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生智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他曾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后扩编为第四集团军)军长兼北伐军中路前敌总指挥,参与过两湘战场具有关键性的一些战役并督师河南;在湖南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年月,尽管他大部分时问征战在外和留驻武汉,但一直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对农民运动未予干涉;当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后,他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名义统兵东下安徽,威胁南京,“要求蒋介石下野”;在蒋介石于  相似文献   

2.
在旧中国,有所谓“白狐狸集团”,这就是“白何李集团”(谐音)。这个集团的形成,是在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前后开始的。蒋介石在8月12日下野后,由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三人控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即于8月17日发出通电:蒋总司令未回任前,军政、军令由本会负责处理,各部队仍隶本会  相似文献   

3.
李宗仁幻想美援1949年4月23日,李宗仁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中,怆惶从南京出走,乘飞机回到他的老家桂林。在桂林,他为了要蒋介石交出权力,双方信使往返,“讨价还价”,踌躇了半个月之久。最后,在蒋介石答应了他提出的一些条件后,于5月8日从桂林飞往广州,继续做他的“代总统”美梦。他明知蒋介石的诺言不可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坐待敌人反攻从1940年1月4日国军收复昆仑关到同年10月30日日寇退出南宁为止,是桂南会战的第二阶段,白祟禧于昆仑关收复后,即从设在宾阳自岩村的指挥所,回到迁江指挥所旧址。大约是1月5日,蒋介石从重庆乘专机到柳州。次日,他到迁江行营指挥所来,当时恰巧我早饭后在门前散步,忽见三架黑色轿车迎面直驰而来。我想一定是老蒋来了,急忙  相似文献   

5.
1926年底至1927年初,北伐战争迅猛发展,革命势力席卷中原,中国大革命处于高潮之中.这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右派,为了控制革命规模,篡夺革命领导权,分裂革命统一战线,挑起了一场迁都之争.所谓迁都之争,“实系由蒋总司令坚持要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迁往总司令所在地的南昌所引起的.”①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紧密合作,坚持斗争,终于挫败了蒋介石的阴谋,取得了迁都武汉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激化,全国人民纷纷谴责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国民党内一些反蒋派系也纷纷亮出抗日招牌,真抗日乎?假抗日乎?一时令人难以分辨,本文试就“九·一八”事变后孙科内阁对口绝交宣战计划及其流产作一剖析。!93年2月,蒋介石与粤派元老、南京政府立法院长胡汉民因“约法之争”发生冲突,蒋一怒之下竟将胡汉民软禁于南京汤山,此举立即在国民党内引起轩然大波。4月30日,从南京南下到广州的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邓泽如、林森、萧佛成、古应芬等发出弹刻蒋介石“独裁专制”的通电,5月25日宣布成立“中国国…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说叶挺同志领导讨伐夏斗寅叛乱时的职务,是武汉卫戍司令。查稽史实,这是一个失误。按:叶挺于1926年12月23日在武昌升任四军廿五师副师长;1927年3月25日又升任十一军廿四师师长,驻节武昌左旗(今湖北财经学院、湖北省第二招待所一带)。1926年9月7日,国民革命军攻克汉阳、汉口,原由吴佩孚任命的湖北省长刘佐龙即以蒋介石所委之武阳夏公安总司令名义,出示安民。武昌于1926年10月10日攻克后,蒋介石便委任陈铭枢为武汉卫戍司令。1927年3月初,陈铭枢被免  相似文献   

8.
宋美龄在现代中国由于身份特殊,因此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有其特定位置。本文拟就宋美龄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略陈管见。一宋美龄自1927年12月1日与蒋介石在上海结婚,至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在一些重要场合,宋美龄与蒋介石总是相伴相随。蒋宋结婚第二天,宋美龄即与蒋介石一起去杭州,她本来要在莫干山度蜜月,结果当晚却又随蒋由杭州返回上海,因为第二天蒋介石要参加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会后不久,宋美龄便随蒋介石来到当时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此后不久,蒋介石连续发动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的…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采取了比较积极地支持中国抗击日本的政策,以取代参战前对日侵华妥协的政策.为了使中国继续有效地抗战,加强中美军事合作和对蒋介石政府的监督控制,美国政府派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于1942年1月来华.约瑟夫·W·史迪威(1883—1946),是美国西点军事学校毕业的职业军人.1920—1923年美陆军部派他为语言官来北平学习华语,1935—1939年任美国驻华武官.他通华语,识华情,不但有深刻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而且是一位忠实于美国利益、处事认真、性格刚毅自信的军官,是(?)军中有名的“中国通”.因此,美国陆军部部长史汀生和参谋长马歇尔认为他最适合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这一繁重而复杂的任务.美国政府想借史迪威之手控制蒋介石集团,以美援为手段促使蒋介石政府全力以赴地抗战.按照蒋介石的意图,这位参谋长是国内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影响、又只是一个在别人的授意下盖橡皮图章的顾问,他只是帮助催促援助而不过问中国的现状.这与史迪威的使命恰恰相反.因此,史迪  相似文献   

