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细菌病为大豆生育期真菌性病害,能侵害大豆地上部分的器官,如不及时防治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有以下两种:(一)细菌斑点病。主要侵害叶片,有时叶柄及豆荚也可被害,一般在苗期及成熟期发生。病斑初为小圆形或多角形,暗绿色,水浸状,以后扩大变为多角形,黑色,边缘变为黄色,以致病叶脱落枯死,病斑表里两面均平滑,微见光泽。(二)细菌叶烧病:侵害大豆地上部的器官,成株叶片病斑初为不规则形,谈褐色或黑褐色,以后扩大为多角形,暗褐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一大病害,造成油菜倒伏,果荚减少、秕粒增多而减产。有效控制此病危害,是夺取油菜丰产的重要措施。(一)适期防治。油菜抽苔期、蕾期、初花期或盛花期各施以每亩喷药液50公斤作比较,  相似文献   

3.
牡丹是名贵的观赏及药用植物,但随着牡丹的连年种植及种植面积与品种的增多,牡丹土传病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牡丹的正常生长发育、种苗质量和开花质量,降低了牡丹的观赏效果和药用价值,影响了牡丹产业化的发展.因此,笔者对牡丹主要土传病害的病害类型、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艺措施调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并对牡丹土传病害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如下建议:加强牡丹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深入研究牡丹土传病害生理;开展牡丹园土壤微生物与牡丹土传病害关系研究,以期为牡丹土传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从而推进牡丹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豆为何陷入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原产于中国,是一种富有含蛋 白质和油脂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基本消费方式是食用和榨油。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进入6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畜禽产品及豆油消费迅速增长,从而对大豆的需求也快速增加,而同期中国大豆生产却徘徊不前,使国内大豆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并从1996年起成为大豆净进口国,且进口量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国内大豆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为什么国内对大豆需求强劲,而大豆生…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大豆的主产国,年产量约1300—1600万吨,占全世界大豆年产量的1/10,大豆中含有36%—40%的蛋白质,几乎是肉、蛋、鱼的两倍,大豆所含的豆固醇具有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防治脑溢血及动脉硬化的功能;大豆中的钙含量是牛肉的20倍、铁含量是牛肉或牛奶的10  相似文献   

6.
小麦纹枯病俗称花杆病,是小麦的一种重要病害,是由一种担子菌引起的。土壤中的菌核、病残体是病害的初次浸染源,同时小麦、水稻,玉米纹枯病菌能相互浸染,所以发病十分普遍,危害也日趋严重。其综合防治技术是: (一)农业防治。(1)选用良种。选用抗病相对较好的品种,如豫麦18、豫麦21、宿农8802等。(2)适期播种。播种不宜偏早,一般在霜降前后,并控制  相似文献   

7.
在玉竹的栽培生产中,病害大量发生,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根腐病。玉竹根腐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一类土传病害,近年在湖南、广东老栽培区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分析其危害症状和发生特点,可对其采取合理轮作、栽培措施防治、土壤消毒、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玉竹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对我市大田和大棚内番茄的主要病害进行观察及防治试验,总结出各种主要病害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蝎子的生命力很强,一般很少生病,更没有象鸡瘟一样能危害其种族生存的疫病。几种常见病,多在夏秋季发生。下面问众多来信提问的读者介绍一下我们的防治经验。蝎子的常见病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种。(一)侵染性病害:它是一种由病菌侵染而引起的病害。侵染蝎体的病菌又分细菌和真菌两种。细菌从蝎口侵入,体内繁殖,蝎病死后尸体充满黑色  相似文献   

10.
铁是大豆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大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铁元素供应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因此,科学合理的给大豆补施铁肥,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一)大豆缺铁症状:大豆缺铁时,生长缓慢,上部叶片脉间开始出现失  相似文献   

