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可让与的生命权这个概念,文章依次分析了霍布斯、卢梭、洛克三人的相关论述,表明三人并没有为生命权的不可让与性提供可靠的论证。因此,这个概念难以被用来反对安乐死合法化。  相似文献   

2.
吴兴明 《江汉论坛》2006,(7):114-118
“相似的人和批评流派、观念和理论从这个人向那个人、从一个情境向另一情境、从此时向彼时旅行。文化和知识生活经常从这种观念流通中得到养分,而且往往因此得以维系……”①这是爱德华·W·赛义德那篇著名文章中开头的一段。对这段话我们是如此之熟悉,以至学过文艺学的人似乎  相似文献   

3.
“人是什么”是苏格拉底和孔子共同关注、探讨的问题,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表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各自特点,这种特点构成了中西法治之间差异的背景。文章主要分析了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伦理观,从他们两人的伦理观窥辨中西法治之间的伦理传统差异。  相似文献   

4.
《河北学刊》1982年第2期发表刘勤署同志的文章,题目是《也谈客观真理的定义——与徐飞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定义”),对我在《国内哲学动态》1980年第10期上发表的《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一文提出不同意见,我觉得有必要作一答辩,这样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深入研究是有益的。 “定义”对我文章中引用和阐述的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观点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说我在理解列宁的那句话时抹掉了在“人的表象中”五个字;二是说我断章取义,没有将这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联系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只有在这里将列宁对这个问题的提法全部引出。列宁批判说,波格丹诺夫“把下面两个问题搞混了:(一)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二)如果有客观真理,那么表现客观真理的人的表象能否立即地、完全  相似文献   

5.
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章的宣传效果,凡是写文章的人都应当重视这个问题。关于语言表达的好坏,毛主席曾经提出过明确的标准: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第一位的问题就是要准确,只有在准确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谈到鲜明和生动。反之,语言表达不准确,即使写的鲜明、生动也是没有用处的。如何使文章具有准确性?有用词问题,有语法问题,还有逻辑问题。本文仅就用  相似文献   

6.
下面的文章,是一九五五年八月写的。写成这篇文章的经过,需要说明一下。一九五三年中共中央公布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当时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现在的高级党校的前称)的教学干部在学习总路线的过程中,在如何理解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以杨献珍同志为代表的一方,主张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是由五种经济成分构成的一个综合的基础;反对杨献珍同志的一方,认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包含着资本主义基础和社会主义基础,这两种对立的基础互相间进行着“谁战胜谁”的斗争。杨献珍同志的“综合基础论”,实际上是抹煞了这个“谁战胜谁”的斗争,表现为矛盾调和论和阶级调和论,是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杨献珍同志把他的意见写成文章,交到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向一些研究理论工作的人征求对于他的文章的意见,我就写了下面这篇文章。这个争论当时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已经公开展开了。但杨献珍同志拒绝把他的文章提出来公开讨论,因此我这篇批评文章也就没有发表。杨献珍同志把反对他的人的意见叫做“单一基础论’,这是一种歪曲;因为反对他的人并没有说过渡时期只有社会主义一种基础。当时讨论中所说的过渡时期,是专指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点也必须向读者声明。  相似文献   

7.
文章过程论     
如果说文章是人用语言文字形式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是作者主观世界的一种表现,那么,在认识史上,文章作为某种思想的再现,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文章都是过程,而且是复杂的过程。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述文章过程,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学术同仁。  相似文献   

8.
关于敦煌文书中的人名的探析和研究,已有学者做过许多工作.文章仅对文书中出现的"粉堆"这类人名进行探讨,以展现这个人名背后所体现的生动社会画面和人们的审美趋向和心理,并考证S.4504V的书写年代.  相似文献   

9.
于光远同志在《重视培养人的研究》文章中,建议我国设立一个教育研究院,并根据教育事业中的多种专业设立多种研究所。这是富有战略意义的建议。实现这个建议,对实现华主席和党中央提出的提高我国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顺利向前发展将起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主体性”的命题是刘再复同志在长文《论文学的主体性》中提出来的,当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和讨论。这个命题的内容虽然可以展开铺写为数万字的长文,但就其主要之点来说却又是比较简单的,它就集中在文章开头的一段话中: “主体是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概念。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作为存在是客体,而人在实践中、在行动时则是主体。人具有二重属性:一是受动性,一是能动性。人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主体素质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引起了广大哲学工作者的重视,已有不少同志撰写文章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但就绝大多数文章来看,研究的重点在主体的后天素质上,而对主体的天赋素质则研究较少.那么,主体天赋素质在认识中到底有没有作用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作粗略的探讨.主体天赋素质,就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先天素质,即人的有机体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它主要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构与机能特点等.可见,主体天赋素质与"天才"、  相似文献   

