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的、世界性的概念。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探索最初所遭遇的境遇,具体表现为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合理吸收外来思想、结合具体实际、发扬自身优秀传统从而摆脱落后状态,实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合自身发展前景的现代化的问题。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要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特质,同时也要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经过百年探索的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总体观之,不仅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的层面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都表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而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于磊 《学术探索》2023,(2):31-3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全面贯穿于中国伟大实践的产物,是始终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人民至上的崭新现代化道路,是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科学现代化道路,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进行了现代化道路的验证与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创造性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时期擘画了现代化蓝图,新时代以来开启了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人类、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主张包容性的和平发展,彰显了丰富的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不可估量的世界意义,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新方案,破解了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顽瘴痼疾,拓宽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场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何为意义——论意义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源于成己与成物过程。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为具体的历史内容,成己与成物首先涉及对世界与人自身的理解。无论是成就自我(成己),抑或成就世界(成物),都以把握真实的存在为前提。从知其实然的层面看,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被理解或具有可理解性。成就自我(成己)与成就世界(成物)不仅表现为对实然的把握,而且也展开为一个按人的目的和理想变革世界、变革自我的过程。以目的为关注之点,存在的意义也相应地呈现价值的内涵:从成己与成物的目的性之维看,有意义就在于有价值。以理解之维与价值之维为具体内容,意义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在理解这一层面,意义首先与广义符号相联系,并以符号的涵义为其存在形态,而理性原理或理由律则为意义的生成提供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根据;在价值的层面,意义则内在于人化的存在之中,并以观念形态的意义世界和现实形态的意义世界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意义的以上二重内涵在实践的历史展开中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4.
高正星 《南方论刊》2023,(3):18-20+71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完成了对西方现代性逻辑的超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被动型现代化向主动型现代化、从压迫劳动人民向以人民为中心、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顺应世界历史前进的方向,拓宽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形态,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的双重意蕴及其实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性概念具有双重意蕴 ,即外在社会结构的现代性与内在文化心理结构的现代性 ,前者表现为形式化的制度结构 ,以理性化为原则 ;后者表现为感性欲望的伸张 ,以感觉化为主导。现代性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文化危机与意义危机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人类的社会秩序与心性秩序的超越性的价值源头或根据逐渐消解 ,于是现代人在合理地建构社会制度结构的同时 ,是否能并如何能重建人的心性结构 ?是否能并如何能重建人的精神家园与意义世界 ?这是一个未解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启动、道路的选择与确定、初步探索与曲折、全面推进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开始进行现代化的历史前提,决定了中国现代化模式具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完成从自然经济、手工生产向商品经济、机械化生产的转变中齐头并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现代化的不竭动力等特点。这些特点以及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成功经验都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虽产生于当代中国,但它的影响、作用与意义绝不仅仅限于中国,而是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与社会主义的发展中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事实"(马克思语),从而具有世界意义.它在解决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同时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建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如何面对现实并寻求发展道路,提供了许多理论启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基于世界历史视野考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与历史贡献,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西式现代化的翻版,而是在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生成的,是在与其他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比较鉴别中发展起来的,是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积累了很多不同于世界他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这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独特经验,构成了“中国式”的独特标识。这些重要经验绝不是简单的随意罗列,而是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它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统揽下一体构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贡献,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资格称得上“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它不仅是中国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基本保障,也可以为世界人民突破现代化困境,走向更高文明层次的现代化提供积极借鉴,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人类现代化展现了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开辟,既非根据"社会主义"概念作理论演绎或设计的结果,也非所谓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的产物,而是理论与实践互动的选择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意义,并非是证明"中国模式"的普遍价值,而是证明了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特别是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特色,才能增强道路自信,提升与当代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面对作为城市社会的复杂现代性,我们正在遭遇深刻的意义危机。