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转型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生存具有独特的特点。本文对湖南省1998-2007年新成立的54159家国有和私营工业企业数据样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行业层面,效率仍对企业生存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私营企业生存状况受效率影响作用较大,国有企业受效率影响较小,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效率在改善中国企业生存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生存还并未受经济转型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经济还欠发达,劳动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就业矛盾还相当突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下岗人员愈来愈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也就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为政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政治任务。现在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减免相关的办证、办照手续费,提供社会保险补贴,相关的行业予以减免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提高个体业户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据初步统计,截止2005年底,锡林浩特市国税局管辖的应纳增值税的个体…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已成为困挠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化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必然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为此,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从国有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国有企业亏损的对策建议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莫过于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关键,而体制创新是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央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已作出了明确的决定,如何把中央的决定落到实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关键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是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只有千方百计把国有企业搞好,进一步在改革和发展中壮大国有经济,我们才能加快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我国经济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稳定发展,在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已经形成审计制度.但相对于离任审计,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开展较少.本文指出目前国有企业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针对其工作难点,提出形成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对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改革又是我国企业改革最重要的一环,是继扩大企业自主权、承包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项重要措施。一九九七年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共有110个,赤峰市也有幸脐身于这个行列。这必将成为振兴我市国有经济的转折点,并为全市经济的大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国有企业职工是这次优化资本结构的关键,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那么,这些国有企业的职工应该如何认识这次前无古人的改革?如何面对下岗及选择再就业?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尽快通过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 ,提高整个国有经济的素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 ,改革国有企业 ,应以正确定位为前提。而国有企业定位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 ,又是一个策略安排问题。本文认为 ,正确定位国有企业应注意如下问题 :什么是正确的国有企业定位 ;如何认识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什么 ;国有企业定位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等。一、什么是正确的国有企业定位正确的国有企业定位是正确反映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国民经济总量中…  相似文献   

9.
钟赛梅 《贵州统计》2001,(12):24-2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特别是“九五”时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现成效,到2000年底,党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两大目标实现,但是,国有企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从企业自身的状况看,企业脱困的基础并不稳固,需要解决的问题还相当多,尤其是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任务还远未实现,国有出资人的职权和责任没有完全到位,权责没有完全统一,追求国有资产保值并对结果负责的机制没有最后建立。究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其中都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未彻底完善,企业产权不明晰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家财政 收入的主要提供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都已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不少国有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九五”期间,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企业税负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运行质量。本文拟就企业税负的考核构造一个新的统计指标体系。 一、构造企业税负统计考核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目前.国有企业的减困扭亏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不少企业管理人员都认为税收负担太重,难以承受。过重的税负是导致企…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是否具有活力和效益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能否得到改善,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阶段,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已经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由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国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它掌握着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从总体上控制着生…  相似文献   

12.
王建斌 《山西统计》2003,(10):64-65
“债转股”是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债转股”,对于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和改善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以及对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山西省从2000年开始,先后对23家国有企业实行了债转股,经过三年多的改制,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何?改制和经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债转股”企业改制前后的比较分析,并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仅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我国实施“债转股”的历史背景及相关问题我国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是我们国家的命脉和国家重要经济来源,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在新形势下,抓紧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惩防体系,是国有企业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陈丹红 《浙江统计》1999,(10):31-33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十几年以来大多是以国有大型企业为改革目标的。国有中小型企业是政府一时还无法顾及的环节,既缺少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企业也得不到具体的管理和指导,更谈不上资金、价格等方面的实际经济优惠。目前,许多市县的大部分国有企业严重亏损,但亏损户主要是占国有企业80%的中小企业,不但不能提供税收,反而成为市县财政的沉重包袱。因此,国有中小企业如何改革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实践证明:国有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制会受条件的制约;合作制又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承包制、租赁制则助长企业行为短期化,不…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从80年代初期开始,历经厂长经营责任制、承包制、租赁制等,极大地推进了“政企分开”和“两权分离”的过程,但它是绕开产权关系进行改革,只能是在原有体制框架下作一些表层利益的调整,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改革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国有企业组织形式也未发生根本的变革,国有企业仍不能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资产保值增殖仍无保证。因此,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1999年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来,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相继探索出了一些实施措施和办法,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从具体审计工作的实践来看,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蔡尔逊  侯占彪 《山西统计》2000,(4):12-12,14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们十多年的改革都是围绕这一中心环节进行的。国有企业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民富国强,从总体上搞活国有企业,对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改革以来,我们探索、实践了多年,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逐步走向市场,相对于改革前,国有企业活力是增强了,但在今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国有企业的活力仍显不足。下面,就“搞活企业和企业搞活”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  相似文献   

18.
刘兆祥 《山西统计》2001,(5):7-7,14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持续而有序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对于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国企改革经历了一个从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深化过程 ,这对搞活国有企业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没有能够触及到企业的根本 ,致使企业在喘息之后 ,仍然活力不足 ,经济效益不理想。我国的国有企业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产物 ,国家是唯一的经济主体。以往的改革 ,都没有能使国有企业摆脱对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 ,企业没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改革开放后 ,我国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公司制现已成为最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如果说 ,当初立足于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是不得已的惟一选择的话 ,那么 ,当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推进到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实质性变化 ,尤其是以产权明晰和责权清楚的民营经济依靠自身内在的活力成长壮大起来之后 ,我们仍将极为可贵的有限资源用于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扶持国有企业的发展上。实践证明 ,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并没有从根本上真正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 ,国有经济的经济效率也没有明显的提高。拿以国有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在改革浪潮的迅猛荡涤下,日新月异,每年均以较大的步伐向前发展。优胜劣汰的局面已经形成,适应市场机制的经济成份正迅速成长,不适应的经济成份正逐渐衰弱、面临淘汰的危险。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从上到下,围绕着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各种方案正在试验研究,一些措施已在紧锣密鼓地推开。而从当前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经营实状看,这一产权关系的改革确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