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炎 《社区》2013,(32):44-45
中国人摆谱的历史十分悠长,古人对摆谱早已很不待见。对付摆谱者,他们有许多妙趣横生的小窍门。  相似文献   

2.
乐天 《人力资本》2008,(8):60-61
我们得承认,情报学一词的确是纯种的舶来品,整个理论都来源于西方的研究,但也有一个事实,西方人却不能否认,就是在情报搜集的实践上,中国人比西方早了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3.
危笑天 《社区》2012,(11):11-11
在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与恋人约会自然不是一件难事。可要是在交通和通讯都很落后的古代.为爱痴狂的男女们又会选择怎样的方式来约会呢?  相似文献   

4.
汪瑶 《社区》2011,(32):11-11
时下网民.能拥有一个很“潮”的签名档是件很有面子的事。跟帖灌水无须报上姓名,朋友们一见那别具个性的签名档便自然不会张冠李戴误作他人了。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虽然越来越多地依赖电子文稿,但签字署名还是要亲力亲为,一手漂亮而不失特色的签名不仅代表着品位,而且具有识别个体的法律意义。然而翻阅史料,我们却发现古人其实也有自己的“签名档”。  相似文献   

5.
廉”与“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不论儒家、法家,还是道家,都把“廉”与“俭”作为治国及做人的美德。如何达到“廉”即“清廉”、“廉正”的境界? 古人主张以俭养廉:“节欲”、“寡欲”,就是不贪食、不贪色、不贪玩。  相似文献   

6.
潘影 《社区》2011,(11):12-12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出、听不到的情绪。古代诗人却运用种种修辞手法。将愁绪转化为有重量、有长度、有色彩、有声响、有生命的形象,并与诗人的情感结合。构成新的意境,妙言迭出。  相似文献   

7.
孙雅彬 《社区》2012,(23):16-17
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战乱跑到成都居住,转年在朋友的帮助下盖了座茅草屋——即闻名遐迩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主角儿。  相似文献   

8.
1919年,徐悲鸿游学巴黎,多次观看各大博物馆所藏的文艺复兴以来的名作,渐悟自身绘画之不足,乃数月不作画,认识到“观古人所作”观念的重要性。1920年,徐悲鸿与法国画家达仰交往,达仰“勿慕时尚”的观念传达给徐悲鸿。“勿慕时尚”至少包含“观古人所作”加上画家独立的判断与分析,有更强的开放包容性。“观古人所作”与“勿慕时尚”两种绘画观的融合与深化带来了徐悲鸿绘画观的嬗变,也是其绘画生涯的一个新起点,深刻影响着他日后的绘画创作,这在徐悲鸿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编辑出版的《徐悲鸿选画范》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王子今 《南都学坛》2012,32(4):10-13
在汉王朝对西域实施有效控制之前,匈奴势力对这一地区有显著的影响。这就是所谓"西域诸国"皆役属匈奴"的时代。《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上》记载:"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常居焉耆、危须、尉黎间,赋税诸国,取富给焉。"僮仆都尉"是汉文义译匈奴官职特例之一。分析"僮仆"取义以及"僮仆都尉"居地和"僮仆都尉"设置的时段特征,对于理解和说明这一阶段的西域史和匈奴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飞白 《老友》2012,(4):57-57
“待字”与古代人取名字的礼俗有关。在古代,名与字是分开使用的。古人只有到了成年之后才能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又叫上头、上头礼,即改变幼年的发式,把头发盘起来,插上簪子,从此代表成年了。  相似文献   

11.
明朝末年,有位叫黄周星的学者,官至户部主事。明亡以后,隐居湖州,以诗文著述为事。他雅好灯谜,首创“酒令体”,谜面为诗词,谜味醇厚。他本姓黄,幼年时为湘潭周氏养大,故名黄周星。  相似文献   

