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红 《社区》2013,(8):54-55
如果不来湖北襄阳,周燕茗和丈夫李华应该至今还在益阳农村过着悠闲而平淡的生活。李华原是一名中学老师,2008年8月,他在朋友的怂恿之下来到襄阳闯荡,先是在广告公司做文案,接着又跳槽到一家民营企业做企划,收入还算过得去。2009年正月,他把周燕茗和女儿接到襄阳,准备在这里定居。初来乍到的周燕茗也曾尝试着找份工作,但她只是初中毕业,想找份满意  相似文献   

2.
1990年暮春的一天,清华大学礼堂座无虚席,走道里也站满后来的学生。此时“奋斗者足迹”演讲团的代表正在这里做巡回演讲。讲台上一个年轻人正在发言,充满激情的话语和简洁的手势深深吸引着台下的每一位听众,讲话被一次次掌声打断。演讲人名叫李华,他演讲的题目是《为了母亲》。“人总是要有追求的。问题是为自己还是为国家,中国要有自己的名牌产品,要有自己的人才,这是民族的希望……”一句句带有浓重西蜀乡音的话在礼堂里回荡著,随着他自信闪亮的目光,一条奋斗者的足迹在我们的眼前渐渐展开……李华千里迢迢从国内为法国同事带了…  相似文献   

3.
李白诗中的诸葛躬耕处武安国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南阳说”和“襄阳说”各执一端,皆言之有据。近读李白诗,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南阳和襄阳,都是李白多次游经之地,在两地他都结交了一些朋友,留下了一些诗作。他关于南阳的诗几次提到诸葛亮,而关于襄阳的诗则一...  相似文献   

4.
伍洋  马艳 《金陵瞭望》2010,(23):48-48
李华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丁墙”。十几年.从社区的幼儿园园长.到妇联主席.再到主任.李华把自己的汗水和爱心都洒在这片热土上.先后荣获市计生协会先进个人、市优秀共产党员、雨花台区“三八”红旗手、区创建文明城市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做人的境界比做事的技巧更能促进一个人取得成功,这是采访全国青联委员、河南省华盈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李华利时的最大感受。在中国期货的发祥地——河南郑州,李华利从事期货交易已有7年,是中国期货名副其实的最早参与者,如同大多数参与者一样,李华利也有大起大落,所不同的是,在充满诱惑与对抗的期市上,他始终能保持得之安然、失之泰然的平和心态,清醒、理性,而又充满人情味。喧嚣的期市,人来人往,风浪中,不断地有人折戟沉沙,而华盈公司却以年均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增长速度平稳地发展着,拥有雄厚资产的李华利也以其善待对手…  相似文献   

6.
李华的文学成就以古文称著,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光辉的地位。然而,李华的骈文是其古文成立的基础。在中国文类发展史中,李华的骈文乃是介于六朝骈文和唐宋散文之间的一个亚类。对李华骈文代表作的分析表明,其骈文不仅影响了唐宋古文,还对宋四六的形成起到了范型作用。此外,李华的骈文对研究中国韵文体寓言的缺类问题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华《含元殿赋》是唐代宫室类赋中的杰作,也是唐赋中的第一长篇,它以一种严整的九段式结构巧妙体现了唐朝天子的九五之尊,从而形象地展现出大唐气象,也反映了李华前期的思想状况:乐观开朗.李华其他三篇小赋则主要反映了他后期的思想状况:悲戚苍凉.李华的赋,较之于其他文类,更好地反映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我们有理由认为,时代的变迁造成了李华赋风格的不同,也使他的赋具有了历史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李华与佛教因缘甚深,佛学造诣深厚。他为牛头宗玄素作碑铭,明确牛头宗的传承关系,并谓牛头初祖出于禅宗四祖门下,欲在禅宗盛行的时代,为牛头宗争得一正宗地位。李华与其他僧人也交往颇多,并从天台九祖荆溪湛然受法。这些僧人出现在他生活的不同阶段,并且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至深的痕迹。安史之乱中,李华曾身陷伪职,"失节"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在晚年的贫病困窘中和自觉名节有亏的心态下,佛教为他提供了平衡心灵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9.
芦娜 《社区》2013,(34):22-2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中山大街社区,有一个年轻人的名字家喻户晓——陈骁,居民们大事小情都愿找他,大家的事他也当自己的事做。陈骁今年25岁,2008年退伍回到社区坚持做公益事业。2011年,在他的带动下,  相似文献   

