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误分析”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时产生错误的原因除了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外,还受语言学习规律的影响,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基于“偏误分析”理论,通过对学习者常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教师在处理语际语言偏误、语内语言偏误以及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偏误时应处理好全局性偏误与局部性偏误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统计了1990—2016年175篇关于汉字书写偏误研究的文献,在Corder(1974)的偏误分析步骤的基础上,从确定研究对象、搜集语料、鉴别偏误、描述偏误、评估偏误和解释偏误六方面梳理了汉字偏误的研究情况。文章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反思,得出结论:未来研究应在被试的选择上更加多元;在搜集语料上,应充分考虑语料的自然性和真实性、语言的获取途径及数据统计的便捷性;在偏误鉴别上,应综合考虑使用频率和生成者能否自行纠正两个标准,分别在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上鉴别偏误等。  相似文献   

3.
韩国学生汉语词汇使用偏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学生在汉语词汇的使用方面出现的偏误与汉韩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中找到偏误产生的原因,是词汇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学习中,韩国学生出现语音偏误是常有的事。受母语的影响所产生的负迁移;对所学汉语进行错误类推,是其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不习惯声带的松紧变化,又影响了他们对汉语四个声调的准确常握。对比和分析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学生偏误的出现,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杨帆  韩威 《东方论坛》2016,(1):116-122
离合词的难点不在其意义,而在其用法.离合词的偏误多在其分合及离析形式的使用问题;其偏误几乎全部为述宾式离合词偏误.述宾式离合词的七大偏误类型分别是述宾式离合词有带宾语的偏误、组合关系误用的偏误、带补语的偏误、离析后后项成分带修饰语的偏误、重叠的偏误、带动态助词的偏误、非离合词或不该用离合词而误用作离合词的偏误;偏误原因有母语负迁移、过度泛化、教学因素的影响;教学对策应包含结合场景进行语块教学策略、与一般动词对比教学等.  相似文献   

6.
在对所搜集到的140篇留学生汉语作文中的成语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将成语偏误归纳为形式书写有误、语义理解有误、句法运用有误和语用处理有误四种类型,并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对偏误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疆民族学生汉语习得中的动词句配价偏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配价语法理论为依据 ,以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汉语中带有偏误的动词句为研究对象 ,分析使用动词的偏误及使用动元的偏误 ,并找出使用动词句配价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汉语、英语还是其它语言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标点符号用之不当便会引起歧义,导致误解乃至笑话。但教学实践表明,外国留学生在用汉语进行写作时标点符号方面的偏误大量存在。本文以实际语料为基础,指出了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现状及存在的偏误,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就如何帮助留学生提高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性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的偏误在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介词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从汉语介词"在"的用法出发,分遗漏偏误、误加偏误、误代偏误和错序偏误四个方面分析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在"的使用偏误,并力求找到教学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是卫星框架语言,韩语是动词框架语言。通过分析韩国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运动事件的表达偏误,发现母语是动词框架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卫星框架语言时,母语的概念认知模式会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造成系统的偏误。  相似文献   

11.
程度副词"非常"的有关偏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外国学生在运用程度副词"非常"时所出现的病句为例,归纳出五种常见的偏误类型并分析、论证了其偏误成因即"非常"对动词、形容词的兼容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与程度副词的共现及偏误成因;"非常"与否定副词的连用及连用后对形容词、动词的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对"比"字句的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的静态程度定性与动态性的不相容及偏误成因.  相似文献   

12.
分析由于动词自身的重要性和它在使用时与其他单位的复杂的句法语义关系,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在动词学习中经常出现一些偏误,论文对最近15年来维吾尔族学习者学习汉语动词偏误的研究做出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生的语音偏误,提出了一系列纠正语音偏误对策:<拼音方案>的策略性调整;声调、变调和轻声的音乐旋律练唱;韵母类推系联网络;声母纵横系联方阵.从这些切入点着手语音教学,可以让学生粗中有细地掌握语音系统,同时能减少一些人为的语音陷阱.避免语音偏误.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语属粘着语 ,而汉语属词根语 ,两者差距较大。汉语的补语较为复杂 ,又是哈萨克语所没有的语法范畴 ,因此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补语困难较多 ,偏误也较多。本文从汉语述语动词和结果补语之间的语义联系的角度 ,对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时产生偏误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以期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步骤和策略 ,从而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运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某高职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中作文成绩处于及格线上下的试卷进行偏误分析,发现语际偏误在该初级学习者所出现的偏误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而在语际偏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学习者的语法偏误,因此,在教学中,应深入了解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找出偏误产生的根源,使之不断修正其在目标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有...  相似文献   

16.
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中的成语学习一直是难点之一。他们在使用成语的时候经常出现一些习得性偏误,而这些偏误往往是由于文化、母语和目的语各自的特点等原因引起的,具体表现为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偏误。而在课堂上采取突出重点加强记忆和增加交际性练习和提高成语使用频率等策略可以使得教学效果增强,提高学习者的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气词是汉语表达语气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外国学生使用汉语语气词过程中的一些偏误现象 ,归纳出四种偏误类型 ,并讨论了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学习时间副词“曾经”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副词"曾经"的使用频率很高,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偏误.分析留学生学习"曾经"时产生的偏误及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充分了解"曾经"的特点,可以减少此类偏误的出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较全面地考察了日本留学生习得副词"也"的情形,归纳出六种偏误类型.针对这些偏误,笔者从副词"也"和日语词"ま"在词汇、语义方面的异同的这个角度,试分析了偏误产生缘由,并针对日本留学生习得副词"也"的偏误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小议对应词     
对应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在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充分利用两种语言中完全对等的对应词,同时要注意两种语言中多数对应词在意义、用法、搭配、色彩、文化内涵以及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减少和避免学习第二语言(汉语)中的词语偏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