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文学是人们传达感情的手段;有人说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也有人说文学归根到底是一种信息传递;还有人认为文学艺术是人争取自由的具体方式之一,等等。又有人甚至作出了一个极端的答案:文艺不是什么。当然这更不能使人接受。那么文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用一句简要的话对它进行了概括:文艺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艺这种“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它自己特殊的形态和规律。马克思的这种概括,不是从某一个角度,而是从总体的高度对文艺的本质作了科学的阐释。自从…  相似文献   

2.
本文打算讨论一下,从现代精神和现代社会转变为后现代精神和后现代社会将是一种怎样的变化。精神这个字是有点宗教意义的。它指的是人生活中所必然赖以寄托的终极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拥有一种精神,并从这一精神出发来评价生活;有些精神是假的精神,如有人提倡虚无主义精神或享乐主义精神。个人的精神,一方面,由于个人不得不接受社会习惯和法律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它的形成大都(当然不是完全)取决于社会的本性;但另一方面,由于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精神来安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中国终于有了一席之地。并且展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当然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也确有不如人意、令人遗憾的地方。比如对“逆反心理”的滥用就是一个方面。先举两个例子:一是蒋佩玲、徐根宝包庇案公布于世之后,社会上有不少人非但不憎恨蒋、徐二人,反而十分同情他们,甚至说什么“找老婆就要找蒋佩玲、交朋友就要交徐根宝”,于是有人把这种现象归于一种“逆反心理”再一例子是:《步鑫生沉浮录》发表之后,不少人写信给步鑫生,希望他振作精神,东山再起;一个出差在外地的海盐人说:“以前到这里,听到说步鑫生不好的多,这次来反倒好话多了”于是又有人把这种情绪归到“逆反心理”一边。事实上,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喜欢劝不动就把某些事、某种现象归为“逆反心理”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这就有必要作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4.
任何来自小城镇的人都知道“沃尔玛效应”。这个超级市场进入社区以后,不出几年,社区中的小五金店、玩具店和街上的其他零售店就一一关门。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人们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说,小店的关张是由于沃尔玛提供了大量可供挑选的廉价商品,消费者可以在同一地点购买所有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谈到生活方式这个词,往往是指某一人或某一类人的生活水平、生活作风、生活习惯和生活起居等生活活动的方式,或者可理解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日常行为的方式。但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科学理论的概念,往往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表达。综合起来可以说,生活方式这一概念可以充分完整而具体地表现出人们在经济、社会、政治、精神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和特点,以及可把它看作是人们生活的各  相似文献   

6.
爱情女上位     
这是女人说"我来"的时代,无论是付账、买房、上床,女人都可以坦荡荡地说"我来"。当越来越多的女人主动出击、攻城掠地,男人是否也很享受被人"追"或有人"养"的乐趣?女人主动,是否会伤及男人的自尊,抑或造成男人"守株待兔"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礼宾员几乎从来不说不。如果客人提出了非分的要求,譬如要在切尔西带三颗星的餐馆戈登·兰姆奇订个座,而这家馆子的座位早在两个月前已被抢订一空,或者餐馆根本不提供那么大的餐桌,礼宾员也不会当着同事们的面,让客人下不了台。他会记下客人的联系方式,先恭送客人离开,稍后再诚恳致歉,为客人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在解决这类棘手问题方面,弗兰克·雷诺是个智多星。这13年来,他一直是伦敦一家小巧而古老的酒店——伦敦斯坦福酒店礼宾部的主管。  相似文献   

8.
正在现代人的诸多"时髦"爱好中,吸烟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支持者说吸烟可以带给人刺激、灵感,反对者说吸烟只会给人带来癌症。然而,无论如何,烟草只会在人类生活中幻化成长,却不会消亡。在中国近代史上,吸鼻烟就曾经是风靡一时的时尚。皇室贵族、世家子弟,乃至凡俗平民,都将吸鼻烟当做一种消遣和乐趣。而由吸鼻烟衍生出的鼻烟壶这一器物,也成为当时工艺界创造力的汇聚,甚至有人认为,在清代才出现却很快成熟的鼻烟壶,是中国工  相似文献   

9.
严明 《浙江学刊》2006,(5):19-21
明清时期苏州城市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在商贸经济发达基础上的思想的自由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苏州文化的特点并不是苏州人生来就有的,也不是只有生长在苏州的人才有的,而是苏州的这方水土、苏州的这片天地给在这里生活的人提供了选择和发挥的机会。换言之,从其它地方移居来的人,只要适应了苏州这方水土和这片天地,也能够顺理成章地成为苏州人,其生活态度和文化表现甚至会比所谓正宗的苏州人更加“苏州”。这方面的例子从古到今举不胜举。比如创造当代最具苏州风格小说的著名小说家陆文夫是来自于不同方言区的苏北泰兴人,而且说起话来泰…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生活中,对于一些自然的、物质的事物,人们的评价一般不会相差太远。例如吃饭,人们认为这是必需的,大概很少有人认为这是罪恶。金碧辉煌的大厦,人们赞日:“美哉仑兮,美哉奂兮”,大概很少有人会认为它“难看极了”。唯有性,有人认为它美,它高尚、它是人的合理需要,而有人又把它视作黄色、淫秽、低级、下流。怎么会出现这种截然对立的现象呢? 几千年来,人类的性观念,总是在性禁锢——性放荡这种矛盾的两极中来回摆动:不是把性看作淫秽、下流、加以禁止;就是认为可以不受任何约  相似文献   

