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技术革命在推进人类认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认识论问题,三大认识论悖论就是典型的表现。数据悖论揭示信息时代认识者获得的数据激增,但形成的见识更少;知识悖论使人们看到知识的生产过程出现了大众化、民主化与精英化、权威性之间的张力,以及知识的短暂身份和持久价值之间的不一致;认识能力悖论则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辅助人认识水平提高的同时,但也导致认识能力上的新退化。提出和分析这些认识论悖论,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我们在新技术时代的新境遇以及谋求人类的认识更加合理与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南昌、秋收、广州三大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将革命的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广大的农村。这一转移,也是共产党选择以"面"打"点"战略的开始。为了贯彻以"面"打"点"这一战略,共产党在各苏区进行了广泛的动员与组织,并围绕着反"围剿"战争的需要开展其他战争准备工作,从而使人民战争的思想在反"围剿"战争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梁晓声北大荒小说对当代文坛的独特贡献之一在于较早地吸纳了世界战争文学关注人性和人类命运的丰富内涵,注入了他作为知青的多层文化认知,挖掘沉潜在中苏战争背后的个体生命本性,深入到人性的最深层面揭示跨越国界的人性之光:对温情的守望,彰显人性的善良;对战争毒素的消解,拷问人性生存的本真;反思战争,回归人性的尊严。梁晓声的北大荒小说从人性视阈审视战争,在彰显人文关怀的同时又不失历史理性,在知青文学史上乃至于当代文学史上都是独特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劳拉·海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人满脑子是别人的经济行为怎样使他们受害,而从不考虑自己的经济行为对他人有何不良后果。这种“受害者情结”,与他们在政治上(特别是战争问题上)的“受害者情结”一脉相承。1 日本人的这种“受害情结”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思想领域中,战后日本文学也表现出了十分浓厚的“受害意识”。 日本战后文学曾出现了大量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对日本发动的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给日本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把日本这样一个侵略他国,给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五月春暖花开,但白银投资者感受到的却是丝丝凉意。这个月初,国际内银价格高俞跳水,此后虽然经过短暂反弹,但短短半个月已经暴跌了30%。投资白银是不是个错误?此时此刻,是应抄底,还是该抛售? 相似文献
10.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深刻影响了现代国家秩序的基本原则,而他以“主权学说”为核心的国家理论又来源于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独到见解。霍布斯通过“自然状态”理论表达了他对战争原因的理解,在缺乏统一政治权威的情况下,人们之间相互为敌的激情与对善恶问题不可调和的主观理解必然引发持续不断的战争。而唯有代表国家的主权者能压制人们的激情,并提供关于善恶问题的统一标准。霍布斯将恐惧作为和平秩序的根基,创造了一种不同于古典传统的崭新的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从国际政治中权力的构成要素、属性和两种作用方式入手 ,论述了冷战后美国霸权新战略 ,即追求合法权力的战略。认为冷战后美国从推行国家意识形态、建立国际制度和满足国际社会一定需求三个方面来努力追求合法的权力。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中国不扩散政策的转变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不扩散问题主要是防止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 (主要是弹道导弹 )的横向扩散。冷战结束后 ,面临新、旧格局交替的国际形势 ,中国逐步调整了各项外交政策 ,其中 ,不扩散政策是变化较大的一个领域。笔者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不扩散政策的转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策调整 ,而是一次实质性的“变革”。至少有三件事说明了这一点。首先 ,中国完全改变了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立场 ;其次 ,中国首次建立了系统的核出口控制机制 ;最后 ,在防止导弹技术扩散问题上 ,中国开始承担相关义务。通过考察中国不扩散政策的转变过程 ,本文尝试对中国政策转变的原因加以分析 ,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15.
海权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进入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战略海权观、合作海权观、复合海权观、经济海权观和海洋国土观。作为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发展的产物,航空母舰已经进入中国海军的战斗序列。航空母舰的服役将反作用于海权观念,大大增强中国海权的物质基础。本文将就中国海权与航空母舰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但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趋同,相反,全球化引起的文化冲突明显,而文化冲突的核心却是价值的冲突。在全球文化发展中,为避免我们的民族文化成为弱势文化,我们必须将文化的民族性置于世界性的观照下,融入世界的主流文化中,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中国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建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遏制"这一概念的内涵、历史渊源的分析,结合中美关系的实际情况,指出这一政治学概念在中国长期--尤其是冷战后--被误解、误用了.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冷战后美国对华奉行的是接触战略,这一战略有防范中国的含义与安排,但与遏制无关.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先欧后亚”的总体战略下,抗战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战场,为欧洲战场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