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有为将孔子奉为中国的教主,孔教的称谓既表明孔子是宗教家,又表明孔子是教育家。在这个前提下,他对孔子的教育方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宗旨予以探究,从不同角度共同展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康有为来说,正如教育家是孔子是教主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样,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认定孔子是教育家并阐发孔子教育思想者并非康有为一人,在孔子是教主的前提下发掘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康有为的显著特征,也正是这一点拉开了康有为与同样认定孔子是教育家的梁启超、章炳麟等其他近代哲学家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源远流长、久盛不衰.对孔子的评价,历来是热门话题.这当中既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方面.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中多次分析和评论了孔子及孔子思想,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孔子、孔子思想,为我们今天正确评价孔子和其他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一、把真孔子和假孔子加以区别,这是分析评价孔子及其思想的关键.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及其思想本身和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学者加以吹捧、改装并被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假孔子有联系,但更…  相似文献   

3.
唐明贵 《兰州学刊》2004,(6):296-298
傅斯年在其论著中,对孔子及其学说予以了重新解读,在儒者的起源、孔子与经典的关系、孔子学说的内容以及孔子学说成为正统和适应秦汉以来的社会的原因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别样的看法。他认为儒者乃起于鲁流行于各地之“教书匠”。孔子删《诗》说“乃汉儒造作之论”,《易》和孔子及儒家没有关系,孔子和《春秋》的关系虽不能确定,但其思想却是孔子的。孔子的政治论和天人论都表现出过渡的、转变的色彩。宗法不亡、适应新兴阶级需要及中庸之道是孔子学说成为正统的原因。传人多、影响大及秦汉以后社会无大变动,使儒学得以统治中国社会达两千年。  相似文献   

4.
姚娟  张志敏 《船山学刊》2008,(4):117-119
孔子与《诗》之间关系复杂。传世文献中的诗论,构建了孔子的政治品格,出土文献《孔子诗论》蕴含的道德美、理想美、情感美,却展现出孔子的审美心境。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强烈批判将孔子神圣化的做法,认为孔子并非是政治思想代言人,而是一个具有民间精神的"思想艺术者";主张还原孔子本来面目,艺术化地将孔子书写成幽默、近情的常人;在中西文化交流语境中,孔子则被塑造成为一个既代表中国文化形象又彰显人性价值的中国人。林语堂通过发掘孔子这个儒者的道家气质,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活泼泼的、不同于以往的孔子形象,鲜明体现出他对以儒、道为主的中国文化的深刻反思与崭新理解。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的文化伟人 ,神话的幽灵一直纠缠着孔子。孔子生前 ,有关他的神话已经不少 ,孔子死后 ,种种神话更是层出不穷 ,从而使孔子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大的神话。近代以来 ,儒学官学地位的消失并未阻止孔子继续被神话的历史惯性 ,时至今日 ,孔子依然是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孔子”具有丰富内涵。经今文学、经古文学和宋学等儒学主要宗派,从不同方面推举、模塑孔子,形成了孔子形象的多方面含义。分析了解儒学各宗派有关孔子的认识和定位,不仅对于了解孔子,而且对于把握儒家和中国文化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皆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解藜 《天府新论》2013,(4):133-140
自孔子及其思想进入德语世界,孔子形象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从莱布尼茨、沃尔夫的狂热赞美到黑格尔等人的蔑视、憎恶,德语世界的孔子形象经历了巨大的转变。直至二十世纪初期,对孔子的质疑之声仍不绝于耳。卫礼贤的儒家典籍德语译本和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德语世界对孔子的偏见。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德语世界的研究者逐渐把作为"他者"的孔子视为平等的对象,这一时期孔子形象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兵 《齐鲁学刊》2012,(5):9-14
对《诗》的整理与编排,可谓孔子《诗》审美学说的具体实践,透过这一活动可窥探其关于《诗》的美学思想。《论语》、《孔子家语》、《孔丛子》等传世典籍所载孔子阐述《诗》的学说以及出土文献上博简《孔子诗论》,为研究孔子《诗》审美思想提供了直接史料。孔子的《诗》审美主要表现为重视诗歌内容、形式的中和之美、尽善尽美与人格形态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2016,(2)
孔子的形象在后世被赋予太多的色彩,从平民孔子到圣人孔子,从某种程度上说,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形象的神化、成圣之路,也就是先秦诸子经典文本的形成过程。从原生态孔子的描述与《论语》经典,到《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经典借助孔子的言论或形象作为自己学说的立论之本,再到孔子形象的客观描绘与《吕氏春秋》经典的生成,以及孔子的负面形象与《晏子春秋》、《墨子》等经典的形成,都深刻地体现了先秦时期的孔子形象变化与先秦诸子经典文本形成之间极为密切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如今的大学教育中,德育与美育举足并重,两者密不可分,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分析德育与美育的关系,阐述美育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将德育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与教育民主化——试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与教育民主思想@李大中$自贡市第十中学校~~~~ ~~  相似文献   

1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相关、相互促进。素质教育必须从二者的辩证统一出发,双管齐下,尤 应从人文教育入手,才能给科学教育以巨大的精神支撑,并提供动力、方向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之一,它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声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心理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政策,明确了教育公平的含义,从各视角分别分析了入学、从教选择、农村与城市教育、东部与西部教育、权义等政策有望解决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可能引发的新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作为工具,计算机在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教学评估等方面促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作为课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它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说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提高起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对人的素质影响是全方位和多侧面的 ,它可以渗透到素质网络的各个方面。音乐教育具有辅助并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浅议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教育课 ,是学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措施之一 ,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创造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的高等会计教育片面强调会计技术的传授 ,忽视素质的提高。要培养适应 2 1世纪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必须实现素质教育与会计技术教育的整合。在培养目标上 ,要确立一种会计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会计教育目标 ,应培养学生毕业时既能成为一名专业人员 ,又具备能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适应多种工作的素质。即“一专多能”。课程结构上 ,要实现会计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比例要更加合理 ;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实现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整合。在教学方法上 ,应实现“教会”与“学会”的结合 ,“会教”与“会学”的结合 ;讲授法与其它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课堂讲授与现代教学媒体使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密切联系 ,但既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这两个教育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借鉴 ,相互促进 ,互为补充 ,缺一不可。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分别从大德育观和心理教育领域出发 ,都认为对方是自己的一个组成部分 ;研究教育对象的角度、判断问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施教关系都在自己的体系内实施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适应社会 ,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