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上海举行2009年上海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这次招聘会拆除"工作经验"栅栏,要求所有招聘单位不得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全场共有319家企业参加,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5809个,吸引近3.5万名大学生,达成初步录用意向的约5700人次.  相似文献   

2.
上海首次社会组织专场招聘会不久前举行,向大学生提供了1800多个岗位,部分岗位月薪可达5000元。  相似文献   

3.
李美红 《职业》2014,(5):136-137
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本文总结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一些高校为例,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诸如创新订单培养人才模式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举办校友招聘会、加强就业指导、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等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主要途径,以期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实施扩招政策。2000年,普通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为556万人,200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562万人,五年间扩招了1006万大学生。2010年普通本专科人数将达到2000万人,将再扩招438万人。与此同时,大学生找工作也日渐困难。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毕业生招聘会都呈现了。爆棚”的景象。在某些极端案例中,我们看到,大学生卖出“白菜价”,名校生不得不去养猪、卖肉、陪聊、乞讨……那么,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呢?  相似文献   

5.
《职业》2013,(18):18-18
日前,西安工程技师学院举行了技术类专场招聘会,多家企业单位和近30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招聘会。招聘会现场十分火热,学生们也有信心在企业面前展现自我,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郝建  莫莫 《职业》2004,(5):50
学生求职多"赶场" 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主要通过何种途径找工作呢?参与调查的2366人中,有536人选择了去大型的综合招聘会或者专场人才招聘会寻找机会.占参与调查者的22 7%.每年2月都是求职招聘的高峰,光北京就有9场人才招聘大会.每次招聘会都人头攒动.显而易见的是.学生在其中占了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如果要求一名大学生15天内找到工作,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可15名来自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在北京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华东理工大学举办的第五届生存模拟实践大赛要求,从7月11日起15天内。大学生们要在陌生的北京找到工作.养活自己,而每人除了150元的启动资金外,不得携带现金和银行卡。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上海实际,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切实可行的新路,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以上海市杨浦区政府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实践为例,调查、分析、研究与总结政府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的角色功能定位与对策。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调查总结杨浦区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阶段性经验;第二部分研究分析当前形势下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困境;第三部分以上海杨浦区为着力点提出当前政府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袁妍 《职业》2005,(1):43
人才招聘会一改往年"大而全" 面对今年高达340万的2005届毕业生就业大军,就业市场如何创新变革,提高就业成功率,成为人才市场面临的严峻问题。 近几年,广东的各类型现场招聘会已成为大学生求职的主渠道。然而,无论是传统的校园招聘会,还是由人才市场举办的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那种"大而全"的传统招聘会模式已经暴露出求职成功率低下、  相似文献   

10.
眼下,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依然奔波于各大人才招聘会,为求职进行着最后的冲刺。然而,一些用人单位拒绝“期货”的“经验歧视”却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将那些心急火燎的大学生拒之门外。让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1.
林华苑 《职业》2014,(27):147-148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应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积极创新,勇于尝试,而"大学生自主联系用人单位举办校园招聘会"正是一种有益的招聘尝试并收到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余璇 《职业》2009,(6):65-65
金融海啸袭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趋严重。面对形形色色的工作,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在各大招聘会上普遍撒网,希望得到某个公司的青睐,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是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缺乏一个明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张伟 《金色年华》2010,(7):26-28
来杭州两个月了,一直奔波于各招聘会,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却总是找不到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余璇 《职业》2009,(16)
金融海啸袭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趋严重.面对形形色色的工作,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在各大招聘会上普遍撒网,希望得到某个公司的青睐,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是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缺乏一个明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在"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格外严峻,但那些已经退休或下岗的中老年人反倒成了职场上招聘企业竞相追逐的对象,银发族俨然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日前,北京市雍和宫人才市场举办了一场中老年人招聘会,主要为下岗、失业或退休的中老年人寻找工作机会.这场相对"小众"的招聘会依然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求职者,会场内人头攒动,甚至比一些面向年轻人的招聘会还要热闹. 日前,前来招聘的多为学校、机械厂家、文化公司等企业,提供的也多是班主任、医生、工程师等高端岗位.几家招聘单位都表示,退休人员的经验优势是年轻人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人才稀缺的行业,年轻人很难在短期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而退休人员正好可以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校园专场招聘会是各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学校、毕业生三者面对面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在专场招聘会之前企业、学校、毕业生都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发挥出专场招聘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英团 《职业》2008,(2):51-51
大学毕业的那年秋天,学校公告栏里贴出了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的公告。招聘会在星期六开始,共两天。起了个大早,在学校旁边的美容店里奢侈地花了十块钱做了个头,又穿上平时都舍不得穿的压箱底衣服,把自己打扮得像个新郎官,心情复杂地来到设在学校大礼堂的招聘会现场。  相似文献   

18.
王长江 《职业》2002,(3):33
一般企业通过普通招聘方式比如刊登报纸广告、参加招聘会等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这是因为真正成熟的优秀人才一般都会被自己的老板重用,不会特别关注广告中的职位,也不会轻易到招聘会去找工作。他们即使需要跳槽,一般会通过业界的朋友引荐、猎头公司推荐或者竞争对手直接挖角。一般被广告吸引的人才以及参加招聘会的人才可能有下列情况。不够成熟的人才,虽然有潜力但是表现不充分,使用风险较大,不适合掌控大集团全盘;过于注重金钱的人才,只是因为较高的年薪吸引他们,这些人往往道德水准不够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自视太高,自…  相似文献   

19.
易江平  徐明 《职业》2014,(26):149-150
笔者结合带队参加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经验,介绍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赛前组织工作和辅导工作,并总结出一套挑战类竞赛的组织策略和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14,(21):16-16
7月3日,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在荔湾校区隆重举行了“致青春、创未来”奥迪ACC高校合作项目校园招聘会,本次招聘会吸引了全省10家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前来参与。出席此次招聘会的有奥迪ACC培训部项目负责人刘玉、奥迪网络区域经理曹晓晨以及学院任惠霞副院长、荔湾汽车工程系曾文主任、奥迪培训师和整装待发迎接面试的首届奥迪ACC班学员。招聘会还吸引了学院各职能部门的中层干部前来观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