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前期的创作作品,是他开创自己独特文学风格的杰作。这部作品体现了日本传统的风雅、物哀、幽玄之美。通过对《伊豆的舞女》美学意境的分析能够解读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悲与美相结合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
《伊豆舞女》是日本现代大文豪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作品一经出世便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经久不衰,堪称经典佳作。然而,《伊豆舞女》并不仅仅是一篇浪漫纯情的爱情故事,在故事的进展中,还能够看到与青春浪漫气息不相宜的场面。作者通过这些场面欲向读者们传达怎样的信息呢?其实,《伊豆舞女》就是一幅人生画卷,展开来看,生老病死就是人生的常态,因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生死淡然处之,这就是最为寻常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热心探求美,他的小说常常以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为背景,常常以美丽纯洁的年轻女性为中心。川端康成又擅长表现悲,他的小说往往充满失意、孤独、感伤等悲哀感情,结局往往具有或浓或浅的悲剧色彩。在他看来,美与悲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所以,他的小说构成一种既美且悲的独特风格,抒情味浓,感染力强。《伊豆的舞女》、《雪国》、《名人》和《古都》等可作例证。川端康成之所以形成这种既美且悲的艺术风格,其原因大致如下:一是家庭出身和孤儿遭遇的影响;二是亡国末世之民观念的影响;三是日本古典文学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雪国>以其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对梦幻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一种日本美.作家以他对日本传统文学独特的理解和挚爱,传承了日本平安朝的"物哀"精神.小说中对空寂的追求以及遍布小说始终的感伤、凄怆、悲凄和孤独等都凝聚了日本传统文学的悲与美,这是作者审美情结的真实体现.我们在感受这种"物哀"精神悲与美的同时,会联想到中国古典诗学中所崇尚的"感动"、"感兴"以及"悲慨"所表现的以悲为美的审美理念.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悲与美所表达的同情和感动是相通的:在让读者领悟到悲与美的真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学特有的悲与美的震撼.  相似文献   

5.
《伊豆的舞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一部杰出短篇小说,是其前期创作的代表之作。小说以作者对一名舞女的感情发展为主线,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巡回艺人们的生存现状,观照了处于社会底层生命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生命价值意义。本文以期透过川端康成这双“文学的眼睛”,通过对小说《伊豆的舞女》中巡回艺人所代表的社会底层群像的解读,深入考察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透析作品所反映的底层群体生存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伊豆舞女》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从文学活动中除作者和读者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文本的角度,运用英美新批评主张的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对《伊豆舞女》文本中的行文特点及行文效果进行探讨.可以把《伊豆舞女》的行文特点概括为断续的行文,这种行文营造了内容丰富的文学之美。具体表现为:作者用表面断续的行文。实际构建了逻辑思维缜密的段落,使段落构成呈现严谨之美;把巡回艺人情况的交待穿插于经典情节之中的断续行文.使小说凸现散文之美;在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上,采用明暗交错的断续行文,形成了心理描写的朦胧之美。  相似文献   

7.
《善良的恐怖分子》是多丽丝.莱辛在创作了一系列科幻题材的小说后重新回归早期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代表作,是其女性主题小说的延续和升华。在简介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者如何成功塑造女主人公爱丽丝.梅林斯的悲剧性格和由此带来的凄惨命运;探讨了女性主题在小说中的升华,为读者日后阅读这部作品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8.
浅析《伊豆舞女》的创作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是以初恋为题材的一部短篇小说,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它不落俗套,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小说中带有日本传统文学中所特有的内质美感,洋溢着在平凡生活中所撷取的青春气息。本文试图探究其成为日本近代抒情小说佳作,并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典范的缘由。  相似文献   

