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学军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隋感是影响教师与家长互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与家长的情感理解是促进双方互动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双方互动的理想状态的必要条件.教师与家长互动过程中横亘着多种阻隔因素,严重妨碍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理解,破坏了双方互动的性质与功能.考虑到情感理解的要求与特点,针对情感阻隔的消极作用,教师应该扮演一个主动和积极的角色,通过经验开放、移情体验、质性探索、持续反思等路径促进自身与家长的情感理解. 相似文献
2.
理解与情感的解释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的情感性在解释学中的价值经历了一个从被否定、被遮蔽到逐渐彰显的过程。其对教育学的实践意义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实际上 ,理解与情感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它是理解的一种内在属性和特征 ,同时 ,它可以开发成一系列情感性的教育教学策略 ,成为提高中小学教育有效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课堂情境中师生情感互动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互动的观点看待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为接近教学实际。本研究综合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详细观察并记录了4 名教师、446 名学生在8 个课时中的情感表达和相互影响,从实证的角度阐述课堂情境中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情感的互动特质:交换、沟通与平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与人的情感互动过程中,表现出情感的社会交换性、情感的沟通性和情感的平等性等重要特质.情感交换指的是在具有期望情感回报的关系中进行的情感投资,情感沟通是各种情感意义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情感平等则强调情感互动中的情感权利和情感民主.在上述每一种情感互动的特质中,都有着各自的理路和特征,也必须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情感因素对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改进外语教学的探索中,教与学双方情感沟通、情感激发和情感控制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学生作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对英语学习的情感体验有明显的动力性作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教师需要以情感激发情感,营造出生动活跃的学习氛围.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构建起有效的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积极情感互动,具有独特的环境感染、动机激励、认知调节、利益抉择、人格导向和人际润化功效。 相似文献
7.
情感互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只有依靠积极的情感互动,才能使受教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变他律为自律,而自觉地在行为上遵从思想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文化治理中,通过情感赋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将有助于实现乡村治理方式的本土化创新,对推进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从情感与仪式互动融合视角看,仪式互动结构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具有相互耦合的情感生产逻辑。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面临共同精神弱化、人地关系疏离、情感联结淡化和价值符号虚化等实践困境,构建符合乡村内在生活秩序和社会规范的乡村情感共同体是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俊其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9-52
教师的职业情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它不仅是教师职业品性和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对其工作状态及效益具有重要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师情感劳动是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我国教师的情感劳动受到传统教育文化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双重建构。在情感资源(教育伦理)与理性约束(组织规则)的影响下,教师情感劳动由表层“表演”向深层“表演”推进并产生能量分层,在实践过程中出现情感迷失、情感过载、情感倦怠等情感异化问题。相应的情感唤醒机制旨在探索传统价值与现代性的融合,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进行师德伦理、情感承诺、尊师传统、重教环境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道德与伦理关照,促进教育价值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1.
孙兰春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8):40-41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是江泽民同志八项主张的核心 ,也是党和国家对台工作的核心任务。充分理解和化解台湾同胞的历史情结 ,是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情感文化代表了不同社会独特的认知范畴和感受特征,为了解特定社会文化体系及人类情感世界提供了最佳窗口。对具体潜义情感的象征表现及意识形态表现进行深入分析,对特定情感潜义词语义内涵予以探究,有利于揭示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以及人类心理世界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林青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1):10-12
词并不天然的代表任何对象,语词的意义就在于语词的使用上,而理解一个语词的意义就在于获得运用该词的能力.理解一个语词、一个对象,就看是否具有在这种意义场下与对象打交道的能力.理解就成了一种翻译工作.理解既是经验适切性的问题,那么它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永远有更好的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微博中的意见领袖不仅是意见、认知和信息的扩散节点,也扮演着社会"情感领袖"的角色,并体现出鲜明的情感偏向特征,尤其是特定类型的情感传导.基于对新浪微博用户(N=38985)及其每人1000条帖子的采样,对情感和用户类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认为:粉丝数越多的微博用户其"情感化"偏向显著增强,而非情感化、无情感的内容显著减少,意见领袖不是冷静、客观、无情感的信息中介,而体现出"后真相"社会情感策动源的特征;微博意见领袖存在特定的情感类型偏向,不是任一种类的情感的加强都与意见领袖地位提升有关,它只偏倚于特定类型;微博情感领袖存在特定的用户类型偏向,进行k-means方式聚类后发现,粉丝量越多、影响力层级越高的用户中,"怒怼型"的比例较高,而其他类型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护理管理中的情绪劳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君英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32-34
情绪劳动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我国在护理管理方面关于情绪劳动的研究还刚刚起步,通过对情绪劳动的概念、表现策略、影响及相关护理教育的研究,总结情绪劳动在护理中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我国在此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20年后,重新解读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科学辨识恩格斯对哲学革命的理解,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革命理解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出场学视域为解读地平线,从恩格斯对哲学革命逻辑基点的理解、批判旧形而上学、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转换、“改变世界”的哲学路向等五个方面做深度解读,从而阐释了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哲学革命性质及意义理解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姜耘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8-60,91
“国际理解”即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各国人民,要超越国界互相理解,在互相尊重与信任的前提下共同努力实现和维护世界和平.基于此理念的教育即为“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具体的实施方案通常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成长经历来拟定的,而之于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形式又是大同小异的. 相似文献
18.
19.
"懂"是现代文学理论范畴,是理性主义的产物。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不以"懂"为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把"读"和"解"进行了区分,"读"和"解"都属于文学欣赏活动,但"读"比"解"更具有根本性,没有"解"仍然可以欣赏,并且不影响欣赏的性质,但如果只有"解"而没有"读",即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体味,那就构不成欣赏。中国古代的"解"主要是文意上的,它与现代文学理论中的"懂"具有根本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