12.
姜国峰 《兰州学刊》2012,(2):204-206
文章认为马克思有着丰富的生命观思想,并且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关于人之生命的前定本质的知性解读,既找到了揭开人之生命之谜的钥匙——实践这个人之生命的本源性生存方式,又实现了生命观的哲学维度变革,即由本体论维度转向生存论维度,还促进了理解生命之谜的思维方式变革,即由实体性思维方式上升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问题的争论,确如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中所指出,归根到底是关系到我们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人类历史发展,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还是用历史唯心主义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问题。乔木同志的文章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即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从马克思主义肯定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肯定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关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人的作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之前所有的历史理论都不曾解  相似文献   

14.
我国理论界当前研究价值问题的文章已经发表了不少,大多是围绕着"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或"价值的普遍概念"这个中心展开的,把使用价值作为主要的考虑对象,是这种研究的基本特点.有的文章说:"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反映的是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属性"(李连科、刘奔  相似文献   

15.
姜勇  杨丽 《新疆社会科学》2011,(6):50-54,157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对"民族问题"的理解出现了"泛化"、"特指化"和"政治化"等错误倾向,造成了思想的混乱,也给境内外敌对势力提供了口实。文章对民族问题的定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指出这个定义的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提出了正确认识民族问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今,很多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津津乐道,但对普通文章则很少提到“鉴赏”二字。究其原因,是认为普通文章只有实用价值,并无审美价值。这显然是未经冷静思考而人云亦云的陋见。这种陋见存在于我们这个号称“文章大国”里,尤其存在于一些常搞阅读与写作的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人的脑际,就下得不引起我们反思了。 普通文章有无鉴赏的价值?它同文学作品的鉴赏又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摆在文章学研究者以及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对这一现实问题,一不能回避,二不能用文学鉴赏代替文章鉴赏来搪塞。  相似文献   

17.
读书识人     
很多时候,精神的魅力比专业知识更容易叫我折服,我上课是读人,读书也是读人.对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两位导师,或许不是他们的学问,而是那一点童心和趣味,一点单纯的向上的坚持,深深地打动过我.所以我没法不喜欢金克木先生,这个古古怪怪的老头,看他的书会笑,不时地笑,会感叹:"亏他想得出来!"金先生确实是位妙人,有过很奇妙的经历,写过绝妙的文章,文章里又有很多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18.
被称为“军火大王”,又是瑞典诺贝尔奖金设立者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是一个集各种矛盾于一身的人物,有些描绘他生平的文章,直截了当称之为“矛盾人物诺贝尔”。这个人其貌不扬,面无生气,身材矮小,然而却又充满了自信,还喜欢调侃别人。他研究炸药的时候,有一次实验室爆炸,炸死了五个人,包括他的胞弟鲁道维  相似文献   

19.
“人化的自然”和“自然化的人”,或者说人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是美学中一个关键性的命题,特别是在关于美这个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中,之所以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分歧,如果穷其根源,都莫不与这个命题有关。因为“人化的自然”所要解决的正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个问题。当然,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产生之前,即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这个问题也跟其它重大的理论问题一样,是没有得到,而且也不可能期望得到真正科学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张曙光 《学术研究》2005,1(1):28-39
本文认为,现代性问题归根到底是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命运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的性质并找到解决的途径,我们特别需要重新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矛盾性及其历史向度的思想.文章循着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考察了他对西方历史上有关人和世界二重化的思想资源的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换和发展,重点论述了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如何基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重新看待人及其生活世界的二重化和人的内外部相互关系的;二是马克思如何敞开了人类的历史性存在,历史和历史性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意义是什么;三是马克思如何依据关于人的存在的历史性思想,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现代人的命运的;四是通过对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的此岸"与"彼岸"以及对古希腊文化永恒意义的礼赞,揭示了马克思思想中未被人们重视的另一向度.文章认为,深刻领会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历史性思想及其理论可能性,并给予开掘和拓展,对于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明确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和人类前景,具有极为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