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构成、意义、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对宁远平话中的重叠式形容词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宁远平话重叠式形容词的若干特点,例如“AA”式不可以带“的”直接修饰名词,“BBA”式不能单独做谓语,“ABA古”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等等。  相似文献   

2.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变化特点及类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基式相比 ,形容词重叠式在语义变化上呈现出程度性、状态性、主观性等系列特点。形容词重叠式的类化主要表现在格式、意义和功能 3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固原方言用重叠法构成的词语主要有名词、形容词和量词,其在构成形式及表义特征上有着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重叠式名词中,构成重叠的语素大多都能不重叠而单用;重叠式形容词中,在意义上大多表语用的感情色彩;重叠式量词中,在意义上表称意味式带有嫌弃、讥讽义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4.
穷尽考察元刊杂剧里的"AABB"式词可知:元刊杂剧"AABB"式词可分为"重叠式AABB"词和"叠音式AABB"词;每一类"AABB"词均可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四类;该类词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和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陕北吴堡话具有丰富的重叠式,重叠式名词、重叠式量词、重叠式动词、重叠式形容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式、重叠式象声词和象声词的重叠式等。重叠式最主要的表义特征是具有小称义,这种小称义涵盖了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重叠方式最丰富的词类是形容词;象声词的重叠式用不同的声调表示不同的语用意义;有些重叠式跨越了构词和句法层面。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语法功能包括组合功能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两个方面。研究发现,《骆驼祥子》中的形容词重叠式有一些特殊的组合功能:与程度副词同现、与否定词同现、与助词“着”和“了’’同现。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相比,《骆驼祥子》中形容词重叠式的组合功能更强,充当句法成分也更为自由。  相似文献   

7.
重叠是汉语的一种极为普遍而且重要的语法手段,在汉语各种方言中表现形式多样、意义也丰富多彩。晋语形容词的重叠式同汉语其他方言一样,属于构形法范畴,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类推,同时还表示某种特定的语法意义。文章归纳了晋语形容词重叠式的格式,分析了晋语形容词的重叠过程,重叠手段有重复、附加、缩减、换位,在重叠式的形成过程中单一手段和多种手段并用。与吴语上海方言相比,晋语形容词重叠式常带有儿化后缀,同一格式下还同时具有儿化与非儿化两种形式,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重叠式形容词,其重叠形式和重叠手段既有共性又有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参加方言调查的工作中,发现东北方言里有一类形容词重叠式基础上构成的“AB儿(的)”式形容词。请看语例:  相似文献   

9.
汉语和藏缅语中有的语言或方言一般的形容词重叠式具有特殊表义功能.还有一些形式特殊的形容词重叠式,如形容词重叠式之间加入中缀或其他词、带后缀或前缀、词根部分重叠等,则表示程度更深、程度降低,经常或反复,多数等语义.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有点式、线式、面式结构,本文从多篇小说中发现了作者运用圈式立体构架,多角度,多侧面地塑造人物形象,扩大小说所表现的空间,使故事情节更趋复杂。鲁迅运用圈式立体构架描写主人公圈子历程表现的圈状人生,富有深刻的哲理蕴含。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开始前后,鲁迅思想“转变”问题一度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界的热点。随着对“改造国民性”等命题的重新评价或发掘,以及对鲁迅前期思想的日益重视,有关鲁迅思想“转变”的讨论渐入冷寂。倒是以鲁迅“向左转”为潜在前提而对鲁迅思想价值评估的趋势,在社会文化和学术思想两个层面逐渐兴盛起来。在“祛左翼化”社会潜在思潮中,“褒胡贬鲁”和“守鲁贬胡(或不贬胡)”观点尖锐对立;与此同时,鲁迅与自由主义思想的关联也被收入视野。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左翼”价值的重新发现,也使对鲁迅遗产的评价处于更为复杂的格局中。  相似文献   

