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和政府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缓解日益突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因而,需要发挥政府、高校和社会作用,加强引导,突出服务,保障利益,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  相似文献   

2.
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存在着周期短、流动量大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从高校毕业生流向的结构性失衡现象着手,分析影响和制约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寻找建立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3.
宋聿明 《国际公关》2023,(1):107-10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压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确定性较高,推进大学生就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合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这道必答题,注重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把自身理想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在基层一线广阔舞台上实现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使"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应充分认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提升育人理念。本文结合大庆石油学院坚持用铁人精神育人的办学实践,提出创新管理模式,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实现就业结构性矛盾缓解和就业市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邓小平就业理论出发,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从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中判断出人才流动趋向,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社会、政府、高校、学生、基层五方互动的基层就业力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比例较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基层待遇差、政策不到位、就业观念陈旧等是影响新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各级政府、社会、高校、学生及家长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寿炳丽 《社区》2010,(22):18-18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积极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近日出台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对高校大学生的培训培养、日常管理、待遇保障、流动机制等方面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确保大学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目前,余杭区已有341名大学生工作在村(社区),全区每个村(社区)至少有一名大学生,走出了一条大学生留在基层、干在基层、乐在基层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存在的观念、体制、环境及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不和谐因素,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各级政府和高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级组织任职,对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村官的出现有其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在对大学生村官的推拉力和优劣势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建立和谐社会之基,打造和谐校园之源。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市场就业服务平台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那么,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核心。因此,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背景下,我们在校大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积极响应。“怀化学院政法系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实践服务团”,以我们自己的专业优势,前往靖州苗族自治县进行法律的宣传和政策落实的调查的三下乡活动。调查目前政策的落实情况,农民的法律意识等。以靖州县部分村庄为例,通过对调查和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问题,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日渐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流趋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层就业意愿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结合调查分析结果,从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提升基层就业意愿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中央政府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发布以来,北京市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贯彻落实。然而,从北京市执行该文件的过程来看,“大学生村官”政策这一项内容相对执行得更为彻底,体现出了中央政策的地方选择性执行的特点。政策的地方选择性执行有其自身缘由和内在逻辑,是政策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辨证统一,也反映了政策执行的本土化自主创新内涵。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世界经济整体下行,全球许多国家与地区失业率居高不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企业招聘人数相对缩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当前经济放缓的状况和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国家应出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中西部就业.高校的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加强就业队伍建设;改变传统培养模式,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真正为企业提供实用型的人才;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开展有效援助,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定位,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5.
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高校本科毕业生失业和就业不足并存,“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现象,提出了缓解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措施: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与鼓励下,当前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岗位工作着。但是他们在基层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主要有:对基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满意;自身角色转变困难;进入工作状态缓慢等。因此,为了使高校毕业生能更好地服务基层,国家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学校要完善课程设置;大学生要加快角色转变;家庭和社会要给予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指南,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途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工作,但由于诸多方面的不协调,致使大学生基层就业难以顺利推进,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是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涉及大学生就业的各方都应以和谐的理念引领,通过政府提供和谐的政策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谐、大学生树立与时代和谐的成才观、社会营建和谐氛围等多方联动机制,确保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后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由于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原因,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各高校应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市场需要的对口人才、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等,来破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19.
我校将学习实践活动与服务灾区科学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相结合,针对灾区重建对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专业优势和地缘优势,通过大力宣传动员、主动联系灾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配套服务等多项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地震灾区建功立业。目前,已有77名毕业生报名到汶川、绵竹、青川、北川等地震重灾区就业,其中54名毕业生已经通过了灾区相关单位的初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构建高校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加大基层单位管理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