10.
他从8岁开始打排球。从业余体校到市青年队、省队、国家队,再到国家男排主教练。一路风雨一路搏击。从家中的“二娃”到如今担纲中国国家男排进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任的风云人物,他说:“我是幸福的,我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今年43岁的他,仍是一个单身贵族——  相似文献   

11.
徐付群  王元刚 《社区》2010,(16):16-19
4月下旬,笔者“烟花三月下扬州”,不为一睹神往已久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为采访广陵区东关街道琼花观社区居委会主任李华。吸引记者来采访李华的,是50多年间母女接力担任居委会主任的传奇故事。是她把社区变迁带上联合国讲坛的骄人之举……但是采访之后才真正感觉到,最能打动人心的,其实是她做社区工作坚持不懈所遵循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罗永祥 《社区》2013,(12):40-41
我们54号楼住着108户居民。楼长于大叔是位年近七旬的老党员,自1998年当上楼长以来,他为居民做了无数好事,解决了无数难题。可是,每当受帮助的居民感谢他时,于大叔总是微笑着说:“我是楼长,这是我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刘洋从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毕业,至今已在职场摸爬滚打了九个年头。2010年10月15日,刘洋接受母校之邀,在学校报告厅给学弟学妹们做报告,谈谈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与经验。讲座结束时,他把手机号和QQ号留给在座的同学们。这一贴心的举动拉近了他与学弟学妹们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李俊民当生于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六月十四日。25岁时中进士,走上仕途,先后任下邳守、沁水令、彰国军节度判官等职。一般认为其归隐是因金末时事动荡,其实主要是仕宦十余载,沉沦下僚,李氏遂厌倦而归隐。而后39至59岁,李氏在颠沛流徙中生活,先后在福昌、伊阳等地避难,甚至一度流徙到南宋之襄阳,其多首写襄阳生活和风物的诗可为明证。元太宗七年(1235),沦为遗民的李氏应泽州守段直之邀,返乡泽州,一直到85岁辞世。晚年的李氏主要生活内容是为金源遗民,存文保道,故面对蒙元朝廷的延请,其态度是可为其筹略谋划,甚至支持重视儒家文化的忽必烈称帝,但他始终坚持隐逸之志,绝不做新朝之官。  相似文献   

15.
永不言退     
1921年,梁毓贵出生在繁峙县光裕堡乡华岩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39年春,村子里来了两个年轻人办学校,老梁幸运地被招去一边学习、一边做杂事。渐渐地,他不仅学到了一些文化,还懂得了革命就是要为老百姓谋幸福的道理。1940年7月,老梁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踏上了革命的旅程。  相似文献   

16.
李华为有唐一代文宗,曾受到广泛的尊崇.李华<吊古战场文>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华的<含元殿赋>长达三千余言,为唐代第一大赋.李华善于诗歌创作,并有独具特色的历史观.李华是一位文史兼通的大家.通过比较<唐书>和<新唐书>中的李华传,我们可以确认李华为唐代重要文人的历史地位.李华所处的时代之特殊性,对其人格产生了扭曲和影响.为李华编撰简明年谱是一件有益的工作,它有助于将李华的研究建立在可靠的时空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7.
1819年5月31日,他生于美国长岛一个海滨小村庄。5岁那年,他们全家搬迁到纽约布鲁克林区。父亲在那儿做木工,承建房屋,他在那儿也开始上小学。由于生活穷困,他只读了5年小学,便辍学在印刷厂做学徒了。工作虽然辛苦,却没有阻止他爱上浪漫的诗歌,他发疯一样,没日没夜地写。  相似文献   

18.
张增文是一个地道的山西人,1945年参加革命,入党后就一直在神池县工作,直至任县委副书记。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会到西藏。1959年7月,组织上调他到西藏自治区任山南地区琼结县县委书记。他二话不说就撇下妻子和四个孩子,一个人奔赴藏区,在雪域高原一呆就是二十个年头。  相似文献   

19.
王国平 《社区》2010,(32):20-20
熟悉梁漱溟的人应该都知道,1931年到1937年他在山东省邹平县创建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从事乡村建设实验。我就是邹平县人.当时我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以前陆续听说过梁先生的一些情况,但真正开始接触他是从1986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20.
陈红 《社区》2010,(10):36-36
居住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碘街道芝兰社区华山新村的可宗鉴,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还经常参加社区的文明创建活动,连续3年被北仑区文明家庭创建协调组评为“文明家庭”。最近,芝兰社区工作人员在可宗鉴家的大门上挂上了2008~2009年度“文明家庭”的牌子,让他再次分享到了做文明市民的光荣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