11.
经病苗分离培养确定,安县苗圃杉木幼苗猝倒病的病原菌有 Rhizoc—toniaSolani 占60.3%,Fusarium SPP 占38.8%,Pycthium SPP,占0.9%;马尾松幼苗猝倒病的病原菌有 R·Solani占43.1%,Fusarium SPP 占43.4%,Alternaria tenuis 占10.1%,Pythium spp 占3.4%。Trichodermaharz-ianum 野生抗生菌株 Fo6o 和 Gliocladium virens 野生抗生菌株 Fo51的菌粉都是以3:1:4(v/v)的麦麸、石、水为载体。分别把不同量的 Fo6o 或 Fo51以及菌粉同敌克松、菌粉同食醋加到发病严重的旧苗圃地,防治松,杉幼苗猝倒病。同对照相比,防治 R·Solani 等三种病原菌引起的杉苗猝倒病,病害减少31.3%~70.8%或14.5%~42.0%,防治 R·Solani 引种的杉苗猝倒病,病害减少90.6%~100.0%或87.6%~98.6%;防治 R·Solani 等四种病原苗引起的松苗猝倒病,病害减少39.2%~62.0%或21.5%~45.5%,防治R·Solani 引起的松苗猝倒病,病害减少74.4%~97.8%或75.0%~98.2%。其中,菌粉同敌克松、菌粉同食醋联合防治松、杉幼苗猝倒病比它们各自单独使用效果好而稳定,且基本防治了 R·Solani 引起的松杉幼苗猝倒病。  相似文献   

12.
李明安 《小康生活》1996,(10):22-23
草木灰是植物根茎叶等部分经燃烧后所得的残渣,它是农家不可缺少的一种优质肥料,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其用途越来越广,现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施用技术: (一)用于防治病害。冬春季节在苗床和塑料大棚内的蔬菜和其他作物秧田内常因湿度过大而发生病害,遇低温又易受冻害。若在地面上撒施一层草木灰,不但起到施肥壮苗、增强幼苗抗病力的作用,而且能有效降低棚内和土壤湿度,从而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提高土壤湿度,防止冻害有良好效  相似文献   

13.
一、病害的防治。草坪病害主要有褐斑病、腐霉枯萎病、镰刀枯萎病、币斑病、离蠕孢叶枯病。防治草坪病害要以预防为主,对危害严重的病害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应用25%三唑酮(好粉锈宁)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01%对草坪种子包衣播种,对根腐病、叶枯病:立枯病的防效达85%以上;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浓度500倍一  相似文献   

14.
山药主要病害调查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4年的调查,平遥县山药主要病害为:炭疽病、叶斑病、红斑病等三种病害,并通过试验提出了土壤消毒、高垄高架栽培、药剂防治、轮作倒茬、增施磷、钾肥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苏滨  张时  文宁 《小康生活》2005,(8):25-25
腐皮病又称烂皮病,皮肤溃烂病,是危害甲鱼生长发育的重要病害,发病季节多在4—10月,5-9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高达20-30%,常引起甲鱼大量死亡。可采取一下的综合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6.
在果树生产中,往往忽视对果树根部病害的防治。果树根部发病后,轻者植株早期落叶、落果、生长不良;重者整株死亡,损失惨重。果树根部发生病害的主要因素一是土壤环境不良,如土壤积水、地下水位高、根系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染,如某些病原真菌、细菌。其中涝害是诱导根部病害的主因。根部病害应以防为主,防重干治。  相似文献   

17.
杜远存 《小康生活》1999,(11):17-17
油菜菌核病俗称“烂秆”,是油菜的主要病害。轻者,产量损失10—20%;重者,损失产量一半以上。如果整地质量差,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施肥不当,植株生长过于茂密,以及连年种植的地块更容易引起此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18.
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花荚脱落数占开花总数的50%左右,严重的可达70%以上。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主要是植株体内生理上的失调以及外界环境条件不良而引起的。因此,防止大豆落花落荚必须采取以下综合措施:(1)增施磷、钾肥,适当追施氮肥、微肥。增施磷、钾肥,可以减少花荚脱落,促进籽粒饱满。大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播种时每亩用钙镁磷肥25—30公  相似文献   

19.
陆军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89-90,106
分析了淮北地区大豆低产的5个主要原因,提出了通过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方式,合理的肥水管理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可以提高大豆产量,达到150-200kg/667m^2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豆消费在未来一段时期主要依赖进口,在转基因大豆贸易国际化的趋势下,评价各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对我国大豆进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0年我国大豆进口贸易数据,选取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四大主要进口市场,采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探讨各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选择对中国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大豆出口国执行强制性标签、设定的阈值越大、转基因安全评价实行审批制管理会显著影响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加,此外,我国居民收入的提升会增加大豆进口,而出口市场经济规模的扩张、国外与国内价格比值的提高、双边贸易距离将会减少我国大豆进口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