10.
阻击南昌起义南下红军“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即纠集一部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在南京举行联席会议。于四月十八日另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和国民政府,同在武汉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相对抗。不久,又成立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事变中的何应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中,何应钦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在部分国民党元老和部分黄埔将领的支持下,出任“讨逆军”总司令,力主武力讨伐西安。对此,史学界几乎众日一辞地认为,何应钦这样做,是为了炸死蒋介石或假张、杨之手杀掉蒋介石,取蒋而代之。如何评价何应钦在西安事变中的行为,不仅涉及到对何应钦本人的评价,而且也涉及到其他有关问题和有关人员的评价。本文试图将何应钦在事变中的行为与产生的影响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以求教于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第一、应该承认,何应钦在事变开始时的确有取蒋而代之的意图,但何应钦十分清楚,他无法…  相似文献   

12.
1928年之后,作为南京国民党政权的主要决策者和最高军事长官,蒋介石全力支持中央银行的成立运作及钞票的发行流通,支持对于普通商业银行的准入和货币发行进行监管.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之后,蒋介石主张加强管理和银行统一货币发行,在1934年的白银风潮之前,与孔祥熙规划币制的统一和金融整理.1935年1月,蒋介石经与孔祥熙等密商,确定要实施"统一币制".1935年3月底,对中交两行实施增资改组之后,蒋介石非常关注时局发展对货币金融领域可能带来的冲击,屡次催促加快实施币制改革.1935年11月法币实施后,蒋介石直接出面令饬地方军政当局遵守与配合,同时注意协调中央行政部门与地方军政当局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求得基本平衡.蒋介石对于政府中主持财政金融行政事务的主官基本上是信任并且支持的.蒋介石对于法币政策的及时颁行和取得成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为转折点,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胜利走到了失败.每当论及这个历史事件,人们总以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随之在东南各省举行"清党"大屠杀,最后在南京建立反动政权.但历史的真实面貌,却是蒋介石最早在福州发动"四·三"政变,然后在东南各省次第举行政变"清党"."四·一二"政变,则是政变大屠杀达到高峰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清党与宁汉分裂(一) 蒋总司令在离开安庆东下时曾告诉我说,他现在是直下上海,希望我将部队暂交夏、胡二指挥全权指挥,自己也往上海一行。在蒋去后约三、四日,我便电令夏、胡二人各率所部沿长江北岸向东推进,我自己则乘轮东下,于三月二十七日抵南京。我在南京,已深知共产党为腹心大患。因南京此时由第六军和第一军的一部驻守。一、六两军都为共产党党所渗透,军心很为动摇。第六军党代表林祖涵系知名的共产党首领。当第六军入驻南京时,一部分士兵曾袭击南京外侨,劫掠英、美、日领事署及住宅。英领事受伤,金陵大学美籍副校长和震旦大学美藉预科校长都被杀。因而惹起泊在下关江面的英美军舰向南京城开炮,死伤无辜平民甚众,是为“南京事件”。  相似文献   

15.
汪蒋合作后,广州四全大会在1931年12月15日举行闭幕时作出决议,结束非常会议和国民政府,成立中国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这表明无论南京局势如何演变,两广实力派仍将利用胡汉民作靠山,而以西南两机构为工具,继续与南京形成一个半独立的割据局面。蒋介石面临内忧外患,自然没有力量来对两广用兵。  相似文献   

16.
刘维开 《晋阳学刊》2012,(2):92-101
1948年底,内战中不断失利,国民党高层都在酝酿撤出南京。此后,从南京到广州、重庆、成都,尽管大多数国民党高层人士主张在大陆坚持,但是,1949年底,蒋介石最终决定中枢迁台,其中原因,主要有蒋认为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基础较好,他的关键幕僚亦坚决赞成,以及金门战役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7.
“庐山谈话会”与蒋介石讲话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谈话会”与蒋介石讲话评析□田勇一、庐山谈话会的召开与蒋介石的讲话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附近,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蒋介石定都南京后,一直对庐山情有独钟,每年暑期总在庐山居住数月之久,国民党政府党政要...  相似文献   

18.
日本侵华期间,其设在南京的派遣军总部的总司令是大将冈村宁次。这名侵华日军的总头目在日本投降前八九个月即1944年冬,曾派密使向新四军求和。近日,这段秘闻由南京编史工作者夏继诚多次访问当年新四军和谈代表杨帆后才获知详情。 杨帆原名石蕴华,今年83岁。30  相似文献   

19.
杨天石 《学术探索》2005,4(3):94-104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决定拒和、应战,发表了措辞激烈、坚定的抗战宣言。为了保卫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同时从战略上牵制日军对华北地区的攻势,蒋介石决定组织精锐部队进行淞沪抗战。淞沪之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战况最烈的一次战争,时间长达3个月。其后的南京保卫战实际上是淞沪之战的尾声。淞沪之战虽然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战略战术失当、对国际力量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失败,但淞沪、南京之战显示了中国军队、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和短期内速胜的美梦。淞沪抗战后,蒋介石决定调整战略战术,实行“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抗战战略。  相似文献   

20.
孟福来 《兰州学刊》2010,(8):222-224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此役,人民解放军共消灭国民党军刘峙集团主力和白崇禧集团一个兵团,计有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1个绥靖区司令部、22个军、56个师(含1个骑兵旅),其中包括蒋介石"五大主力"的第5军、第18军,共55万余人。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基本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蒋介石在战略上已很难组织有效的防御。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文章通过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民群众的支持以及国民党战略的失误四个方面分析了其胜利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