9.
《舞女》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森鸥外的早期代表作,发表于1890年。这部作品问世后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欢,历久不衰。应当说,它是近代日本文学园地的一株奇葩,一直挥放着异香。笔者以为,《舞女》不仅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而且还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丰太郎,儿时丧父,遂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长大成人。当然,更为严格的是封建色彩浓重的日本学校的教育。他是这种学校里的优秀生,以19岁小年纪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并给以官费留学德国。柏林是个华都,他在此度过了四个春秋。其间,由于欧洲资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人鬼恋故事占有相当比重。此时,风行的道教对志怪小说中的人鬼恋故事产生了重要影响。人鬼恋故事的形成及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情节设置都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开拓了人鬼恋小说的题材领域,人鬼恋故事也因此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川端康成不仅继承了日本传统式的纤细、清雅、幽美、含蓄感伤的"物哀美"思想,又吸收了意识流小说技巧,并打破传统小说正常的时空次序,以展示人物持续流动的感觉和思想,实现了悲与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唐人的情恋小说,无论是人间普通男女的情恋故事,还是人与异类的情恋故事(即人神、人鬼、人妖情恋故事),其中多有寺庙意象,然历代研读唐人小说者几无有论及。细审之,唐人情恋小说中的寺庙意象,实与寺庙在唐人生活特别是士人生活中的特殊角色有关。寺庙意象是唐人情恋小说中独特的艺术构成,或者担负着暗示小说人物身份的作用,或者作为小说故事的主要空间场景,或者在小说故事的情节布设中承担联接功能,在叙事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寺庙意象的大量存在,也为唐人情恋小说增添了浓郁的民俗风情,形成其别样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3.
《舞姬》是日本著名作家森鸥外的代表作,也是日本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名篇。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留学德国的日本青年官员与当地一名贫穷的舞女的爱情悲剧故事,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森鸥外不仅是一位小说家,还是戏曲家、评论家和翻译家。他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七岁入校学习汉学,具有深厚的汉诗文基础,他对中国古典小说颇为精通,与中国  相似文献   

14.
在《雪国》这部小说中,川端康成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的传统,整部作品贯穿着纤细、含蓄、感伤、清淡的格调,悲与美融合在一起,使美在悲伤和痛苦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5.
去年,在日本。手机小说《恋空》取得了空前反响,成为年度排名第一的文艺类畅销书。有意思的是,这份榜单上,手机小说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我国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手机小说市场,但是掌上阅读已经开始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一族越来越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是其初期代表作。小说文体清新、明快、简洁,所有描写都是通过高中生"我"的所见所闻来完成,流淌于全文的是带有洁癖的青春前期的多愁善感的朦胧情愫。结合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伊豆之旅以及私小说的特点,考察《伊豆舞女》的相关内容,有助于揭示作品的私小说风格。  相似文献   

17.
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久负盛名的川端康成一八九九年生于日本大阪的一个医生家庭。二十八岁时,发表了成名作《伊豆舞女》(1926),在文坛上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他是早期的日本唯美主义作家,作品有《招魂节一景》(1921),《禽兽》(1933)。后来成为新感觉派的一名能干的骁将,与横光利一共誉为该派的双璧。他苦心笔耕了五十余载,有百余篇小说问世、最为著名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小说中人神遇合故事是一种重要的情恋故事范型,唐人小说中有许多人神情恋故事,相较于唐前的人神情恋故事,唐人小说中的人神情恋故事,既有对唐前此类故事范型的承继,又有许多新变。唐代人神情恋故事的新变,是与其所承载和体现的社会群体的改变息息相关,有其时代的文化心态背景。  相似文献   

19.
人神恋小说的性别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神恋"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比较重要的母题,本文从"性别"角度入手,分析人神恋小说中男女两性角色的特点、功能以及男女双方的恋爱互动方式,进而解析出人神恋小说的表层和深层结构,揭示出在小说表层情节遮蔽下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小说所反映的性别观念和作家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人像徐杼这样——哲学和心理学科班出身,同时又擅长爱情题材的作家。得益于他这样的背景,他在《风萧萧》、《鬼恋》和《阿拉伯海女神》等小说中为读者呈现了具有哲思性的语言;而在《盲恋》、《吉b赛的诱惑》、《鸟语》和《痴心井》等小说中的语言则曲折细腻。历来的论者如吴义勤、王璞、耿传明和陈旋波等都是从内容方面来研究徐行的小说,以此作为重要的论点去定位徐讦作品的价值,从来没有人从五四后白话文的发展来看徐讦小说的语言风格,并把徐盱的语言风格作为他作品价值的一个思考点,而这恰恰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