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里还缺什么?"1月15日上午,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民政局局长涂显勤深入社区十多户特困家庭,询问其需要置办哪些生活品。"家里有米有面,就送点别的。"该区推行"点单制"慰问新模式,有针对性地为贫困家庭解难。贫困居民点单、共建单位埋单  相似文献   

2.
稚童妙对     
明朝有个叫冯驯的知府。一天,他在家里请客,有个十岁的孩子也跟着父亲一起到知府家里做客。有人见了便说:"这小孩虽小,挺聪明的,特别会对对子。"这话被在场的一位客人听到了,他觉得不太可信,瞪着双眼望了那小孩好半天。突然,他眼珠一转,决定考考这个孩子。于是他指着冯知府说:"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说完,望着那小孩点了点头。原来这位客人出的是一则拆字上联,并示意小孩对下联。  相似文献   

3.
老伴年轻时喜欢舞文弄墨,但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写。现在退休了,时间充裕了,就又把年轻时的写作爱好捡了起来,坐在家里当上了"作家"(其实是"坐家")。老伴自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老伴当上"作家"后,我就成了他的专职秘书。每天早上,为老伴泡上一壶茶。家里来了客人,我一律让到客厅,并把书房和客厅的房门关严,以免影响老伴构思、写作。家里的两只画眉,整天叽叽喳喳的,我把它们请到阳台,免得"冲撞"了老伴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姜冰 《百姓生活》2013,(5):67-67
在沈阳东北大马路骨科医院车站有一个小报摊,报摊的主人是个身高不足1米的"报童"——45岁的肖爱光。因为患有侏儒症,肖爱光从1997年开始经营报摊至今已有15年,没有从事过其他工作。2006年,家里唯一能够帮助肖爱光的父亲,在为她取报纸的路上被飞驰而过的汽车夺去了生命,从此家里所有的担子都落在肖爱光不足1米高的身上。  相似文献   

5.
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说到她,社区里没有谁不竖起大拇指:每天清晨,她会带领志愿者们一起打扫小区卫生;邻里间有矛盾了,她第一个到场调解,比"柏万青"还管用;社区里的大小活动,不少是她张罗的;一些孤老的家里,总会有她"路过"买来的水果、蔬菜,或是一把娇艳欲滴的鲜花。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去买菜,爸爸去上班了,我在家里画画。 忽然我听见了敲门声,我跑到门前问:"谁啊?"那个人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  相似文献   

7.
我同学立子跟我说,护城河那儿有"卖油的",是听他哥杠头说的。我说我告诉我妈去,家里油不够吃,得赶紧让我妈去买。他说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我哥说的,是一种活物儿叫"卖油的"。咱俩到德胜门河边儿去看看;带上抄子,连逮"老琉璃"(蜻蜓)玩儿。  相似文献   

8.
"ヽ"最初是作为一种句读符号的身份出现的,其源头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材料中。《侯马盟书》的盟辞中业已使用,细小一点的用于句子中间,表示短暂的停顿,相当于今天的顿号、逗号;粗大一点的用于誓辞之末,表示文意的完结,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到了秦代,这种"点"的形状稍有变化,不再写成斜点,而是写成圆点了。到了西汉,点号的使用更为广泛,形体上也有一些变化,有大圆点、中圆点、短顿点、长顿点几种。东汉时期,点号进入了字典和经书之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收有"ヽ"。熹平石经中用圆点为篇号、章号。此后,点号可以用作着重号和灭除号。到了唐代,点号又可用作校对符号。宋明时期,点号还可以有别的用途。到了近代,可用于着重号、句读号等。解放后新中国制定的第一套"标点符号用法"中有顿点和圆点两种,分别表示顿号和着重号。  相似文献   

9.
韩群英 《社区》2012,(1):30-30
他们,是一群被称作"五老"的热心老人,本可以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然而,他们并未停下脚步,在社区里义务为居民群众尽心尽力提供各类服务,深受居民群众的好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阜新街文化路社区,因为有了这支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义工、老劳模组成的"五老"队伍,社区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相似文献   

