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代的社会转型具有复杂性,为我们进行传播与社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语境。“和谐社会”理念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目标和准则。传播的发展会遵循自己的特定规律,但作为社会发展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又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论题,在破解丁“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世纪难题基础上,又进一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从而,把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向纵深推进了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政治转型、经济转型、社会结构转型与文化转型的角度切入,理论联系实际,论证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在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社会转型时,由于社会转型剧烈以及经济转型相对发展较快,导致政治转型相对滞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社会结构不尽合理,核心价值观缺失以及主体文化未能确立.这些问题使我国的社会生活出现许多不和谐因素,要求必须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仇富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转型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人产生了仇富心态.这种仇富心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排解,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危害社会安定,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充分认识仇富心态的现实表现及影响,探寻消除仇富心态的方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个安定的社会和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公正需要构成社会秩序的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和有机协调,其中合理而公正的利益边界是基础。计划体制模式下,国家、集体和社会利益高于一切,个体利益追求服从集体意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成为普遍趋势。社会矛盾和冲突集中表现在不和谐的利益边界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故而探索和谐社会视野下合理而公正的利益边界观念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1990年的<渴望>到2009年的<蜗居>,家庭伦理剧持续热播,其主要原因在于家庭伦理剧折射出社会时代和文化心理的变迁,它既反映出中国人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家国一体的心理和情感诉求,又顺应了社会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7.
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凸现出我国社会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主张的提出,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是我国社会转型的目标.我们应理性地对待各种社会冲突及成因,从法治角度思考现代和谐社会的内涵,并通过重视冲突立法、推进社会自治、重塑政府权威、加强官民沟通和完善救济渠道等方法和途径,来化解与避免各种社会冲突,通达现代和谐社会.我们应充分重视法治引导社会转型、型构新的社会关系模式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8.
秩序成为问题,是转型变革社会的特征.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社会秩序以前所未有的明晰性和严峻性凸显出来,这既是社会分工细化的市场经济对秩序地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定为具有终极意义的社会价值之后秩序实现要求,更是我国处在特殊的转型时期所导致的秩序的稀缺所致.而实质上,任何一种社会转型都是打破原有社会秩序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过程,社会秩序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价值凸现.  相似文献   

9.
传统性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带来各种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冲突,这使我国传统的以弘扬集体主义为宗旨的高校德育工作遭遇了时代性的难题.很多调查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我,普遍缺乏集体责任感.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传统的集体主义进行了反思,确立了集体主义和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不同,它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态,社会和谐则是这种理想模态的外在表现;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是社会公正,体现为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公平的关系,它以公有制为前提和制度基础,离开这一点谈和谐社会是不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奠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探索从虚拟向现实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转型期社会结构与文化形态的急剧变化,人们的交往方式也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致使社会交往中道德规范与道德要求出现急剧的变化。因此,探索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乏力、失重、底气不足与生活实际脱节的困境,旨在从源头上厘清当前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吸纳其中有用的资源。使其既具有政治意义的骨架,又具有社会生活的血肉,以建构其具有基础理论意义和长久实践效力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转型的纵深发展及法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我们需要逐步消解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少数人利益诉求得到考虑并被认真对待,故我们开始转向宪政和法治,通过重新审视民主、宪政和"多数至上主义",剥解出一些深藏其中的问题,以求通过宪政设置一些实质性和程序性的路障,达到防止多数统治已经展现或至今仍潜伏着的流弊,寻求社会中"多数"与"少数"正义的和谐态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社会转型的纵深发展及法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我们需要逐步消解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少数人利益诉求得到考虑并被认真对待,故我们开始转向宪政和法治,通过重新审视民主、宪政和“多数至上主义”,剥解出一些深藏其中的问题,以求通过宪政设置一些实质性和程序性的路障,达到防止岁数统治已经展现或至今仍潜伏着的流弊,寻求社会中“多数”与“少数”正义的和谐态势。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二元人格是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农民型人格与市民型人格糅杂并存的人格结构状态。二元人格结构在农民工身上表现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的九组人格模型。从本质上说,农民工二元人格是社会不和谐的产物。社会转型、制度歧视、身份和职业的错位以及安徽特殊省情是安徽农民工二元人格产生的四个主要原因。具有冲突性、过渡性的农民工二元人格对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运作会产生抵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注社会公平,重心在于注重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维护和发展弱势群体的各种正当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本文从社会转型、和谐社会、农民工状况等多维视角,考察了我国当前社会突出存在的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市场经济、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的模式选择,频繁的社会冲突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和代价。社会转型带来诉讼理念的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诉讼的理念和原则要与和谐的语境相契合,和谐司法是必然的也是最佳的选择。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诉讼文化必须积极探寻社会冲突与社会和谐的契合之处,对诉讼机制作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其因应的时代命题是如何重建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社会并为其构建一永恒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礼、义、仁"是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设定的.这样的内容和其要完成的任务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个人内在超越的入世文化,是要通过个人的修养来致一个和谐的太平盛世.  相似文献   

18.
以近百年来重庆在战时内迁、三线建设、西部开发的发展为基础 ,在历史比较的基础上 ,论证了直辖对于重庆发展所具有的新阶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刍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对近世以来全球范围的社会变革的性质、意义以及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作了深入的分析。文章指出 ,社会转型 ,即日常所谓的现代化的过程 ,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从转型的角度审视这一“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能够使人们对这一伟大的进程的本质获得更深入、新颖、独特的理论把握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时期的档案工作应改革,培养档案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档案人员自身素质修养,以使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