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人口增长,关键在于降低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是由育龄妇女的生育状况决定。而影响育龄妇女生育状况的因素很复杂,既有自然方面的,各人口构成状况,总人口规模,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育龄妇女的人数及占总人口的比例,育龄妇女的年龄构成等等;又  相似文献   

2.
育龄妇女的生育状况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客观准确地分析育龄妇女生育率的变动趋势。对于科学地认清人口形势是很必要的。本文主要根据《贵州省1990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以及《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对近10年来贵州省育龄妇女的年龄别生育率、总和生育率和孩次别总和生育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人口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年龄别生育率 育龄妇女的年龄别生育率是分析妇女生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以分析育龄妇女生育的年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老年人问题》课题组根据查阅并分析研究了历次人口普查中的有关资料、档案,以及于1986年5月对1926年6月底前出生的550位市区常住户口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知: (一)福州市区老年人口日益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将日益突出。1982年,60岁以上(含60岁,下同)老年人10.8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9.57%,人口年龄结构处在成年型阶段;1985年,60岁以上老年人12.13万人,占总人口的10.2%,已开始进入“老年型”人口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百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的历史演变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中国总人口有56745万,百岁老人有3384人,约占总人口的百万分之六;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为69458万,百岁老人有4900人,约占总人口的百万分之七;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为100391万,百岁老人有3815人,约占总人口的百万分之四;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为111171万,百岁老人有6681人,约占总人口的百万分之六;1995年人口小普查时,总人口为123670万,百岁老人有11100人,约占总人口的百万分之九;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为124261万,百岁及以上人口有17877人,…  相似文献   

5.
张丽萍 《北方论丛》2021,(4):65-75,167
低生育率问题是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地方经济振兴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东北地区总和生育率就已经低于更替水平.2000年总和生育率低于1.0,成为超低生育率地区.东北地区出生率持续低迷,2019年东北地区出生率比全国低40%以上,出生人口数量进入持续减少阶段.与2000年相比,2019年出生规模降低了37.5%,降低幅度最大的黑龙江省达到了40.4%.从低生育陷阱理论机制分析发现,未来东北地区提升生育水平面临很多困境,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且年龄老化,婚育结构变化,叠加人口迁移流动,人口增长负惯性持续强化.从取消生育限制、提高生育意愿、减少妇女流出和提高已婚育龄妇女数量等方面入手,可以减缓出生人口持续减少的状况,遏制低生育率陷阱的继续加深.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有汉族人口21,129,487人,占74%;各少数民族人口7,423,455人,占26%。同1964年人口普查数字比较,汉族人口增长60.88%,年均增长2.68%,少数民族增长85.04%,年均增长3.84%。这些数据说明,我省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幅度高于汉族。同时,少数民族人口构成更年轻,少年儿童人口系数为42.02%,比汉族高1,18%,老年人口系数为4.57%,比汉族低0.13%。加之,国家对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政策比汉族宽。因此,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仍将快于汉族。据测算,到本世纪末,少数民族人口将增加到1,041万人左右,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26.01%上升到30.17%。因此,少数民族妇女的生育状况,对今后全省的人口发展和经济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由于篇幅较长,将两部分分期发表。第一部分为人口总量的变动,其中论述了包头市历年人口总量的变动,人口总量变动的分期,四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的发展变化。第二部分为人口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其中论证了影响人口总量变动的因素,人口自然变动对人口总量的影响,人口迁移变动对人口总量的影响。在人口自然变动分期中,根据包头市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与全国及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的分期。在人口迁移变动中,不仅计算出迁移增长的人口总量,而且还计算出其后裔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正> 从解放后我省三次人口普查看来,我省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增加,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见表1) 从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来看,我省老年人口数量较多,长寿水平较高,二者均居全国上游。我省60岁以上老人有481万多人,占总人口8.12%,比全国平均数值7.42%高0.7%,在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列第9位.我省65岁以上老人有323万人,占总人口5.44%,比全国平均数值4.77%高0.67%,在各省、市、区排列第8位。80岁以上老人有41万多人,占60岁以上人口比重(即国际上所称的长寿水平)为8.6%,比全  相似文献   

9.
湖南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湖南人口老龄化态势根据 2 0 0 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相关数据 ,从年龄构成看 ,湖南省总人口中 ,0~ 14岁的人口为14 2 7.5 1万人 ,占 2 2 .17% ;15~ 64岁的人口为 45 43 .18万人 ,占 70 .5 4%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469.3 8万人 ,占7.2 9%。如按 60岁及以上人口为 70 8.93万人 ,占 11.2 %。这个比例同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14岁的人口的比重下降了 5 .80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的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1.69个百分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定义 ,一个国家的老龄化率 (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 )在 7%~ 14 %…  相似文献   

