教育管理孩子。  相似文献   

20.
兰花 《社区》2010,(31):54-55
现代生活中,很多妈妈会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认字,却很少培养孩子对数学的感知。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数学感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父母在生活中稍稍加以点拨,就能让孩子充分体验数学的亲切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