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部地区七市社区矫正工作者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发现:社区参与式的社区矫正效用机制,即是社区矫正机构采纳多元互动的监管方式与监管实践。以服刑人员个体主要社会关系尤其是情感关系为核心,构建和维系其赖以生存的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进而向外扩展,可提升其资源利用度、减少犯罪性需要、提高重返社会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短期内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探析了品德不良学生的成因 ,一般状况和心理特点 ,根据心理学规律 ,指出品德不良学生转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及矫正品德不良学生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教师应该积极发动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去关心他们 ,帮助他们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使这些学生在正确的集体舆论下能得到较快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探察服务对象对社区矫正社工及其服务的评价,有助于了解上海市社区矫正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服务对象对社区矫正社工及社团存在一定的认知不足和认知偏差;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了丰富且有针对性的服务,这些服务满足了服务对象的多种需要,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从总体上来说,社工在专业伦理方面做得非常好,但在知情同意方面尚有待加强。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做好上海市社区矫正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7月起,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试行在社区中改造罪犯,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使其重新顺利回归社会。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实施单位单一(主要是司法行政部门),社区群众的认同度不高,矫正对象本人的心理障碍等等,使得社区矫正只能是对矫正对象进行惩罚,无法满足矫正对象的就业、心理和重新回归社会等基本需要,其质量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尝试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分析社区矫正,以期对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框架,充分发挥社区矫正的作用,以使矫正对象能够更好更快地重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5.
调节教学评价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 ,以“反馈矫正”为基本手段 ,以评价主体间的双向动态调节为主要特征 ,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调节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程序为 :发展定向—评价反馈—调节矫正。具体的实施要求是 :确立多元化评价指标 ,注重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 ,质的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他评与自评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的不良需要有生理性的:如性欲与物欲;也有社会性的:如哥们义气、盲目性爱情、报复和变态心理;都贯穿着三大明显特点:极端利己性、严重排它性和反社会性。矫正不良需要,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环节,关键要正确认识不良需要形成过程中青少年生理心理可塑性与不良信息的相关度,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以素质教育培养良好人格品质,心理疏导与心理救助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对公共决策及其目标设定进行了制度伦理、伦理评价、伦理选择模式等探索。以此为启发,设定公共决策目标应坚持伦理关怀、兼顾效益与公正的伦理原则,其伦理模式应包括以下六大环节:设定决策目标的综合公共利益;对决策主体的伦理要求和制度约束;进行公共决策环境的伦理评估;发动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对公共决策过程进行控制与矫正;注重公共决策目标的道德满足度。  相似文献   

8.
品德不良同违法犯罪行为有本质区别,但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品德不良往往是违法犯罪的前奏,违法犯罪又常常是品德不良发展的结果。针对大学生品德不良的教育建议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加强意志品质锻炼,增强抗诱惑能力;教师要进行道德情感上的心理矫正;培养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户需求角度,采用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农户调查的数据,度量农户生产性融资需求的满足度,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生产性融资需求满足度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生产性融资满足率不高,仅占54.14%;影响农户生产性融资需求满足度的主要因素有户主年龄、距离集镇的远近和有无农村合作组织.因此,政府应担当起金融支农责任,从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提高农户生产性融资需求满足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发现并论证了品德高低变化的四个规律。“德富律”:经济发展越快、财富分配越合理,人们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充分,人们的道德需要便越多,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德福律”:政治越清明,人们的德与福便越一致,人们的道德愿望便越多,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德识律”:科教越发达,人们的道德认识便越高,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德道律”:道德越优良,与人们行为的客观规律便越相符,便越易于被人们实行,从而人们实行道德的行为便越多,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  相似文献   

11.
高校共青团工作及其评价存在复杂性,体现在: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导致高校共青团工作及其评价的复杂性;高校共青团系统具备超循环特性;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主体存在多元性与不平衡性;共青团工作成效存在不确定性.必须探索建立更关注基层、更关注过程、方式更灵活、评价主体更多元、评价标准更开放的评价方式,才能满足共青团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罪错青少年接受来自司法部门、社区服务站等方面的矫正与帮助,也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压力.有效的社区矫正首先在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真诚地尊重和接纳矫正对象.而良好关系的建立及矫正的成效有赖于一系列具体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倾听与询问技术、无条件积极关注技术及合理共情等.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不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德不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培养策略李铁君有不少的心理学研究探讨过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期为矫正不良品德提供依据。为使这种依据更充实、更具有可操作性,笔者以为,心理学应该更深入地研究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这样,我们才能从中找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现时代人的需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现时代人的需要问题主要有 :人类需要的异化问题、人类生态需要满足根基的破坏及其难以满足性问题、我国人民的精神需要满足的断裂和真空地带问题、我国人民的社会需要满足的滞后性问题等 ,并对各问题存在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做出了全面的分析 ,就问题的解决进行了积极的思索  相似文献   

15.
实践是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客观物质性手段,主体需要的满足是实践价值评价的出发点.需要决定了实践价值评价的主体性尺度,而需要的社会性和实践的客现性则决定了实践价值评价的客现性标准.实践价值评价的主体性尺度和客观性标准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社区矫正制度无疑有助于预防和降低再犯罪的可能,以促其矫正对象能够有序地“回归社会”。本文以矫正社会工作为视角,以酒驾服刑人员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展开定性研究分析。研究发现:(1)酒驾行为社区矫正实践在社会效益、矫正对象效益等方面有成效;(2)社会工作介入酒驾行为社区矫正服务的实践逻辑,即:理念转变—服务介入—制度性建构;(3)社会工作介入酒驾行为社区矫正实践中的现实困境——资源性困境和专业性困境。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其进行了反思与讨论,以优化社会工作介入酒驾行为社区矫正服务,助推矫正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医学考试模式应该是一种既含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的考试模式,笔者所在教研室从PBL与LBL双轨教学、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分站考试、考教分离、建设网上题库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初有成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的目标实现内在统一,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但是,当下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育仍流于形式,造成的原因有好多,需要我们去寻找,去研究,去改正。  相似文献   

19.
廊坊市大学校园绿化环境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廊坊市大学校园绿化环境的调查,利用植物种类、种数等指标,对绿化树种应用频率和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校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均高于廊坊市园林绿化总体水平;常用绿化树种少于廊坊市常用绿化树种;植物群落中树种组成雷同者较多,缺少丰富的组合和变化。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公共偏好法对各高等学校师生员工进行校园景观布局评价的调查,分析了校园的硬环境如何与师生员工的心理需要相吻合,作者提出大学校园的绿化应适当扩大植物群落面积,提高植物种类丰富度;以人为本,创建特色校园景观;发挥校园绿化的文化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操、品德和文化艺术的熏陶;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德育中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 ,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 ,应注意帮助学生确立理想的自我 ,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从而真正将受教育者头脑中“内化”过来的品德意识“外化”为品德行为 ,形成社会认同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