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徐渭的狂草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对后世深远的影响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赏析来论述徐渭狂草的特点;从艰难坎坷的人生际遇、书画融通的创作思路及“本色”“真我”的艺术理论,解析其狂草风格之成因。  相似文献   

2.
佛教徒把抄经、刻石看作是宗教行为,抄经的代表作是敦煌佛经,刻石则以“龙门二十品”和《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为代表。隋唐以来,有不少僧人潜心书法,唐代僧人多写狂草,宋代僧人多写楷书,元、明、清三代僧人在对书体的选择上没有明显的倾向。禅宗顿悟成佛、自性是佛的理论对书法艺术的刺激主要表现为:狂草书风的兴起,破法求变的书论,尚意书风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年逾八秩的老艺术家林凡先生近些年来总要我关注一个名字——言恭达,他与言恭达无一面之缘,而常赞叹:"言恭达的字真好!在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中堪与伦比者寥寥。"言恭达为当代草书大家,其艺术成就有两件事给人印象甚深:1987年全国"当代中青年《书苑撷英》评比",其作品以最高票数被评为全国37位优秀作者之一。2010年11月12日,联合国首届中文日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作为活动的主体项目,言恭达的书法展获得了极大成功,为活动增捺了亮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新五代史·李仁福传》云: “李仁福,不知其世家。当唐僖宗时,有拓跋思敬者,为夏州偏将,后以破黄巢功,赐姓李氏拜夏州节度使。” 《旧五代史·李仁福传》云: “李仁福,世为夏州牙将,本拓跋氏之族也。唐乾符中,有拓跋思恭,为夏州节度使,广明之乱,唐僖宗在蜀,诏以思恭为京城西北收复都统,预破黄巢有功,僖宗赐姓,故仁福亦以李为氏”。 二史所载,同一人一事,然欧史作“拓跋思敬”,薛史作“拓跋思恭”,这是什么原  相似文献   

5.
隐性恭维语作为一种非公式化恭维语,虽句子表意层面不像恭维语,却能解决话语双方面对赞扬的两难处境,具有强大的战略功能。通过对486例隐性恭维语语料数据分析,运用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对汉语隐性恭维语定义作详细解释,并对其类型、功能、特点、话题及其相关分布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诗品·上》评谢灵运条的“杜明师”,中外学人有多种说法。有以为是姓杜名字叔恭者,有以为是姓杜名炅字子恭者,有以为是姓杜名昊字不恭者,有以为是姓杜名炯者,有以为是姓杜字恭者,有以为是姓杜名明而被尊为宗师者。真是异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其实,杜、杜炅、杜炯、杜叔恭、杜子恭、杜恭皆是杜明师的名和字;杜昊字不恭是误作;本名和字号及生平事迹当依宋人所编《云笈七签》的《杜传》作“杜字叔恭”云云。作杜炅、杜炯和只作杜子恭、杜恭,是有关作者为避唐高祖之父李?名讳而改者。  相似文献   

7.
在16世纪中叶,即明代嘉靖年间(1523——1567年)的历史文献中,常见有海贼哪哒、海商喇哒或喇哈番贼等称号。据当时出任闽浙巡抚的都御史朱纨奏疏:“夷患率中国并海之民为之,前后勾引,则有若长屿喇哈林恭等,号称喇哈总管;往来接济,则有大担屿奸民姚光瑞等。”这些号称哪哒或喇哈的中国海商,在当时私人海外贸易活动中的所作所为,是值得我们注意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遍地大师     
最近,韩国书法界名人青山松造访中国,据说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他父亲雪耻而来!青山松的父亲生前是韩国著名的书法大师青山雨。当年,青山雨以一手笔走龙蛇、鹤翔九天的狂草闻名于世。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幅中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在书法理论上提倡“自成一家”,重视“学养韵味”,开创了以禅喻书的品评方式;其书法创作成就主要在行书和草书两个方面,行书中内收外放的结构,狂草中动静相间的章法,体现了作者旷达而深沉的文人性格。  相似文献   

