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李忠东 《老友》2012,(3):68-68
年过九旬 老太太借书近25000册 在英国苏格兰的邓弗里斯盖洛韦市,有一位名叫路易斯·布朗的91岁居民,因嗜书如命而远近闻名.被传为佳话。她虽然弱视,但却无法阻止自己阅读的渴求,一个星期至少要看十几本书。据图书馆的管理员统计,这位养老金领取者正在逼近其第25000册的借书纪录,成为英国有史以来60岁以上老人从图书馆借书最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2.
麦克白斯是莎士比亚著名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斯》中的一个性格极其复杂而又矛盾的悲剧性人物。麦克白斯是苏格兰一位有名望的勇敢的将军和民族英雄.受到国王邓肯的信任和全国人民的敬爱。他本应有光明灿烂的前途.然而,在一种强烈的个人野心驱使和超自然邪恶势力的影响下,他走上了激君篡位之路,犯下了桩桩滔天罪行,最后终于走向灭亡。麦克白斯的悲剧主要是由他个人野心所致。一个天性善良、具有美好前程的人,在个人野心驱使下去超越现实本身,追求更高的权力和荣誉,尽管他有超常的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去为这一目标而努力,然而“动机…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彭斯(1759—1796)出生在苏格兰农村的一个佃农的家庭,家境不好,他在幼年时念过大约五年书,从小就随父亲下地干活,十五岁时,已是家中一名主要劳动力了.彭斯有一位性格开朗、心地善良的母亲.她是个典型的苏格兰农村劳动妇女.有一副好嗓子.十分爱唱苏格兰民歌、民谣.苏格兰农村,人们有爱唱民歌和吹奏风笛跳舞的传统.彭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劳动、生活;在民歌、民谣的熏陶下长大成人的,因此他对苏格兰民歌、民谣有着特殊的感情.无论在地里干活或赶着牛车归家的途中,总是不停地哼着民歌;在他的衣袋里,也常常揣着一本民歌集子;夜里还常在灯下从事民歌的创作和整理.  相似文献   

4.
陈杰  聂璐 《今日南国》2005,(23):118-119
1999年8月,初中就辍学的小雅独自去深圳打工,9月初,她不满意电线厂每月500元的工资,说要辞职。厂里3位陌生女子搭话说,可帮她另找一个厂,小雅随3人出厂,一女子拿出一块喷有药水的毛巾将她捂昏。  相似文献   

5.
英国大选选情火热,《太阳报》及其姐妹报《苏格兰太阳报》分别为不同的政党背书。总部设在伦敦的《太阳报》(the sun)呼吁读者支持保守党,“阻止苏格兰民族党管理国家”。但是同属一家报系的《苏格兰太阳报》(the scottish sun)却说保守党不懂苏格兰事务,并赞扬苏格兰民族党(s NP)领袖斯特金(Nicola sturgeon)是“一位启发人民的杰出人才”。此前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苏格兰民族党可能会赢得苏格兰  相似文献   

6.
媒体炒法 古玩艺术品炒作,一开始媒体是被邀请参与炒作。随着收藏理财概念的推广,后来媒体纷纷拿出理财版面的一个角落,有的拿出一个栏目,甚至整个收藏,一场古玩艺术品大炒作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您还别说,没有炒作的时候,古玩艺术品市场虽然也是人来人往,并没有如今的热闹。媒体炒作最典型最成功的例子,要数青花和古典家具。而炒得最火爆的就是前些年的油画。  相似文献   

7.
论彭斯和弗罗斯特诗歌的相似性姚冬莲罗伯特·彭斯(RobertBurns,1759-1796)是一位杰出的苏格兰民族诗人,自幼喜爱口头流传的苏格兰民歌、谣曲及民间故事,长期从事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他的才华尤其表现在讽刺诗中,但使他蜚声世界的却是他为许...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其人     
杨葵 《社区》2011,(11):4-4
自从与贾平凹结识.不时相见。 有一年,我和一个同事到西安出差,先请西安几个作家吃饭。饭桌上,贾平凹拿出自带茶叶,说饭馆茶太难喝了。茶泡好,大家喝着,等菜。贾平凹手上一盒陕西名烟“猫烟”,抽出一根,烟盒就空了,  相似文献   