11.
王焱 《浙江学刊》2002,(4):165-169
一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之中。有人用“经济一体化”来描述这一转型 ,也有人用“全球化”来形容这一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一方面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 ,使作为经济要素的资本、知识与技术跨越国家边界自由流动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促进全球的经济增长。国际间经济交往的空前密切 ,使以往在空间上相距遥远的世界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了一起。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已经超越以往民族国家的疆界 ,形成了声息相闻、休戚与共的“地球村”。经济生活的这一进程 ,不仅仅是出于利益的激励 ,更为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与…  相似文献   

12.
戚雪 《东西南北》2009,(11):43-43
春节聚会来了一个朋友的朋友。当有人谈起投资,他一开口就说:“你落伍了,要再多进修。”众人面面相觑。有人讲起澳大利亚红酒好喝。他马上说:“这是品位问题。我喝红酒已经很多年了,澳大利亚红酒,根本不登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13.
正整个微信生态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长尾,未来,小程序会像微信支付一样,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到广大用户的生活中去。2019年1月9日这一天召开的微信公开课,讲师张小龙"拖堂"了。为了能最大程度的"拖堂",他甚至特意要求工作人员把他的演讲时间从以往的白天调到夜晚。演讲过后,有人统计,4小时内,张小龙说了114次用户,105次朋友,4次底线,16次原则,绝口不提流量、商业模式、打法等一切互联网热词。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活中,应当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用什么样的道德原则作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导向?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一贯是主张实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提倡发扬共产主义精神。这已为我国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且形成了我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基本价值导向。但是,在最近一些年中,特别是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一传统价值导向,提出了不同观点,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是否适合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异议;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却表示了不同程度的肯定,甚至有人公开要求“为个人主义正名”,等等。很显然,这就产生了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价值导向问题的尖锐对立。这种价值导向的对立的实质,集中起来说,就是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究竟应当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还是倡导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对这一问题,我们的理论界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严肃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5.
美食与美女并不是天经地义同属一国。时代早已不同,无论是美食的来的是全新的感受与体验,当男人遇到美味,当情感与食欲相融,这一次,经营者、制作者或是提供优质服务者都换成了男主角,他们为我们带在餐桌前,换他们说,我们听。  相似文献   

16.
家庭精神     
家庭,是一个迷人而温馨的字眼。有人说家庭是社会海洋中一方平安的小岛,有人说家庭是社会文明的学校……然而,当一个又一个家庭纷纷破裂时,当一个又一个“小太阳”“小皇帝”,离开家庭后寸步难行时,人们不禁从心底发出呼唤:家庭也应该构筑和拥有自己的精神,才不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新时代呼唤团结和睦的家庭精神。和睦是家庭生活最起  相似文献   

17.
一当代的文坛上,曾爆出过一个冷门:有人从表现手法上来划分,将其定为“中国式的荒诞派”。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陈建功的《鬈毛》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三部作品给我的总体感受,觉得用“中国式的荒诞派”来划分还是恰当的。这既区别于西方的“荒诞派文学”,又点明了它们是生长于中国的土壤,绝非“泊来品”。这一点很重要,有人就因为这“荒诞派”一词的来源,而整个否定这一文学样式在中国土壤中生存的价值。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审视,“荒诞派文学”长于描写人与客观世界分裂的现实,善于表  相似文献   

18.
一众所周知,西方文化已面临道德的危机。传统道德体系崩溃后,出现了社会功能角色的空缺。有鉴于此,有人提出了补救的方案:以审美(艺术经验)来代替从前的道德体系。这一方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从超道德的源泉中寻找道德价值。这并不是说,审美价值能解决一切问题,而是说,审美本身可以作为道德价值的一个价值之源。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不光是争斗,很多东西是靠争斗得不来的。常听有人说:"有爱孙猴儿的就有爱猪八戒的。"这是因为孙猴儿和猪八戒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而且这两种鲜明的个性交相辉映,使得取经路途妙趣横生。而沙和尚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好像比较模糊,谁也说不清他一路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以哲学著称,而关于他的经济思想很少有人谈论。有人说这是由于王氏“经济言论不多”之故。与他的哲学、历史著作相比,此说尚可;但若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此说未必适当。他的儿子说他对“上马食货”“极意研究”。笔者浏览其书,亦知他对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