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言语理解的诠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对幽默言语理解的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人类的认知和意义的构建都离不开概念整合。本文从认知的角度、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四个整合子网络对幽默言语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博大精深的文化概念,文本中体现出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在概念整合理论四空间认知模式的指导下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英译,能有效地避免翻译过程中的误译。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解读苏东坡诗词的英译过程,可以验证概念整合理论四空间认知模式对翻译的指导意义,从而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概述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并以实例分析了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概念整合的"四空间"交互作用的语义认知模型和以心理空间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认知过程;指出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活动,对隐喻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最后探讨了在概念整合框架下,影响隐喻阐释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由于隐喻现象中同样包含着概念整合过程,合成空间理论也可用来阐释隐喻现象。这一理论为隐喻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以Fauconnier和Turner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们提出了合成空间理论或概念合成理论。概念合成理论的三种认知整合运作过程即组合、完善、扩展,是概念整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形成新的概念的结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生事物的出现,产生了许多新词。因此,概念合成理论可以用来解析这些新词的概念如何生成构建的。  相似文献   

6.
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概念整合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概念整合是指在已经建立的心理空间网络的基础之上,各空间之间相互映射并以不同的方式合成新的空间。文艺作品的创作同样包含着概念整合这一认知过程,黄哲伦便是通过概念整合构建出了名剧《蝴蝶君》。概念整合理论与文学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文学领域内的研究,也有助于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  相似文献   

7.
转喻是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用一个概念实体作为工具,为另一个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的认知过程。本文阐述了转喻的本质,并运用Fauconn ier提出的空间映射和概念整合理论探讨和研究转喻认知语用,认为转喻认知语用推理是在空间映射视角下的概念整合,是一种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8.
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它的四个心理空间为很多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基础。在此将联系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Blended spacetheory)对间接夸张作深层次的认知解释。  相似文献   

9.
概念整合理论是由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 等提出的,该理论中包含的四个心理空间对语言意义理解的动态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文章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对情景喜剧中的双关语进行具体的认知分析。通过分析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正确领悟双关语的意义,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概念整合理论是由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等提出的,该理论中包含的四个心理空间对语言意义理解的动态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文章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对情景喜剧中的双关语进行具体的认知分析。通过分析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正确领悟双关语的意义,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移就移就是一种超乎寻常语法,寻常逻辑的言语现象.它是把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移来修饰和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其意义的整合与理解都是在人的心理空间的认知过程中完成的.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出发,用概念整合理论来探讨移就的实时意义的构建及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概念整合理论揭示了人类信息经整合建构层创意义的认知机制。转喻是人类基本思维方式,可为概念实体理解提供心理可及。从概念整合和转喻视角,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探究浅近文言翻译过程的认知机制,发现在源语文本解构阶段,转喻思维为原文信息空间发生的信息重组提供认知理据,重组信息经由概念整合过程参与译文构建,由此建构的译文的部分文本内容承继转喻特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潜意识调用了转喻思维。概念整合—转喻双重视阈下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一方面可识解译文建构过程中认知主体涉及的认知选择,另一方面可促进对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教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集中于幽默言语本质研究的诸多理论在阐释幽默产生和消解的底层认知运作机制时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而两大认知理论——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给言语幽默解读的心理过程提供了较好的认知模型。关联理论认为对幽默言语理解的心理认知机制来自于寻求幽默的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及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之间的反差。概念整合理论从心理空间映射的角度解释了幽默言语的解读过程还牵涉到概念合成和层创结构。研究表明,两大理论具有互补性,二者的理论整合可以更好地揭示幽默效应的认知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改进概念整合理论勾勒的“四空间”认知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借代概念整合模型,对其他辞格认知机制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整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活动。Fauconnier及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许多语言现象的意义构建过程,为研究各个层次的意义构建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文章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从意象的角度来论证诗歌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分别运用概念整合的四种网络模式具体分析意象构建诗歌的认知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证明概念整合在诗歌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论证诗人运用意象构建诗歌意境的过程即是诗人压缩各种重要关系,整合各种意象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6.
概念整合理论是阐述两个心智空间中的信息相互映射整合,从而得出新创意义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在翻译领域的研究虽已颇有成果,但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翻译中国传统楹联仍属研究空白。因此,在楹联翻译中运用概念整合网络、输入空间、映射、构建认知模型等方法,为楹联的翻译开拓了视野,为翻译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克服概念隐喻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揭示语言意义生成背后的认知机制。概念整合理论为汉语隐喻意义的阐释提供了新的视角,汉语隐喻意义的整合是在类属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和合成空间中进行的。人们在理解和阐释隐喻意义时,会经历概念的组合、完善和扩充等认知活动。此外,人们已有的知识背景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概念整合理论是近二十年来蓬勃发展的重要认知语言学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并非仅局限于对翻译中隐喻机制的解读,而是对整个翻译的解读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将亚瑟.威利对《道德经》中"道"的翻译纳入概念整合框架中予以细致分析,可以看出,概念整合理论对典籍翻译这一认知动态思维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为相关的翻译实践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猜谜既是一种交际活动,又是一种认知活动。从语用角度出发,设谜和猜谜这两个过程正是一种语言交际过程,猜谜者能够成功猜测出谜底是建立在谜语的谜面、谜目与谜底的关联的基础之上。从认知角度出发,猜谜者通过概念整合网络找到谜面、谜目与谜底的关联,从而猜测出谜底。文章以汉语谜语为语料,以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基础,用概念整合网络来解释谜语中的关联,探究谜语猜测的认知机制。研究认为,在猜谜的过程中,猜谜者通过输入空间之间的跨空间映射和谜目提示找到谜面、谜目与谜底的隐含关联,再通过整合空间和头脑中的相关知识结构,推导出层创结构,最终猜测出谜底,完成明示推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歇后语是汉语中较常见也很独特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对话和文学作品中,这种表达方式屡见不鲜。概念整合理论是近些年才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此文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歇后语的表达。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歇后语的文字这一输入空间和人类认知常识的认知空间相结合和相互作用能更好的被人们所认知。而且这种分析可以清楚地再现人类的认知机构是如何理解语言现象的,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对语言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