10.
我于1986年在过去历年测算的基础上,曾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的年龄表中3~30岁女性人口,用自编1981年中国女性寿命表存留率计算生育年存留人数;用1981年1‰生育抽样调查的年龄别生育率,将1981~2000年各年交叉对应的21—29岁生育高峰年龄段,进行生育力单位人数折算;用折算所得生育力单位人数,对2000年12亿人口控制要求进行了测算。这一测算结果,曾在内刊刊登。现在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手工汇总主要数字已由国家统计局公布,主管部门编制的1981年中国人口寿命表亦由中国人口年鉴(1985)发表。近日根据这些新数据,对12亿人口控制要求,重新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00%数据及有关数据,对我国不同人口变量、社会经济以及民族特征妇女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做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有随母亲年龄的增长而略微下降的趋势。一孩率的上升、生育年龄的变动和“开放女儿户”并不是使出生性别比高于正常水平的影响因素。由于妇女申报的出生婴儿中女婴漏报多于男婴的现象在城乡和不同民族中普遍存在,从而使得根据妇女报告的分孩次、生育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民族的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总体水平偏高。加上统计的女婴漏报的影响,二者可以解释出生性别比高于正常水平的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妇女、科技人员以及镇妇女申报的相对高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则表明,选择性生育已成为我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不可忽视的第二位因素。生育率下降过程中出现的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现象与偏好男性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选择性申报和利用科学技术进行选择性生育有关。而目前我国生育水平最低的地区的出生性别比至今仍保持正常,表明了发展经济、普及教育以及提高城市化水平对转变人们生育观念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平塘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它位于贵州省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土地总面积2825平方公里。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25.67万,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14%,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4%。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6,47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728万元,占83.3%;粮食总产量78560吨,人均612.18斤;人均收入359元。  相似文献   

13.
周德禄 《东岳论丛》2006,27(5):60-63
利用由生育、死亡、迁移以及人口年龄移算等四个子模块组成的人口预测模型,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人口变动特点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规范人口迁移机制,有效保障劳动力供求平衡,为开发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第二,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防止流动人口社会权益“边缘化”;第三,继续加强出生性别比监管,杜绝计划外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第四,深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强化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第五,未雨绸缪,提早积累养老资金,积极发展老年事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由于生育观念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这些都是城市人口的出生率远远低于农村的重要原因。而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文盲半文盲占全国的90%,当年出生...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数量中占比超过10%,或者是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7%[1],则表明该国和地区进入人口老年化时期.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甘肃省,60岁以上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达16.85%,在这种形势下,空巢、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社会养老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在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一些疾病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对医疗的需求量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6.
试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应用2000年人口普查等数据,对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与二孩晚育“软着陆”等不同政策方案下未来80年中国城乡人口、老人与独居老人比例、劳动力资源、退休金缺口率、女性婚龄人口短缺等进行了模拟预测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人口总数在2038年达到14.8亿峰值后平缓下降,其在今后80年老人与独居老人比例、老年抚养比、劳动力资源、退休金缺口率、避免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等方面均优于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方案。  相似文献   

17.
“人口、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是关键。只有树立“以人为本”、人命比天大的价值观,才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使社会其他矛盾得到解决。目前,人口生产本身——男女性别比失去平衡,女性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并呈蔓延趋势。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00:108;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00:111;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00:117。  相似文献   

18.
长期超低生育率必然对人口总量、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研究低生育率与预期寿命提高带来的人口结构性问题及应对措施,为中国低生育水平地区提供借鉴.分析太仓人口发展状况发现,长期的超低生育率使太仓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超过二十年为负值.同时基准人口比例也低于同期全国的基准人口比例,长期处在远低于1的状态,户籍人口过快衰减的特征非常明显.太仓由于户籍人口缺少生育水平提升的空间,依靠自身难以实现年龄结构均衡.这其中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女性晚婚比例的提高,使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明显减少,而希望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妇女也占比较低.这些因素的存在,与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中影响出生率上升的强化机制完全吻合.太仓生育水平的提高缺少足够的动力,未来必然保持原有生育水平甚至会继续下降.太仓户籍人口依靠人口迁移缓解了自然增长的持续下降,外来人口缓解了人口数量和结构矛盾,但增速已经由快到慢.从太仓应对人口结构性问题的措施来看,面对人口结构不均衡带来的老龄化比例较高、独生子女婚育冲突以及失独家庭等问题,需要基于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建立“三社联动”思想,发展志愿者团队和社工机构,为政府购买养老等服务提供支持,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针对中国很多地区还是处于未富先老状态,政府购买服务缺少经济支持,需要在预防低生育率陷阱产生以及养老支持定位于保基本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临潭回族的社会经济、宗教及文化教育述略丁克家地处甘、青、川3省交汇的甘南腹地──临漳县,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回族人数聚居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县份。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总人口131112人,回族21367人,占总人口的16.3%。回族人民...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的18.23%。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西北五省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形势十分严峻。如宁夏1982年以来总人口增长19.51%,居全国首位,人口密度是西北地区第二;新疆1988年上半年多胎率为45.43%,居全国首位;甘肃20个少数民族县,人口增长速度名列前茅,其中有一半是贫困县,19个财政补贴县。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总人口数,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三项人口指标在1989年均超出省上下达的计划,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