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中国经济转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改革开放初期就推行的分权式改革.然而下放权利造就了既得利益者,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便会制造更多的资源扭曲.中国就是在这种资源分配充满扭曲的情况下推进渐进的改革.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以此展开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在分析金融制度漏洞和地方政府的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础上,讨论地方政府对信贷资源的干预手段和方式,构建了一个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扩大内需、扼制经济下滑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首要问题,而初始资源配置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在社会资源量一定的约束下,通过预算安排使政府配置资源与市场配置资源一样具有效率,从而使整个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状态.地方政府要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减少垄断,适度分权,提高社会参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4.
银行信贷扭曲和配置不当会降低经济发展的平稳性。运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包含产出稳定、物价稳定、就业稳定、资源耗费与生态环境稳定改善的经济发展平稳性综合指数。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测度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差异对我国经济发展平稳性的影响。研究得出:信贷配置扭曲与经济发展平稳性呈负相关关系,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差异与经济发展平稳性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差异程度存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区间,低于该区间下限时,随着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差异程度的增加,经济发展平稳性不断改善;达到这个水平区间时,经济发展平稳性处于最佳状态;超过该区间上限时,经济发展平稳性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5.
新型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稳定质量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新型政府提升社会稳定质量的路径有很多,应该主要围绕“人”这个关键来研究。偿民愿、用民智、保民安、得民心、谋民利、化民怨、防民情是新型政府提升社会稳定质量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利益主体多元、行政区分割、绩效评估价值与区域性社会一体化的悖论以及多中心体制与合作协调的悖论等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竞争呈现出较明显的无序状态,由此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而形成行政区个体,区域性社会突发事件治理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文章分析了长三角区域公共合作关系、区域公共政策协调、区域公共治理合作主体、区域性社会安全构建的社会基础和可行性策略,指出,社会性突发事件治理中长三角地方政府协作机制关键在于区域性社会一体化,区域内的利益冲突应该让位于区域性社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新常态是指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以其自身为主导,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运用多样化治理手段,从而达到满足公众需求、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民生、实现社会有序运转的状态。其应以治理理念善治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法治化为基本特征。应以明确主体关系的系统治理、提出规制系统的综合治理、提供基础保障的依法治理、标明标本关系的源头治理为建构路径,以"四个治理"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进而实现社会治理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实证的方式检验了上市公司政府干预、社会资本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转轨经济下政府干预严重的地区,审计质量降低;对国有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地方社会资本更高,其所在地的国有企业高质量的审计则会被减弱.  相似文献   

9.
当前,网络舆情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政治参与模式,为现代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条件。网络是现代社会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工具和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是政治社会化得到充分实现的前提和保证。在新媒体时代,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开放的态度看待网络舆情,以娴熟的技巧应对网络舆情,加强网管队伍建设,增强网络舆情引导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是地方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国务院颁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后,各省、市分别结合本地的特点制定了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将全社会的诚信建设纳入规划。针对社会诚信建设的需要,在分析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政务诚信建设,通过政务诚信建设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有效配置地级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行政干预是区域教育共同体配置的有力手段,现代大学制度是地级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坚强支柱,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则是地级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是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力、地方政府协调金融资源的能力与地方工业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以2011—2016年我国282个地级市为样本构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假设。地方政府通过协调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的资源,向辖区内的工业企业低价出让土地,从而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增加其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提升产能。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关系更为明显地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各级政府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特点决定除通过法律配置地方行政权力外,还需要建立地方行政权配置的动态机制.省级政府的地位及管辖范围决定其是地方行政权配置的恰当主体,承担地方行政权纵向与横向配置的职能.省级政府配置地方行政权的权力来源于宪法和组织法授权,权力具有原则性和概括性.省级政府只能配置法律授予地方政府的行政权,服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地方行政权的配置行为,不得配置被法律明确授予的权力,并尊重市、县政府对行政权的配置.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主导型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区间效应。即在1996年以前卖方市场条件下,政府控制金融资源配置权总体来说是有效的。但在1996年以后买方市场条件下政府控制金融资源配置权表现为弱有效抑或无效。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中的信用、信用资源和信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用资源是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基础。我国政府的、企事业单位的和个人的信用资源亟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缺失情况严重 ,亟需改善。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信用机制 ,一靠制度建设 ,二靠思想道德建设。当前应着重解决好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法律体系建设、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 ,同时要加强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的守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发展成果如何共享、成本如何均衡分担的问题。而造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又带来社会利益失衡的重要因素是地方政府及其行为方式。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要求地方政府的转型与改革,改革的思路向上可以适度加强中央的垂直管理,向下要扩大民众的参与、推动基层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论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应该选择在制度创新上下工夫。针对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现状的特点,选择制度安排与创新探索,从“官”念组织层面、人事制度层面、心理机制层面进行有益思考,以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整合,达到才尽其用、人适其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政府失信形成机理与惩罚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方政府失信已成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最大障碍。通过对失信形成机理框架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分析发现:经济人自利是失信形成的意识诱因;行为主体的强势直接导致了失信形成;公共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失信的信息鸿沟;信用文化缺失促使行政价值的偏离;监督机制不足导致行政权力的泛滥。当政府系统总熵达到某阈值时,系统会向低级平衡系统转移,使地方政府走向最终平衡状态,形成地方政府的失信。在此基础上,可从管理协同的视角构建以信息公开、失信测评、责任追究、危害补救、守信激励、申诉复核六大子系统为主的地方政府失信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