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资企业往往被认为是高薪的代名词,而在它“金光闪闪”的待遇背后是否隐含着玄机?身处其中的经理人又有何感想? 在本次薪酬调查中,有35.8%经理人来自外资企业,在受访者中所占比例最高,他们的观点显然对本次薪酬调查报告的结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一群体的经理人,以下是他们结合各自企业薪资制度所谈的感想。  相似文献   

2.
(?)在让我们把中国经理人的薪酬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可以放上我们感兴趣的、与薪酬有关的方方面面。这样,许多问题就有了答案:经理人的薪资结构有没有大的变化?薪酬制度有没有突破?经理人的收入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将来的情况会怎样?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薪酬有无差异,如果有,在哪儿,多大?国外经理人的薪酬制度能够成功地移植到中国吗?哪些因素决定经理人月收入的高低?是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2005,(2)
2004年,薪酬大势上升中走向分裂经理人或在期望中过冬,或在期望中转型京、沪、穗、深,在哪个城市工作容易获得高薪? 进军二线城市,高薪何处觅? 不同行业,薪酬落差有多大?哪个行业最赚钱? 面临涨薪20%的诱惑,你是否跳槽? 你是老板眼中“值钱”的人吗?  相似文献   

4.
摊薄痛苦     
你本期看到的“经理人痛苦指数调查”,是《经理人》进行的第二年度调查。一年前我们首次推出这项调查,当时曾引起很大反响。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经理人的痛苦是否太感性?是否不适合进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没有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股票期权制度,也没有解决如何制定基于股票期权的最优激励约束合同的理论问题.文章对传统薪酬制度的激励机制和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然后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构造导入股票期权的商业银行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研究表明,基于股票期权的薪酬制度优于传统固定薪酬制度和经营者年薪制;引入股票期权制度后在激励约束机制的相互制衡作用、以及银行股东和经理人在个人效用最大化条件下,可以达成最优合同.  相似文献   

6.
“我特别想知道我所在行业与我同级职位的人挣多少钱。据此来判断老板是否亏待我了。”一提起《经理人》薪酬大调查,这是无数职业经理人最本能的第一反应。“我特别想知道2005年市场的整体薪酬走势,以及我所在行业各职位薪酬的市场水平大致情况如何,并据此制定薪酬方案。”提  相似文献   

7.
Glass ceiling,玻璃天花板。女性经理人,你感觉到了吗?是什么把你的工作变成了“作秀”?是什么让你不得不对工作进行“包装”?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一块“玻璃天花板”?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04,(2)
薪酬,是经理人离职的“罪魁祸首”薪酬,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最具威力和杀伤力的武器, 薪酬,也是真实的谎言,绝对不容任何人忽视。冰冷的数据,理性的回归!2003年,经理人薪酬遭遇“变脸”: 10大令人兴奋的岗位、企业喜怒哀乐的“薪”脸谱、经理人甜酸苦辣的“薪”滋味、经理人的薪酬底线……  相似文献   

9.
又一桌丰盛薪酬大餐摆在大家面前,第7年度“中国经理人薪酬大调查”新鲜出炉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繁荣直接体现在经理人的薪酬变化趋势上,调查显示2004年中国经理人的总年薪中纯现金收入增长可观。然而,当你看到“降薪”的字眼时,也许就疑惑:不会吧?我们先来看当前经理人的未来竞争者、替代者——高校毕业生(他们中的部分人几年之后就会变成经理人)的起薪点,据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联合发布的数据,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  相似文献   

10.
这两年来,创业浪潮越掀越高,相关的专题和“经典”个案让人们目不暇接而又乐此不疲。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本次调查,我们特别就跳槽(包括更换单位,下同)、创业两个方面对经理人们进行了实地的了解。过去一年是否跳槽?虽然很敏感,但多数经理人都很好地配合。所调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收入增幅最大;平均月收入上海最高;收入平均降幅深圳最大……一说到薪酬,经理人除了关心本地的薪酬变化,还常就这三个地方进行比较:北京、上海、深圳,因为这三个城市的薪酬是我国“薪酬市场”的晴雨表。1998年《经理人》所作的薪酬调查发现:总体而言,深圳经理人收入略高,而北京与上海大体相同。那么,1999年,这种状况有没有改变呢?  相似文献   

