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建公平     
重建公平杨耕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平问题引人瞩目。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实行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公平的破坏和丧失;社会公平只能建立在市场经济之外,高尚的道德只能从“场外”灌输给“场内”的人们。在我看来,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义利问题:一种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作为研究范式的社会运行论和社会转型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即进入了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期”。而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更是进入了一个社会转型加速期。(郑杭生 ,1996:序)社会转型(socialtransformation)着重指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这种社会的加速转型是以“市场转换”(transtitiontothemarket)———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为核心和主轴展开的。曾几何时 ,市场经济还被视为一种为了追求个人和局部利益…  相似文献   

3.
网络空间下的“汉服运动”:族裔认同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是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世界,还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今中国,认同问题都日益凸显。在互联网迅速普及中国后,认同问题,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也在网络空间下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发展市场经济与提高人格素质关系的问题。认为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转型期,迫切要求全体国民改塑已不适应形势的传统型人格,提高人格素质;经济转轨是社会转型的基础,也是人格重塑的基础,发展市场经济对人格塑造既有正面的效应,也有负面的效应,影响是双重的;加强理论建设,正确认识发展市场经济与提高人格素质的辩证关系,卓有成效地兴利除弊,是塑造新型人格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的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秩序和稳定是核心议题。社会结构转型期中国应大力发展社会福利 ,建立开放统一的市场经济 ,扩大中西文化交流 ,加快民主政治发展步伐 ,建构综合化、动态化、开放性和制度化的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政府如何管理社会既是经典理论议题 ,又是核心政策问题 ,在社会结构转型期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政策和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管理思维与模式转变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以为 ,尽快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社会及社会管理模式转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开放社会及社会管理模式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以什么样的思路来发展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当前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严峻课题。一、以怎样的思路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一种观点主张重建社会主义道德。持这一观点者认为,时下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其运行机制上分属于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异质经济。因此,伴随着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这种转型,社会道德建设的思路不仅应当,而且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它必须是崭新的,与以往不…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世纪之交,我国经济正在全面融入全球化的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现代社会中,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何在,并将遵从何种发展理路,是值得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思考的问题。一、现代企业的文化使命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全面转型期,表现出整体性的...  相似文献   

9.
文学要坚守大地——关于目前文学的价值、走向的思考严三九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转型期”的概括既准确,又模糊。准确的是原来的价值体系,原来的格局被打破了;模糊的是要往哪里转?似乎是转向市场经济,但又不尽然,因为不少人对于“...  相似文献   

10.
文章立足于我国社会加速转型这一时代背景,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转型期的新疆宗教问题及其应对。处理好社会转型期的新疆宗教问题,应在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础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着力处理好宗教领域内的几个热点、难点问题,坚决抵御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不断提高爱国宗教人士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相适应”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加强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使人们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道德取向都会产生变化,师德建设怎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问题了,这是因为教育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之一,教师是通过塑造新人来实现对未来社会的改造的。正因为教师这种在整个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本文对这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的大学校园文化李学丽蓝海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这种社会体制的转型,必将超越经济,波及到政治、文化等领域,而作为一种区域性社会亚文化的大学校园文化,将对这种社会转型作出颇为强烈的反映。由于这里人才济济,知识密集,是专门从事...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宏观背景的变化给我国价值观教育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当前我国价值观教育面临种种挑战 :市场经济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高新科技的挑战等。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系统重构及其合理性思路林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以什么样的思路来发展与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这既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当前的实践与现实凸现在我们面前的“个需加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严峻课题,也是时下的中国哲学界与伦理...  相似文献   

15.
李文涛 《理论界》2006,(7):90-91
本文尝试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出发,在对我国经济法的价值研究的诸学说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由前市场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及由国家强于社会向社会强于国家过渡的社会转型期的实际,采用语境论的分析方法,对经济法价值研究的误区进行了研讨,本文提出,我国经济法的价值生发的语境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期,应重视当前我国经济法的核心价值研究。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王艳 《北方论丛》2006,(5):133-135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农村社会怎样,城乡发展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当前”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选择。因而研究转型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的城乡关系自然就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与实现:社会转型期社会意识现状、成因及建设杨丽萍我们曾经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巨大的热情对待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即社会意识,尤其是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及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漠视了更为根本和基础性的社会生活的物质经济方面。但当以市场经济为枢纽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8.
加快民族立法、加速民族地方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高崇慧加快民族立法,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加速民族地方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具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现*笔者就此问题,试作初步探讨。*一、加快民族立法的必要性*(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道德观念的嬗变朱元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转型,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嬗变,成为各界牵挂的焦点问题,“爬坡”说、“滑坡”说等莫衷一是。如何看待这种植变,并采...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巨大调整,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挑战。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党和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怎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法律机制的运行方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