意义及其危机不是纯精神领域的现象,而是一种意向性的总体存在论情状。意义是人对总体性、可能性的一种通达状态,意义危机是人与总体性、可能性的一种疏离与断裂状态。反思人类文明史、城市社会的转换史,意义与意义危机具有同时性,在不同的时空语境下,意义与意义危机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在实践哲学视界中,以片面、固化为特点的异化劳动、异化生活是造成意义危机的深层原因。意义与意义危机既具有时间性,也具有空间性,当代空间生产、城市实践的异化,是形成当代意义危机的重要原因。从我们所处的"此在单元"着手进行微观行动,是应对意义危机,建构更为合理的城市社会、城市现代性的基础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和以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道路都曾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事业发展,却也都存在着固有的矛盾与缺陷,酝酿着现代化的危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事业在经历被动适应与主动迎接后成功探索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开始走向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裹挟着浓重的意识形态偏见,因其虚无的历史观、抽象的人性论和疲软的现实解释力,而沦为脱离实践的理论空想。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以实践逻辑为主导、以实际问题为基点、以现实的人的问题为切口而生发和造就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成果之集合,从根本上驳斥了“历史终结论”的理论预设,揭示了“历史终结论”的非理性本质,证明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的现代化实践道路在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发展、开辟多元现代化路径提供了独特的经验智慧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中国遭受了数次民族危机 ,既启动了中国的现代化 ,同时又使中国的现代化举步维艰。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到资产阶级革命派 ,再到新民主主义派 ,都面临着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问题。而他们在选择中国现代化道路时 ,无论是赞成中国走法国革命的暴力之路或反对之 ,都把法国大革命作为范本 ,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这首先是因为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艰难 ,其次源于法国大革命本身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特点表现为:现代化进程始终与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结合在一起:由求强向富民转变——现代化首要目标的重新定位,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现代化经济体制的创新发展,从经济现代化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内涵的渐趋丰富完整,由封闭式到全面开放——现代化道路的不断拓宽。我们可以由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得出一些有意义的启示和结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辩证道德观表现在对道德的性质和作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集体主义原则、人性与阶级性、动机与效果、功利主义、道德修养、道德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历史的、唯物的、辩证见解上,它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发展的正确道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5,(7):251-256
通过对黄浦江死猪事件的跟踪调查及分析,以意义建构理论为基本,研究社会个体在面对事件信息时的行为反应、意义理解和信息分享,可以发现:社会个体面对危机信息片段后的主动信息搜索会影响危机扩散的范围和速度;对信息的意义理解会改变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与社会的信息分享会影响政府危机控制的效果。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时,除了要消除和缓解危机事件造成的实在损失,还需要及时、准确、完整地解释危机并获得公众认同。这就要求多层次的府际沟通与合作,承认自身缺陷与不足以及权威机构及时完整地发布信息。  相似文献   

17.
陈冬雪 《南方论刊》2023,(4):14-16+27
道路不能从天而降,只能脚踏实地走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百年、历千难、排万险,终寻得符合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世界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这条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垄断,加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力量,提供了人类发展的崭新选择。  相似文献   

18.
周泉 《天府新论》2019,(3):9-15
20世纪初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论战”根源于深刻的民族危机,它是早期中国知识分子对民族国家未来发展的不同政治见解在思想领域中的反映。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看,早期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这场思想论争同属于近代以来现代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二者没有本质分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论是无政府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归根结底都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下,早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近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不同探索之争。尽管二者在如何实现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和手段上存在很大差别,但其最终指向都是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19.
论毛泽东现代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正喜 《江汉论坛》2002,3(7):78-81
与西方现代化自然演进不同,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霸权威胁和文明示范下展开的。中国独特的现代化背景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条件,并且走自己的道路。基于此,毛泽东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现代化等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发展作了思想上的指导。鸦片战争以后,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这样一个前现代国家被动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艰难地开始了早期现代化进程。由于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近代中国现代化显得过于迟滞。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现代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天研究毛泽东现代化思想,分析其现代化思想的成功与失误,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20.
人口现代化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是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口现代化理论分析框架.文章内容涵盖框架的确立及其意义、依据与相关范畴界定等.框架从形式上分割为主体分析框架和边缘分析框架两大板块;框架确立的依据源自于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创新;框架确立的意义表现为深化人口现代化概念、促进人口现代化研究的系统性、推动人口现代化量化指标系统的构建、打破过去"三大分析板块"的研究思维定式等;框架对人、人口、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人口现代化等范畴也给予了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