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谋善断     
“多谋善断”是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毛主席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也就没有世界。这话讲得很对。其实,困难就是矛盾。我们每天搞生产,搞四化,动脑筋攻打生产关键,这一切都是解决矛盾的过程。拿我们工厂来说,每年国家都下达生产任务。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这个任务,会碰到很多困难。这就是矛盾。这些矛盾不断解决,我们工厂生产就能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然而,什么是新观念,什么是旧观念,人们又应当怎样去实现观念更新呢?对于这些问题,一些人并不很清楚,这样就有可能使我们的观念更新带有盲目性乃至走入歧途。因此,我认为对这个问题很有必要作一些讨论。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历史。因为大家知道,在我们国家,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都曾搞过观念更新。其中有的是成功的或基本成功的,但也有不少是不成功的。就后一方面的情况而言,“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在“大跃进”时期,我们曾提出  相似文献   

3.
我首先热烈祝贺江苏省党史学会年会、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江苏研究会成立大会的胜利召开!这次两个大会的领导同志要我们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同志参加这个大会,我们都感到很高兴。江苏省的党史界学术活动很活跃,也很有成绩,省委和军区及各级领导也很重视,我们趁这次机会是来向大家学习的。本来廖盖隆同志还有其他几位同志想来参加这次大会的,但最近工作比较忙,一个是大事年表,最后还要搞一个说明,另外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简本的编写正在进行,最近大约还要召开一个原来在中央特科工作的同志的座谈会。所以廖盖隆同志就没有能来参加,后来就要我们几个同志来向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4.
哲学研究、教学到底怎么搞?这几次讲课我也提到了一些。我们都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现在总感到我们的哲学赶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些方面甚至弄得很被动。马克思说黑格尔、圣西门是那个时代最渊博的学者,他们对哲学、科学的了解都很全面,即使是当时自然科学最尖端的东西他们也都了解,而我们现在要来进行概括和总结就很困难。这么多年尽搞运动,没有时间坐下来认真读书、认真学习,不要说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方面的许多问题也不了解,这种现状是很成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我很高兴,这次来正好碰上甘肃省社会学会的成立,当然,这也是你们的有意安排。首先让我代表中国社会学会向大会祝贺! 我想到西北来,时间已经很久了。可是一直都没来得了,这还是第一次。不只是甘肃,陕西、青海我都没有去过,我们国家这么重要的一块地方,我一直没有机会来看一看,这是很遗憾的!现在虽然七十几岁了才到这儿来,但心里却是很愉快的。去年耀邦同志提出种草种树,全国人民都很拥护。今后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中心要转移到西北来,而种草种树是开发我们西北的第一步。去年中国民主同盟派出了一个专家小组,来调查这个地区种草种树情况,建议让我们智力支援边疆。我去年没能来,今年总算来了,同我一起来的同志中有搞水土的、有搞牧草的、有搞畜牧的,有搞昆虫  相似文献   

6.
鲁迅研究与我的使命——王富仁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仁兄 ,今天想请你聊一聊你的学术师承、治学道路与经验以及你的学术成果等问题。●关于学术师承 ,我们这一代人很难说。在古代有很严格的学派 ,学派的师承关系 ,无论在研究对象上 ,还是在方法论上 ,都是很清楚的。但到了我们这一代人 ,特别是到了我的身上 ,这个东西就冲淡了。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 194 9年以后 ,学术思想、社会思想的转换 ,对我们这代人影响还是很大的 ,这就使我们在搞学问、在关注文学的时候 ,并没有一个师承关系。另外 ,我们成长的时期主流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因此 ,我们从整体上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 ,但能够结束“文革”…  相似文献   

7.
审美情感与艺术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面周来祥、狄其驄、张国民、袁世硕四位同志的文章,谈的都是有关文艺与情感的问题,这是一个在文艺学中涉及范围很广,很重要也是很复杂的问题,多年来我们注意研究不够。四位同志的文章观点不尽相同,我们发表出来只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促进对这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颀事迹考     
盛唐诗人李颀,是开元中很有影响的诗人。明胡应麟、清沈德潜、方东树都把他的歌行和王维、高适、岑参相提并论,至于七律,明七子甚至奉为圭臬。但新、旧《唐书》都没有为他立传,这就给我们研究李颀,增加了许多困难,对李颀的身世,很难得出一个完整的材料。甚至连他中进士的年代,至今也还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开元十三年,有人说是二十三年。这就必然牵连到李颀的事迹,不能不辨别清楚。  相似文献   

9.
我们班上有个很花痴的女同学,其实人也长得不错但是每天除了打扮得花枝招展外,就会漫无目的地说她如何如何被追求的精彩过程,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大家都很受不了她.一天,班上几个同学决定戏弄她一下,就写了一封情书,放在她的书桌里.  相似文献   

