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近视觉文化异军突起,视觉性成为日常生活中最显著的“文化主因”。深入探讨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之间的复杂关联,可以进而揭示出视觉性所以在当代社会凸现的多重原因。不同的社会学理论为我们找到如下几个角度:第一,“炫耀性消费”与视觉见证。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率先注意到有闲阶级的出现及其炫耀性消费现象。尽管这些现象古已有之,但凡勃伦特别注意到它在现代消费社会的性质。换言之,过去只属于少数显贵的有闲与炫耀性消费,逐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视觉性更突出地是一个当代问题。所谓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这类说法,标志着视觉性在当代生活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然而,历史地看,视觉文化又不是当代所独有的,可以说它古已有之。因此,立足于当代文化情境来思考视觉文化问题,就有必要考察视觉文化从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的转变,透过这一转变,我们便可把握到当代视觉文化内在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解决商品短缺20年后就快速来到消费社会的今天,以奢侈品消费为代表的炫耀性消费以夸张的形式和暗示意义,对人们的视觉和心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引起各种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解决商品短缺20年后就快速来到消费社会的今天,以奢侈品消费为代表的炫耀性消费以夸张的形式和暗示意义,对人们的视觉和心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引起各种思考.  相似文献   

5.
"80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炫耀性消费是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消耗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当代“80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消费主义、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感的驱使而产生的。炫耀性消费文化使人性异化、自我迷失,它会造成学生贫困、形成校园排斥,最终使人丧失马克思主义立场。我们必须在校园中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格思想品位、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文化来遏制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6.
曾看到一条发人深省的报道。一位母亲给儿子寄去200元,在汇款单上写了这么一首诗:“上班日当午,汗滴脚下土,须知手中烟,支支皆辛苦。”可见,这位同学把家里节衣缩食寄来的钱拿去抽烟了。抽烟的危害我们姑且不谈,但中专生的抽烟现象,却从侧面反映了中专生的消费盲区。如何引导中专生走出盲区,确立合理适度的消费意识,这是摆在学校、社会、家庭教育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一、消费的盲区(一)炫耀性消费美国社会学者凡伯伦曾提出炫耀性消费概念,即通过消费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在一部分中专生身上也有体现,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消费已对人的生活形成了一种挟制,处于异质性社会中的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炫耀性的消费方式来获得一种社会认同和自我实现感,抑或努力步入消费的高端,以达成某种与他人之间的区分,但人们却始终落在“消费时尚”的后面。而另一方面,消费渐渐达成了一种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控制,以各种新奇的形式吸引人们去追求消费带来的感官享受,从而渐渐丧失了自身所习得的能力。消费扮演着一种引领的作用,使私人领域也渐渐在丧失着自主性,为消费社会的种种符号所侵蚀。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视觉文化日益成为学术界热衷的研究对象和讨论课题,学术界出现了众多在视觉文化视野下对广告中女性形象阐释的著述,很多学者都以"看与被看"为研究思路对广告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本文在对视觉文化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通过"看与被看"的模式对广告中女性形象进行单一维度的分析有失偏颇,这样的一种研究思路将男性、女性二元化了,将观看变成了"权力的眼睛"(男权社会)。因此,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应该是在对其进行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的前提下进行,而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也正是视觉文化研究集中关心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9.
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其实用与视觉价值意义日益为人们所瞩目。就其包装意义而言,已成为运输商品,保障物品质量、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体。包装文化以追求效益、功能,美观为目标,是装潢设计与包装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形态。因此,它是技术学与艺术学相结合,同时又融合了使用过程中人、物、环境因素,尤其是包装材料、造型、插画的结合,体现出器物的形象。而且,由于包装外在的界面以直接的、艺术化的形象诉诸于人的视觉,它能在商品营销活动中,引导人们消费选择,提高时尚消费品味。  相似文献   

10.
消费文化与消费革命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谈者 :戴慧思 (DeborahDavis) ,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汉龙 (HanlongLu)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时间 :2 0 0 1年 5月 1 4日地点 :上海波特曼大酒店 (RitzCarltonHotel)消费作为观察与研究社会的一种方法卢汉龙 (以下简称卢 ) :耶鲁大学戴慧思教授编辑了一本名为《中国城市消费革命》的书 ,2 0 0 0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要内容来自 1 997年在耶鲁大学召开的“中国消费文化”理论研讨会。会上有来自不同院校和系别专业的中国研究学者参加。会上提交的论文都是…  相似文献   