9.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圭亚那。一天,一个孩子从一个烟盒里拿出一些银色的纸,把纸卷成一个小球塞到鼻子里。可是他再也拿不出来了。他边哭边跑去找妈妈,可妈妈也拿不出来。一个星期过去了,纸还在他的鼻子里。他的鼻子开始发出一股臭味。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初,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开始发生变革,在苏格兰出现的新型的大学模式,使传统的英式大学理想受到了挑战。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纽曼是第一位站在自由教育的立场上系统地阐述大学的性质、目的,对大学教育的本质进行追问的人。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期,苏格兰老铁匠史密斯在自家后花园栽种的一棵榕树,至今仍耸立在苏格兰特罗萨奇国家公园的洛蒙德湖畔。引起游客关注的并非是树的古老高大,而是它吞食铁器的本领,一辆尚未“吃”完的自行车前叉被它抬在了半空中。传说,当年一个男孩把自行车倚树停放,自己便去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男孩始终没有回来。树便包着自行车长粗长高,只剩自行车前把手露在外面,现在离地有3米高。  相似文献   

12.
英国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有人发出呼救的哭泣声,他当即放下手中的农具,迅速地跑到泥沼地边,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两天以后,一位高雅的绅士驾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来到了弗莱明所住的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  相似文献   

13.
在苏格兰一个小镇上,一位年迈的鞋匠决定把补鞋这门本事传给三个年青人。在老鞋匠的悉心教导下,三个年青人进步很快。当他们学艺已精,准备去闯荡时,老鞋匠只嘱咐了一句:“千万记住,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三个年青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踏上了旅途。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发生在非洲的真实故事。在加纳的一所寄宿制中学里,—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亲切地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大家齐声喊道:"一个黑点。"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幅极其简单但又耐人寻味的漫画:一个小女孩和伙伴放学回家,看见路边有个垃圾桶,桶外垃圾成山,桶内却空空如也。她捡起垃圾,扔进桶里。伙伴呢?则拿出纸笔.写下一行标语贴在垃圾桶上:“明——只差一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姚国艳 《社区》2008,(9):14-14
时至年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丽君街道的社区居民们又开始忙活起来了。他们忙的不是准备过年,而是为了救助受雪灾冻灾影响的群众。居民们纷纷翻箱倒柜,把棉衣棉被拿出来送给贫困家庭。这些居民纷纷表示:“他们过不好,我们也无法安心过年!”居民们这种自发捐赠、互助的行动,就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位受灾群众的心。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07,(8):4-5
和单桅船、风笛和脆饼一样,尼斯湖水怪已经成为苏格兰的代名词,也是苏格兰的旅游标志。现在尼斯湖水怪又回来了。—位业余科学家称,他用录像机拍下了尼斯湖水陉,而看过这段录像的人都说,这是迄今为止拍到的最清晰的尼斯湖水匿录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清水养玉     
梁凌 《社区》2011,(29):26-27
我从南京归来,带回几块雨花石。拿出水晶杯、青螺盘.注入清水,一颗颗地养起来。水晶杯养青石,青螺盘养白石。石和水,是天生的情侣,石因水愈发玲珑.水缘石更显透亮。我的案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里乾坤。  相似文献   

19.
边境小城总给人以荒凉的印象,但在英格兰和苏格兰边界上的苏格兰小镇格雷特纳格林,却有一个浪漫的美称——婚礼之都。 在这个有着翠绿的田野和一排排樱树的村子里,“老铁匠店”正举行着一个婚礼。在全部以石块砌成的房间里,一对新人站在一辆金色马车前的一个铁砧旁,在铁匠吉姆·杰克逊的见证下,虔诚地宣读着誓言。门外,一个乐手在专注地吹着风笛。那辆金色马车是维多利亚女王首次到苏格兰时所乘坐过的。  相似文献   

20.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