10.
“模糊”与精确相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自认为是精确的认识其实也是模糊的认识。我们平常说“今天天气很好”。“好”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才叫好?”什么不叫“好”?其实并不清楚。又比如说“这朵花多美”。这“美”也是一个模糊概念。什么叫“美”?什么不叫“美”谁能说得上来?尽管如此,人们并不觉得“今天气很好”、“这朵花很美”之类的说法不清楚,甚至觉得这样说满可以了。反之,说得太精确,有时还觉得啰嗦。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的国情是什么?陈云同志作了精辟地回答: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的,我们必须认识这一点,看到这种困难,现在真正认识这一点的人还不多。为什么对这么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许多同志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呢?这看起来,很奇怪,其实,想想我们的历史,一点也不奇怪。在民主革命时期,那时的中国比现在还要落后,那时有一条王明的左倾路线,执行这条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既需提高,也需要普及,本文主要谈谈有关社会科学普及方面的几个问题。一、提高对社会科学普及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过去搞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如此;现在,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也是如此。这是为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个真理。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发表的若水和黄林两同志首先争论起来的“桌子的哲学”,引起上海学术界许多人的兴趣。我们请人家写文章参加参加这个论战,但都说,文章一时搞不出来,谈谈初步看法还可以。好吧,就请随便谈谈。于是“从桌子的哲学谈起”这个笔谈会就这样开始了。我们认为这次“桌子的哲学”的讨论很有意义,是近年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讨论的继续,是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好方法,也是重新学习和深入理解毛主席的“两论”——《矛盾论》和《实践论》的一个好方法。若水同志的文章大家很欣赏,黄林同志的文章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深思。不管同意那一“家”,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肯定双方的贡献。《人民日报》上的讨论正在发展,已经发表了好几篇文章,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意见和新的着法。讨论越深入,就越使人感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这是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如何理解和掌握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原理,如何理解先进思想的作用,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物质和精神的两个转化和两个飞跃的问题。归根结蒂,是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前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不仅搞社会科学的,还有搞自然科学的,不仅搞理论工作的,还有搞实际工作的,都有弄清楚的必要,认真研究和讨论的必要。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首先是解放军,其次是工人、农民都出现了许多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先进人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许多生动的事例看来,都是先有毛泽东思想,后有辉煌的工作成果。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讨论“桌子的哲学”似乎有必要从理论上来说清楚这些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希望不要只停留在“桌子”上,不要限于社会科学界,限于哲学界。在已发表的文章中,已提出了一些自然科学上的问题,也有政治经济学上的问题。此外,历史科学似乎也不是没有关系的,近年来历史学界讨论历史人物的评价,帝王将相的作用,许多问题纠缠不清,恐怕也是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于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学说,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相互关系的学说。而这些问题,也就是关系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对经济甚础的反作用问题。因此,我们不仅希望哲学界热烈参加这个讨论,还希望搞其它学科的也来关心和参加这个讨论,并且希望自然科学界,搞自然辩证法的和搞实际工作的也发表一些意见,使这个问题的讨论能获得丰硕的成果,从而大大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济法在其产生之初就存在着对性质和范围的不同认识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认识都有其合理性 ,但也有其缺陷。这在对 WTO的规则的分析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认识国际经济法的性质 ,对处于不断开放和即将加入 WTO的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对一个法律体系的完整认识有利于权利的利用和义务的承担 ,这是履行条约义务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说:“为了有效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大规模的很复杂的调整。”他还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四项重要保证之一。这就告诉我们,坚持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一) 回顾我国经济体制形成和变革的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既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也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付了学费,也吃了一些亏,但是重要的是,我们正在积累本领,而且已经开始取得效果。现在需要总结经验,搞快一点、好一点,需要制订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需要制订长远规划。这些都是大事,我们不能急躁,也不能耽误时间。”  相似文献   

16.
各位同志:我们江苏省语言学会终于成立了,江苏语言学界人材济济,在全国都是颇有声誉的。所以我们大会的成立是件大事,一件喜事,我今天借这个机会谈一点个人的希望和建议。我想语言学会也和其他的组织一样,成立之后,仅仅是工作的开始,这个工作做的怎么样,很可能是两种前途,两种结果。搞的好就生气勃勃,硕果累累,搞的不好就无声无息,挂个牌子就了事,因此当前是个关键时刻。我们要争取做到前一种结果前一种前途。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这里只谈两个条件四项工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生前曾一再号召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又说:“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现在华主席又号召我们:“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要做到这四个“一点”,就必须进一步破除迷信。要破除迷信,就得认识迷信。不清楚地认识对象,便无法有效地同它进行斗争。所以,有必要对迷信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探讨,作出科学的分析。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意见。(一)迷信的一般本质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18.
我是抱着向同志们汇报和学习的心情,从我们这个地区的创作实践,想了几个问题,提出来向诸位老师请教。汶石、鹏程同志他们都讲过了。他们是作家,有很多创作实践经验。他们从自己的创作实践讲起,讲切身体会,一定会对我们大家很有启发。说起来,我虽然算是搞评论工作的,实际上读书很少,懂得的东西很少,所以,讲的怕是对同志们没有多大帮助。讲出来,无非是请大家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9.
翻开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从横截面看,总是有快有慢,似乎有个经济发展的中心.而从发展过程看,这个发展中心又总是随着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而转移的.而考察单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没有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上很先进,而经济上却很落后,也没有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很落后,而经济上却很发达.科学  相似文献   

20.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是,当我们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后,却出现了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向。这同我们对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认识得不够清楚有关。学习列宁在1920年至1921年间对这一问题的有关论述,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