10.
1958年4月20日上午,13岁的我正在河南遂平县周楼村初小上课,老师宣布了一条消息:"转大社了。"回到家里,母亲已经早早做好了晚饭,父亲兴奋地说着晚上的"转社大会"。  相似文献   

11.
张宁 《百姓生活》2011,(5):19-19
两人早就以"老妈"、"女儿"相称34年前,李云娣和刘仲英成为邻居,彼此互相帮助。刘仲英儿女成家搬出后,生活起居长期由李云娣照顾。2009年入冬后,李云娣每晚在老人家里陪护。两人亲如母女,并以母女相称。  相似文献   

12.
前些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师兄说道:"终于把家里客厅的大沙发送人了,铺上一块剑麻地毯,感觉空间大了好多。人真是奇怪,好不容易买套大房子,想宽敞点,却又费尽心思地把它给填满。其实,就是一个‘贪'字在作怪。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烦恼执著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好不容易盼来了中秋小长假,却因为小伙伴们散落四方而没有安排出行计划,只好窝在家里啃着月饼,上上网。在微博上,网友们不遗余力地吐槽五仁月饼,一副"誓将五仁逐出月饼界"的架势。在铺天盖地的段子里,我突然瞥见母校的官方微博:"大厨们又出新品啦,今年新增梅干菜扣肉味。"我随之失笑,果然是母校——华东师范大学的风格啊,前有"神作"玉米炒葡萄,如今又来梅干菜扣肉馅的月饼,总能给学生带来一些惊喜。  相似文献   

14.
胡文则 《老友》2011,(2):13-13
时下谈福的气氛甚浓,我也来凑个热闹。1992年,我年届花甲退休。工作担子放下了,头上"帽子"交还了,回到家里休养。其使命就是颐养天年,健康长寿,说白了就是享福。  相似文献   

15.
陶继文 《老友》2011,(7):58-59
我认识的一位曾经温文尔雅的老翻译家,他晚年突然迷上了"捡破烂",以至家里堆满了来历不明的垃圾。如果你想要扔掉他的"收藏",他就会怒气冲天。另有报导说,重庆一名老年痴呆患者,老是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对家里人说:"又来客人了。"  相似文献   

16.
草头娃娃     
今天,爸爸带我们去逛商场。在超市里,我看到了一个"草头娃娃"。它长着一双乌黑的眼睛,鼻子小小的,可爱极了!服务员阿姨告诉我,用水养着,它就会长出好多好多的"头发"。我觉得很有趣,于是,爸爸帮我买了一个。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用水把"草头娃娃"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历代注释书对短语中和短语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有精细分析,并表现出二者的语义关系类型实完全相同、所用关系词多同少异。汉语语法无单复句区分,而这种"区分"自身存在"破绽"、"不协调",应建立二元(或过二元)平等加合构成的并列结构代替单复句划分。并列结构跟主谓、动宾、动补等句法结构不在一个层面上:并列结构可是主谓等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而构成元也可是主谓等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18.
舞者情踪     
早晨在温泉镇给社区表演队排练,下午在学院路的辅导课是一对一的单兵教练,晚上去双井附近的一个舞蹈工作室任教……人奔波在大都市的南北东西,心里还惦记着家里正待"小升初"  相似文献   

19.
滕华弢 《可乐》2011,(2):63-63
从记事起,"滕文骥的儿子"就成了我的标签。1991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一些人得知我是滕文骥的儿子后,在背后议论纷纷:"滕华弢肯定是靠父亲的关系进来的。"我性格内向,与同学交流不多,又有人拿我的家庭背景说事:"瞧他那目中无人的样子,有什么了不起?还不就因为父亲是滕文骥吗?"这些猜疑和误解,像茅草一样塞在我心口,令我不胜其烦。自然而然,我迁怒于父亲,经常在家里与父亲争吵。  相似文献   

20.
张彤 《百姓生活》2012,(5):69-69
家里添了宝宝,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很多家庭又在喂养上犯了愁。市面上各种"补锌"、"补钙"、"补铁"等保健品宣传让人眼花缭乱,咱家孩子到底缺不缺微量元素,要不要补,怎么补?年轻的父母们常常一头雾水。针对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梁芙蓉,请她给家长们做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