12.
20%的诱惑     
曾立平 《经理人》2005,(2):32-39
经理人阶层已经相当理性,薪酬是导致其跳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看来,在“职业生涯规划”几近成为流行语的今天,经理人阶层已经相当理性,他们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譬如今后到底要什么,做什么;什么时候跳槽,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跳槽;单从薪水角度考虑,诱惑到了多大程度才会选择跳槽等等,都有很清晰的考虑。否则,如何解释当我向他们抛出“如果薪水增加20%,你跳槽吗?”这个问题时,他们那似乎丝毫不用费时费心进行思考,就能立即做出的斩钉截铁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周建华  尹铭 《经理人》2005,(2):20-24
“我特别想知道我所在行业与我同级职位的人挣多少钱。据此来判断老板是否亏待我了。”一提起《经理人》薪酬大调查,这是无数职业经理人最本能的第一反应。  相似文献   

14.
“吃亏是福”,凡事“退一步海阔天高”,不少人将其奉为圭皋。但是,有时想想,又觉得有些不太妥当,既然是福,那还算“亏”吗,既然退一步,有如此广阔的天地,那何必把“退一步”当作“亏”呢?先从二个事例说起:其一,《冯谖客孟尝君》是《战国策》中的一篇名篇。其中讲到这么一件事。冯谖代孟尝君到封地收债,冯谖走之前问孟尝君,债收回后,需要买什么回来吗?孟尝君回答说,看家里缺什么吧!冯谖把债收回后,当众烧掉所有的债券。回来后,孟尝君得知冯谖收回了债,就问他买回了什么?冯谖回答说,买回了“道义”。什么是“道义”啊,那是一件看不见、摸不着…  相似文献   

15.
《经理人》2004,(2)
1 2004年,您是否会为了得到更合理的薪酬而离开现在的城市? Yes 270票NO 248票2 如果您现在的公司降薪10%,您会决定离开吗? Yes 334票NO 184票3 您觉得您目前的薪酬符合您所在行业的平均水平吗? Yes 224票NO 294票4 2004年,您是否会为了得到更合理的薪酬而跳槽? Yes 378票NO 140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一些企业中推崇的所谓“一岗一薪”制,其实质是完全根据岗位本身的价值来确定员工薪酬待遇,而不考虑不同的员工在同样的岗位上所达到的实际绩效的差异。在这种传统薪酬体系下,员工所受到的激励就是不遗余力地“往上爬”,而无论他最终爬上去的这个岗位是否真的适合他。同时,企业也一厢情愿地认为,  相似文献   

17.
左前锋 《经理人》2004,(1):56-60
一位著名职业经理人带领一群南方的职业经理人“空降”北方小镇进行创业的奇特案例, 他成为职业企业家的愿望能实现吗?  相似文献   

18.
谢宁 《领导文萃》2012,(10):124-126
问:说到教育,请问贵国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是什么呢?用分数吗?潘立文:首先我想说的是,在我国,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尺度。因为我们认为,不怕学生犯错误,而是怕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对我们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育中是最重要的。我国的教育制度和中国不太一样。我知道,中国有高考,这对于每一个中国学生来说,都是压力很大的一个关卡。但是在我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现行的企业经理人年薪制模式,在传统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结构特征和经济特性,引入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一个促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经理人年薪制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在不同信息状态下制约企业经理人年薪收入状况的各类因素,探讨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理人之间在公司经营管理上的博弈关系以及对应策略的选择,进而从不同的风险态度阐明委托代理双方的态度差异及其对双方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信息状态下企业经理人年薪制具有不同的模式,即固定年薪(信息对称时)以及基本年薪与激励年薪之和(信息不对称时),并指出努力水平、能力技术、风险态度、投资规模和成本系数等参数的改变对企业经理人年薪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兰杰 《经理人》2002,(4):94-95
由《经理人》杂志策划运作、委托兰邦市场调查公司实施调查的“2001年度职业经理人薪酬调查”显示,民企、国企的经理人薪酬与外企的经理人相比,相对于以前薪酬差距在缩小。这也预示中国加入WTO后,外企和国企在经理人薪酬方面会趋同,以后,只有公司经营得好与不好之分,而不再强调企业性质的区别。任何企业如果不能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就留不住人才,企业也就不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