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洋 《中文信息》2004,(8):52-57
印度,一个神秘而特别的国家。这里有着神秘、旖旎的热带风光,充满想象力的印度舞蹈.还有带着浓厚宗教色彩的印度菜。如果邀请上帝、真主和佛祖参加同一个筵席,那么菜单可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印度菜。在印度,复杂的宗教状况让人们学会了如何同时伺候各路神仙。  相似文献   

2.
种姓制是印度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教合一的古代印度 ,它在宗教上得到认可 ,又被赋予法律效力。它将社会分成不同的等级 ,维护着高种姓的种种特权 ,限制着低种姓的一切行为。印度获得独立之后 ,就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 ,还出台了各种规定来照顾低种姓的印度人。然而在印度人的思想意识和日常生活中 ,种姓制的影响还远远没有清除干净 ,它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活动、择业、婚姻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印度教与印度民族主义相结合产生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印度大国理念的形成。印度人民党上台以来,改造了印度教传统思想文化,以“大印度主义”为新印度教思想文化特征,努力把印度建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  相似文献   

4.
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印度教与印度民族主义相结合产生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印度大国理念的形成.印度人民党上台以来,改造了印度教传统思想文化,以"大印度主义"为新印度教思想文化特征,努力把印度建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  相似文献   

5.
不少学者认为,印度传统文化有利于印度的社会转型,譬如,印度文化中有许多适应现代社会的哲学精神,包括惯于争鸣的宗教传统,容忍异端的价值体系,立足世俗的公共理性,质疑一切的证辩精神等等.本文从深入解析印度式民主的文化渊源,以及深受印度教影响而形成的"印度价值观"入手,探讨这些相关资源在发展过程中能否为印度带来软实力的问题,以便从更深的层面理解中印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舞论》是现存的古代印度最早的,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相传作者是婆罗多弁尼,即婆罗多仙人。在迦梨陀娑的剧本《摩罗维迦》中,婆罗多仙人是天上的戏班主人,可见他是传说中的戏剧创始人。成书的年代至今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是公元二世纪的产物,但其中引了一些歌诀式的传统诗句,可见来源应更早一些。书名《舞论》的“舞”并不是指舞蹈,而是指戏剧,其中包括论述音乐和舞蹈动作  相似文献   

7.
杨秀芝 《云梦学刊》2015,(1):120-124
侗族舞蹈有着明显的本民族审美特征:从舞蹈形式上看表现为"点、屈、颤、摆"的动律,"绕圈作舞"的队型;从舞蹈内涵来看,表现为节奏的享乐,模仿的冲动,神灵的礼赞,力量的呈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汉族秧歌舞蹈的现代审美意识为基础,探讨汉族秧歌舞蹈的现代步伐、审美意识及纯舞性。现代审美意识,正是中国汉族秧歌舞蹈走向世界、与异域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印度本土文化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玉洪 《文史哲》2007,1(5):83-90
全球化打破了民族的藩篱,把各民族文明都卷入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浪潮。印度社会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印度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印度多元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高度的凝聚力和极大的同化力,在外来文化的冲击面前不会丧失自我,将重新反思和整合,嬗变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不失民族特色的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汉族秧歌舞蹈的现代审美意识为基础,探讨汉族秧歌舞蹈的现代步伐、审美意识及纯舞性。现代审美意识,正是中国汉族秧歌舞蹈走向世界、与异域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印度式经济增长:基于"印度式民主"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衡 《社会科学》2007,(7):86-97
与中国式增长比较,印度式增长尽管缓慢,但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且具有较高增长质量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印度式增长并没有失败,问题在于印度所谓"最大民主国家"的民主制度的实践形式和方式存在较大问题和缺陷,印度式的增长,本质上是在分权与集权、民主与种性、竞争与低效、世俗与宗教、开放与保守并存的环境下缓慢成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印度式民主"的实践方式在客观上造就和决定了"印度式"的经济增长,而印度式增长又宽容和成就了印度式民主,二者共同维系和支撑着印度经济和社会在长达半个世纪以来缓慢但却稳定而又正常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高度的精神化和宗教化,主张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与统一。本文认为,印度文化的宗教性或宗教性的印度文化堪称是印度人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就更不用说这正是印度文化的独具特色之处了。  相似文献   

13.
姜玉洪 《北方论丛》2001,2(3):61-62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东方大国,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印度又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它特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直接影响了印度的发展,那私探索印度深层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层面:公社结构、身份种姓和文化断裂,便可以推论出印度社会传统的主要特点是其离散性。  相似文献   

14.
霍乱时期的英属印度为西方医学和印度传统医学之间的对话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对话过程中,二者的地位逐渐发生改变。在19世纪上半期,西方医学积极借鉴印度传统医学。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医学打破了之前平等的对话模式,在英属印度占据了主导,而印度医学则旁落为替代医学。针对霍乱的诊治,对抗疗法和顺势疗法反映了不同医学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印度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印度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他们是印度崛起的重要海外力量.就海外印度人与印度经济联系的发展趋势,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但总体而言海外印度人对印度经济影响的积极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夏丽萍 《天府新论》2013,(6):150-153
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周期性评估,通过评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经验。印度自1994年以来成立了印度国家评估与认证委员会(NAAC),为保障印度的高等教育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冬梅 《理论界》2012,(5):206-207
近年来,印度借经济强劲发展之机,凭左右逢源的对外国际政治关系,正在稳步推行其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军事强国的军事战略,这一切为近年印度军购提供了充足的外部条件与直接动因,而发展战略性及信息化武器装备与技术则构成了近年印度军购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郭白晋 《北方论丛》2015,(6):103-106
由于印度旧有土地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性,农业现代化发展比较滞后,开始推行以新产品、高技术、高投入为核心的绿色革命。在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绿色革命在印度许多地区得到推广和展开。绿色革命的实施,推动了印度土地关系和经营方式的改变,根本上改变土地生产关系;印度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同时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和水平也在提升,促进了印度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绿色革命”推动的农业现代化又面临本身难以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郁龙余 《学术研究》2000,(1):120-123
印度的中国学研究始于近代。《辛格日记》(《在中国的十三个月》)是早期印度人对中国的宝贵记录。中国学在印度的真正兴起,应归功于诗哲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成立,对印度中国学研究贡献巨大。中国学在印度的发展,得到许多著名人士的支持,如印度的甘地(M·K·Gandhi)、尼赫鲁(S·Nehru)及中国的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戴季陶诸公。随着中国学在印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中国学家和优秀学术成果。而谭云山和师觉月(P·C·Bagchi)则用力最勤、成果最著。当代,印度中国学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印度极力推行大国外交战略,力图为其迅速成为世界大国创设外部条件,但印度的外交现状不容乐观,其大国外交战略存在诸多缺陷,印度的大国之路依然障碍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