12.
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作家,没有哪一个像鲁迅那样生前死后都遭到命运的磨难。作为划时代的文化伟人,反却遭到如此劫难,这真是文学史上罕见而奇怪的现象,似乎也是鲁迅的宿命。应该以正常的文学批评、学术研究与学理论辩走进鲁迅、认知鲁迅和评价鲁迅。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文学和学术实绩是一种带有整体意义的现代创造,具有不可分割的生命关系,但悄然兴起于20世纪末叶的"国学热"及其在这种文化语境下形成的价值评判标准,对于鲁迅研究至少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现实影响:其一,由冷转热的"国学"蕴含着唯古是崇的价值标准;其二,遭遇"国学大师"与鲁迅实际学术贡献的有限确认;其三,"纯"学术的眼光不仅低估了鲁迅实际的学术水准,也人为切断了鲁迅整体性生命追求中学术与文学的血肉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版权问题,有认为其涉嫌侵权。根据1928年《著作权法》等法律规定的条文,1938版《鲁迅全集》的出版只需要得到著作权人的同意即可,不必以收回北新书局等出版机构的鲁迅遗著出版权为前提。李小峰同意由第三方出版《鲁迅全集》且对出版时间未设限。这种正面态度有助于消除王云五对于北新书局“反诉”的疑虑,也有利于《鲁迅全集》尽早出版。《鲁迅全集》出版过程中并未侵犯北新书局的权益,也不存在侵权问题。在民国法律框架下,1938年版《鲁迅全集》一经注册,其著作权(编辑著作权)就应归“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所享有。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夏目漱石在文学观念与技巧上有契合之处。在小说、散文、散文诗等不同体裁的文学创作中,鲁迅与夏目漱石都存在着文学上的关联。《呐喊》与《我是猫》注重以空间叙事来完成小说结构的建构;《朝花夕拾》与《永日小品》里展示出来的是文字的“余裕”;《野草》与《梦十夜》是生命独语的展现。然而,《呐喊》空间建构上的复杂和多元、《朝花夕拾》里温暖的情感和自由率性的笔墨趣味、《野草》的凌厉和冷峻,又显示出鲁迅的独特创造。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日本鲁迅研究主要经历了三次转向:"文学"的转向、"政治"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启蒙者"鲁迅、"文学者"鲁迅、"革命人"鲁迅和"科学者"鲁迅等心像,显示着日本鲁迅认识由表及里、从虚到实的理论轨迹和基本倾向,表明了日本鲁迅研究在克服"竹内鲁迅"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哲学视角是孙郁的鲁迅研究中起步早、且一以贯之的一个方向,他独创性地将鲁迅与康德进行比较,认为在强调认识的有限性这一点上,二人不乏相似性。孙郁强调怀疑意识作为鲁迅思想的“内核”,并指出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他以“主体性”思想为参照,对鲁迅思想和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读,进而指出传统的“主奴文化”是形成“相互主体性”思想的障碍。概而言之,孙郁对于哲学视角的运用,并非纯粹的知识生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鲁迅作为近代中国最深刻的思想家,从思维方式上批判了中国传统的思维定势,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推动着20世纪中国的思维变革。鲁迅学作为以20世纪中国思维变革伟大推动者鲁迅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也应该与其所研究的对象相适应,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鲁迅。鲁迅学与20世纪中国思维变革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经历了八个思维期:直觉思维期;图式思维期;规定思维前期;规定思维中期;规定思维后期;极端思维期;过渡思维期;思维开放期。第八个思维开放期是自80年代以后开始的,在这个思维期中,中国鲁迅学的思维方式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变惟圣思维为惟实思维;变趋同思维为求异思维;变单一思维为系统思维;变直线思维为多向思维;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但是并没有实现整体性的突破,没有完全跃出延续已久的思维框架,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的叙述空间与绘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迅小说叙述空间有多种类型,既有固定叙述空间,也有移动叙述空间;既有相对固定叙述空间,也有绝对固定叙述空间;既有二元对立的移动叙述空间,也有二元互动型移动叙述空间与圆形移动叙述空间。鲁迅小说叙述空间的形态虽然丰富多彩,但从艺术作用和功能来看,都是为了将叙事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一点与绘画的艺术空间设置,特别是画框的作用与功能颇为相似。鲁迅小说叙述空间设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焦点式,一种是散点式。这两种叙述空间设置的方式,分别对应着绘画常用的焦点透视法与散点透视法。鲁迅小说这两种叙述空间设置方式的运用,使鲁迅小说具有了绘画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王鲁彦的小说创作深受鲁迅的影响,在其乡土小说创作中,以写实笔法写出乡镇社会的冷漠与无情,以幽默讽刺的笔调叙写故事刻画人物,尤其是对乡镇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都可见出其深受鲁迅的影响。在鲁迅的影响下,王鲁彦以其朴实细密的乡土写实风格小说成为享誉文坛卓有成就的乡土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