10.
施琅的《恭陈台湾弃留疏》从地理环境的分析入手 ,从国家的安全环境着眼 ,深刻揭示了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台湾与祖国东南沿海的战略关联性、台湾对国家安全环境的影响 ,表达了留守台湾坚定不移的战略决心。国家安全环境是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 ,地理是影响战略的永恒要素 ,所以 ,施琅的《恭陈台湾弃留疏》对维护台湾与祖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穿着淡紫色的连衣裙,纯净得如一束薰衣草。他恭不住心里一动。  相似文献   

12.
王罡 《华人时刊》2013,(8):66-67
赏析提要:林散之先生一生写得最多、尺幅最大、影响最深、最能反映草书风采的题材是《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这幅狂草是林散之先生的代表作,堪称二十世纪的经典。巅峰命笔,珍品之作,红色题材,3次出版,尺幅较大,全名单款,名人治印,品相一等,鉴别样本。但是,这个内容的作品仿得最多、仿得最好。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一代草圣"林散之狂草《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的内容。作品是镜片,全名单款,尺寸为175×64cm,约10平方尺。两方红印是著名画家、篆刻家陈大羽先生所刻:"林散  相似文献   

13.
今草属今文字的范畴,长久以来,无论是书法界还是文字学界对这个概念的界定都不甚清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今文字中还有与今草形体相近的字体存在。所以。将今草同章草、行书、狂草等字体区分开来无疑成为界定这个概念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居处恭     
孔子语录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星星诠释孔子说:处处洁身自好,工作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王统世系明鉴纪年德格板28页“美卡坚措前七年丁丑年松赞干布降生”,77页前页5行、81页前页4行“享年八十二岁,戊戌年卒。”这是王统世系明鉴的观点,但八十二岁书为庚成年,必是文字之误。因前一个庚戌年是三十四岁,故后一个庚戌年应为九十四岁。 69页前页1行“松赞干布之子恭松恭赞辛巳年)公元681年)生”,71页前页1行说:“其子芒松芒赞丙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书法有篆隶楷行草诸体 ,而以草书为最艺术、最自由 ,也最为抒情。张旭是唐朝著名的狂草书家 ,他用激越奔腾的线条构筑了一件撼人心魄的不朽名作———《古诗四帖》。本文从章法、草法、用笔、布白、造型五个方面来鉴赏这件名作并分析此作品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南宋恭帝德祜二年(1276,即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春正月,元兵前锋至临安,宋帝奉表请降。三月,恭帝、太皇太后谢氏、皇太后全氏以及诸宫妃等,都被俘北去,王昭仪清惠亦在其中。当她路过汴京夷山驿时,赋《满江红》词,寄托其亡国之痛与身世之悲,哀怨凄凉,一时传诵。当时有高度民族气节之士人,如文天祥、邓光荐、汪元量等,均有和作。从这几首唱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南宋初亡之时,不同身份的人感叹亡国的悲痛心情,值得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18.
<正> 窦宪(?—公元92年),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初大司空窦融是其曾祖,母亲为东海恭王刘疆女沘阳公主,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年),窦宪妹窦贵人被册封为皇后.窦后的兄弟也被委以要职,“拜窦宪为郎,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自此,窦宪“籍外戚之权,掌国家之柄”,纵行非法,开始了他巧取豪夺、贪婪残暴的生涯.  相似文献   

19.
王一 《中华魂》2012,(18):41-43
唐双宁,一个把中国古典艺术融入到现代金融管理中的人,一个对金融监管、投资、货币信贷等领域有着深入研究的金融家,一个飞舞狂草追求卓越的书法家,一个重情重义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将艺术融入经济学,让枯燥的经济数值灵动起来,使金融与艺术这两个本无关联的行业在他身上得以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刘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吏部尚书谢庄写作了《与江夏王义恭笺》。《宋书.谢庄传》云:"庄素多疾,不愿居选部,与大司马江夏王义恭笺自陈。"后世学者基本认同这一判断。笔者认为他对吏部尚书"意多不行"、"唯奉行文书"的现状不满才是辞职的根本原因。这篇笺文凸显出谢庄"顺人而不失己"的处世态度。"顺人而不失己"是士族领袖谢庄在新的历史情势下选择的一条人生道路,它表明了高门士族精英对孝武帝政治的清醒认识和理性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