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在与鲁迅先生的论战、莎剧翻译和莎学研究、以及对其他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和评论活动的分析,全面分析和梳理了这位学者型翻译家的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2.
梁实秋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学者、翻译家。在师从美国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人物白璧德后。梁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浪漫主义立场转向人文主义立场。梁实秋翻译的作品,无论从选材还是实践上,都延续和阐释了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透露着理性的人文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3.
冰心不仅从事文学创作,也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优秀作品。纵观她的翻译作品,冰心翻译的"读者意识"始终贯穿于她的整个翻译过程,而且具体落实于指导其翻译的"信、顺、美"三原则之上。文章简要概述了冰心先生的"读者意识"翻译思想,并结合其翻译实例分析了她在翻译实践中所奉行的具体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他的剧作《哈姆莱特》被誉为他艺术天才的"颠峰"。本文试从该剧奥菲利娅的民歌入手,从语境语篇的角度比较分析朱生豪和梁实秋两位译家的译文,探寻他们如何在各自的翻译中实践自己的翻译思想,对原文做到"形神俱现"。  相似文献   

5.
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渗透着"崇真"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注重完整引入莎剧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典型意象等文化信息;二是尝试如实传达莎剧的冗长定语、条件状语从句以及十四行诗等语言形式;三是积极引进"戏剧文本类型"以及学习西方戏剧意识。梁实秋译莎的"崇真"思想与他"和而不同"的哲学倾向以及当时"欧化"风尚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时代的社会需求、文化需求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影响着文学翻译的发生及演变。中国近代的翻译文学突出了"经世致用"和"遣情娱乐"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注重纯粹文艺的审美因素;进入21世纪,集知识性、趣味性、前沿性于一体的翻译文学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7.
侯全生 《社区》2017,(23):11-11
34岁那年,梁实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打算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这项工作的艰苦程度不言而喻。梁实秋当时想,如果光靠自己一个人翻译,不知哪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思来想去,梁实秋打算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  相似文献   

8.
余光中的翻译思想得益于文学创作,他认为翻译与创作密不可分,翻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是一门变通的艺术。以余光中的戏剧译作《不可儿戏》为例,对其"译原意而非原文"的翻译原则及不拘一格、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对其所运用的意译、词性转换、巧用叠词、化用成语、巧用对仗句、化解长句等翻译手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佛经翻译始于东汉,于唐朝达到鼎盛。东汉至三国时期为早期的佛经翻译实践;两晋时期逐渐开始对以往译作的翻译批评;隋唐时期初步形成佛经翻译的理论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又指导译场的翻译实践,造就了一批不朽的经典译作。因此,佛经翻译时期的译论发展模式呈现出"由翻译实践到翻译批评,再由翻译批评到翻译理论,最终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的环形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朱生豪和梁实秋都是著名的翻译家,都为莎剧的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社会背景,所以译文的风格也大相径庭。相比较而言,朱生豪采取了意译的方法,而梁实秋采取了直译的方法。换言之,朱生豪的译本是以中国文化为导向,而梁实秋的译本是以西方文化为导向的。本论文运用阐释学理论和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详细分析了莎剧两个中译本,体现了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胡适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著作等身,其创作涉及多个文学领域,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其翻译活动往往能辅助文学创作,因此要研究他的思想,分析他的翻译作品就十分必要。在众多翻译体裁中,诗歌翻译是他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胡适不同时期的诗歌翻译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他翻译诗歌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而对这种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利于从更广阔的角度了解其译学思想及其译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适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著作等身,其创作涉及多个文学领域,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其翻译活动往往能辅助文学创作,因此要研究他的思想,分析他的翻译作品就十分必要。在众多翻译体裁中,诗歌翻译是他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胡适不同时期的诗歌翻译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他翻译诗歌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而对这种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利于从更广阔的角度了解其译学思想及其译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明清之际的2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翻译高潮,也是第一个科学翻译高潮。遵循适应性传教路线,来华耶稣会士纷纷投入到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译介活动之中。他们以及与其合作的一些中国士大夫虽然未能建立系统的翻译方法和理论,但是开创了"洋译华述"的翻译模式,而且还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对翻译观和翻译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其翻译策略尝试了目的论翻译法,至今不失其借鉴意义。本文在全方位总结耶稣会士翻译活动的基础上就他们的翻译活动特点、翻译观和翻译策略及其现代意义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4.
瓦尔特·本雅明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亦因其在翻译领域的卓越成就而被公认为伟大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认为,翻译并非要向读者传达原文的含义,译文与原文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补充,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一种"纯语言"。本文简要介绍了本雅明语言及翻译理论上的学术思想,从几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其纯粹的翻译思想能够解释翻译理论中的诸多争论,并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茶馆》是老舍先生不可多得的名剧,素有"一句台词勾画一个人物"之说。本文从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思想出发,全面客观地对比两个英译本由于在翻译原则和策略上的不同,最终获得不同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外语界的老前辈,对外国文学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建树颇多。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文章认为,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同样体现了生态翻译学思想: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以及译品生命的"适者长存"。  相似文献   

17.
黄灿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67-70
介绍了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倡导的翻译原则"三美论",即"音美、意美、形美"。通过对许渊冲几首中国古代诗歌优秀译作的研究,分析了许渊冲在中国古代诗歌翻译过程中对"三美论"的具体运用,尤其是如何对"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这一要求进行实际执行。提出"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翻译观的精髓,是其进行诗歌翻译所仰仗的理论基础。"三美论"有助于将中国古代诗歌所具有的言简意赅、结构整齐和意境悠远等诸多特点原滋原味地呈现给西方读者。建议广大诗歌翻译爱好者把"三美论"作为翻译实践和译作欣赏的重要视角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论战的场域里,两人主要围绕"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展开论辩.双方所较量的不仅关涉语言规范问题,更突出的是,参与者藉翻译之名,争夺文艺思想的合法性,亦即翻译社会学意义上的象征资本.  相似文献   

19.
重新解读钱钟书的翻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提出的"化境"概念既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哲学,又吸收了西方的艺术思想;既阐明了翻译艺术的特点,又揭示了艺术创造的普遍规律。"化境"不仅仅是翻译标准,还道出了文学翻译艺术的本质,即原文之美与译文艺术表现方法的一致性,有本体论意义。只有结合钱钟书的艺术观和其他零散的翻译思想,才能更好地了解钱钟书翻译思想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20.
梁实秋具有作家和翻译家的双重身份,他的著译活动相互影响。目前国内"梁实秋研究"大致可分为传记研究模式、文论研究模式和评价研究模式,它们各有特点而且相互参照。这三种模式侧重于纵向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将梁实秋的著译活动进行系统地比较与整合。因此,有必要从横向角度采取整合研究模式探讨梁实秋创作与翻译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形成"梁实秋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