12.
汉魏六朝郡记是记载郡内众事的官方典籍。郡守问士涉及的仪式性内容与郡记密切相关,显示出郡记犹如地方长官治民的行政手册。不仅如此,上计文书和郡记间记载内容的相似性,表明郡记的有关记载是以郡县编制的系列上计文书作为资料来源。重要的是,上计文书和郡记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行政系统。上计文书是上计制度的产物;郡记是适应于地方郡县行政层级的运作而进行编纂的,实质是郡廷控制下辖属县的各种资源,从而达致政务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3.
程旺 《社区》2014,(20):54-55
应对经典抱持一份温情与敬意因今日我们处在近乎断裂的传统之中,已经丢掉了经典置身其中的文化土壤和思维方式,若不先存温情与敬意,我们必以今日之文化、今日之视角、今日之思维去评点、审视、质疑古人,轻则诬为糟粕,重则径为唾弃,实均不免隔绝、误读、狂妄之弊。所谓“温情与敬意”,并非欲诉诸非理性的心态来信奉古人,恰恰相反,“温情与敬意”主张应先摆脱今日之成见。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自媒体一说,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汉代玩自媒体靠"打赏"早在先秦时,中国的文化消费已初露端倪。到了秦汉时,能写的人在汉代很好混,"汉赋"的出现和兴起便是一个证明。在汉代,宫廷文学侍从官得到重视,朝廷往往向民间征招"笔杆子",优秀的还给官当。古代既没有稿费制,更无广告分成一说,玩自媒体靠什么获取报  相似文献   

15.
青木  范开庆  王刚 《社区》2013,(7):60-61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餐桌上的浪费"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面对餐桌上的杯盘狼藉和剩菜剩饭,人们开始反思并采取行动。今年1月初,人们在网络上发起了"光盘行动",呼吁大家"吃光盘中食物,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其实,食物浪费在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很普遍,他们采取的不少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孙立涛 《东方论坛》2017,(5):113-119
关于汉末“清议”与魏晋“清谈”的关系历来争论颇多.考察魏晋时人的看法,并征诸于汉末清议名士郭泰、汉末述德性碑文及士大夫“题目”文辞品议人物的特征可知,“清议”与“清谈”在某些方面有着渊源关系,但二者并非完全等同.“清议”一词概出现于魏晋时期,而“清谈”一词在汉末即见记载,他们之间的演进并非是简单性的发展与承续式的衔接关系,而是一个交错发展、主次升降的过程.魏晋时期,“清议”的式微与“清谈”的兴起,其外因是政治暴力对士人的打击,而内因则是士人学理思想的演变,而士人学理思想的变化又主要受到道家思想自汉代以来不断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曲柄睿 《南都学坛》2008,28(2):17-18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津关令》中出现的"郎骑"实际上就是在史籍中频繁出现的"郎中骑将","郎骑"和其他郎吏买马规定的不同表明"郎骑"是要自备马匹从事皇帝的保卫工作的,由此可知西汉初年郎吏中存在"私马从军"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刘林森 《社区》2009,(12):59-59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日前公布了从1985年到2008年的一份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尽管美国政府再三宣传倡导健康饮食与运动,但是美国人却越减越肥,肥胖人口不但没有减少,2008年的比率比2005年的23.9%还多出了将近两个百分点,达到25.6%,也就是说每四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是胖子。其中,密西西比州超过三成的人太胖,而全美平均最“苗条”的科罗拉多州,胖子数也占了18.7%。全美肥胖人口不减反增,使得“减肥”的目标更加遥远,因为美国政府原定到2010年,将全美的肥胖人口减少到总人口的15%以下。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09,(6):4-6
西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历时210年,而汉武帝一人就独占了55年,他统治的时期又是西汉王朝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始自顾炎武《日知录》“古人多以语急而省其文者”之说提出质疑,认为对古书中某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必须作具体的分析:旧注已有确诂可从者,不必更以“语急省文”释之;有本属反问句式者,亦与“语急”无关,与“语急”有联系的,其所“不及尽言”者,可称之为“潜语”,以别一般所说的“省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