11.
无论我们当下的社会是否进入波德里亚意义上的消费社会,应该说,时尚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人消费的主流意识。这种主流意识成为一种凸显的社会现象,促逼着社会学的思想,抓住社会学界的视野。对于社会学学科而言,考虑时尚、消费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两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抛开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对时尚、消费解释的经济学视角,展示社会学的特殊说明,是社会学获得自身“合法性”的契机。具体说来,除了说明什么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时尚、消费等问题外,更主要的是阐述在时尚消费的主流意识中,它所蕴涵的社会意义,所预示或表征的社会转型以及社会思潮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胡月平 《现代妇女》2010,(11):70-78
自电影问世以来,它便与文学之问有着复杂的关系.本文选取文学与电影的接受比较这样一个线索,将此线索贯穿到“期待视野”、“视觉消费”这两个与之密切的关系域中,发现电影较之文学在一般接触层面上更容易被接受.但是将此线索追踪到“电影与文学交融”这个复杂微妙的现实维度,则查验出文学隐藏着强烈的指向受众的仲张力,而电影因忽视其文学建构势必造成对于受众的含糊态度,导致接受“不顺畅”或者“中断”,所以在这个维度上看:文学被释放了,电影则被警告了。  相似文献   

13.
视觉文化的出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他改变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视觉文化下母亲形象也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社会中,“梗”作为一种具备圈层属性的隐语黑话,逐渐成为青年一代新的交流话语,造“梗”玩“梗”也成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文章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对游戏圈的“梗”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文本分析方面,“梗”主要以造词和挪用两种方式为主。它们虽不符合日常语言使用规范,然而具有鲜明的情境化语义特征;话语实践方面,“梗”除了使网民获得文本消费快感外,还具有戏谑主流话语、制造群际差异、构筑圈层藩篱的功用;社会实践层面,造“梗”玩“梗”一方面反映出个体面对社会关系时的乏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个体、群体与社会三者在话语权力支配方面的媒介权力博弈。  相似文献   

15.
毫无疑问,消费主义是当今中国社会最有势力的意识形态,它真正的关键在于:消费不只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就已经成为一种目的。整个社会的重心从生产转移到了消费,以消费来决定和调整生产,而不是像计划经济年代那样,由生产来决定消费;对个人而言,个人的工作、劳动都要在消费活动中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或者说,消费也具有了生产能力,它生产着消费者的地位、身份、价值、尊严等等。近年来,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找到了最适宜的温床,那就  相似文献   

16.
秦学 《城市观察》2016,(1):147-15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休闲文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休闲文化内部各要素看,主要表现为:休闲产业与休闲经济发展迅速,休闲物质基础渐趋厚实;休闲消费和休闲生活成为国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休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国民休闲意识与休闲满意度增强,休闲素质与休闲文明提高。从休闲文化总体特征上看,表现在三个方面:中西融合、与时俱进、形成"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当代休闲文化内涵与风格;多元并存与主流引导,形成"和而不同、和谐包容"的当代休闲文化格局;休闲文化整体质量不高,内部差异显著,发展措施有所偏差。  相似文献   

17.
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认为目前存在的三种社会资源配置关系—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分别反映了两种形态的地位获得机制,即制度安排机制(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和非制度安排机制(社会关系网络);非制度因素在中国社会群体成员地位获得中具有独特功能,并导致成员地位评价上的二元标准一身份标志上被动的“就范”与地位获得上主动的“自我实现”。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静态分层不再具有重要意义,而应从社会结构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社会文化特性中揭示社会地位分配机制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18.
“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孙立平近些年来,在社会学研究中,对社会关系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用社会关系网络对社会结构进行描述,已成为社会学研究中一个有潜力的课题。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特点,费孝通以“差序格局”予以描述。对1949年后中国社会关系的变...  相似文献   

19.
当代动画形象的设计应当符合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时代语境。在文化主导由语言转向视觉的过程中,与视觉文化密切相关的消费大众、大众传媒以及视觉技术等因素对当代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起着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本文试从以上几个层面展开分析探讨,以期为当前动画设计以及研究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本文对当前中国大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考察国家对多种社会组织的实际控制,提出了“分类控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根据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和提供的公共物品,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这是一套国家利用“非政府方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为社会提供公物品的新体制。通过与其他国家及社会关系类型的比较,文章指出,分类控制体系是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想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