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1996年,达能同香港百富勤一起,与杭州娃哈哈集团进行了合资。当时,在合资公司中,达能同香港百富勤共同出资成立的新加坡金加公司,占51%的股份,娃哈哈集团占49%的股份,娃哈哈商标由当时的娃哈哈集团作价一亿元人民币投入到了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稍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百富勤将其股份全部卖给达能,也就是说达能完全掌握了金加公司,从而在娃哈哈的股份上也达到了控股的51%。 相似文献
3.
Chris Anderson 《经理人》2008,(2):22-22
我每次谈到“免费”二字时,大家就会感到困惑,甚至是怀疑,他们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真正免费的东西,也不相信很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逐渐接近于零。对于他们的困惑,我要解释的很简单,就是“免费是什么,免费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关于80后的管理话题,很长时间以来一直热辣着。
说到80后,就不得不提“Y一代”。美国社会学家将二战后,每二十年作为一个区间来划分人群,“X一代”是指1960年~1979年出生的人,“Y一代”指1980年-1999年出生的人,“Z一代”是指2000年至今出生的人。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充分说明,西方模式已经失效。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并保持强劲增长。全球萧条,中国机会,千载难逢。中国企业需要做什么,才能担任起全球领导者的地位?中国必须利用自己的优势,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7.
8.
一年多前,高盛公司前全球总裁约翰·桑顿怀着“到清华推动世界”的理想,放弃了千万美元的年薪来到中国,以年薪一美元受聘于清华大学,开设“全球领导力”课程,决心“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世界级领导人才”。如今“全球领导力”课程的第一批学员已经毕业,新的一批学员也将在9月份开始学习,那么曾致力于在清华“播下一种思想”的桑顿,如今他的课程效果究竟如何呢?他以及他的弟子又都收获了些什么呢?讲座式的互动课程桑顿在他的首批中国弟子眼中是一个睿智、务实、真挚的人。从2003年9月16日到2003年12月18日,他和他的学生们从陌生到熟识,这位有着卓… 相似文献
9.
一个组织存在问题,首先是这个组织的领导存在问题如果把培训看作是一种消费,那么这种消费的风险肯定大于我们在商场买鞋子。我的经验是:三次买鞋,至少要出现一次不合脚情况。所以每次遇到培训,我总要犯嘀咕:不会又浪费时间吧?“老师水平差”或“学生素质低”,是培训效果不好时讲、听双方最容易得出的结论。鞋子不合脚时,我们很少认为鞋子太差,营业员更不会指责“尊脚不端”。双方很容易知道问题出在哪——是选择的问题。虚荣心以及自我保护的本能使得人们常常忘却简单的道理而杜撰出符合自己利益的结论。其实和买鞋子一样,一次培训课效果如… 相似文献
10.
陈华曾是酷讯网CEO,偶然一次聚会他发现,原酷讯网的创业团队多半进入移动互联网,令他久违的创业激情再度燃起。移动互联网和团购是这阵子最火的两个领域,陈华的创业项目将两者嫁接到一起一移动团购,取名最淘网。很快,他拿到了几百万美元的第一轮融资,顺利进入了可能诞生移动互联网巨头的移动商务领域。 相似文献
11.
《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说:每一个组织面临的关键挑战,就是人们的心智模式变得僵化。这种僵化对企业来说非常危险,甚至导致许多企业破产。 相似文献
12.
13.
15.
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中国经济率先反弹,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中国增长上来。金融危机颠覆了全球对世界500强的看法,颠覆了对西式管理的崇拜。世界经济的振荡,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机会?以低附加值制造业为主的中国,应该率先在哪些产业建立全球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建立品牌?《经理人》与本刊客座总编辑、全球整合营销之父唐·舒尔茨教授展开了高峰对话。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