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军优秀军事思想 ,对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从人民战争的本质出发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人民战争在当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阐发了高技术战争时代人民战争的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人民战争思想。通过对人民战争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历程回顾,肯定了人民战争思想对中国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对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1619~1692)的军事思想对毛泽东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黄书》中提出的反侵略的全民战争军事思想,被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成功地运用于抗日战争的实践中,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历史上第一次赢得了伟大胜利。在解放战争的实践中,这种基于王船山全民战争思想上形成的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荟萃成以“十大军事原则”为核心的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统战、外交诸多方面为合力的系统完整的人民战争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辉煌业绩。这种饱含中国传统谋略的人民战争思想在目前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仍未过时,中国人民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战争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在高技术战争时代,人们往往过多地注重先进的武器装备对战争所发挥的作用,而忽视了战争性质这个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问题。本文对高技术战争有无正义与非正义、以及高技术战争还要不要和能不能开展人民战争这一重大课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产生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同时又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思想,它形成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完善于解放战争时期。这一理论蕴含了丰富的“人本思想”,其精神实质体现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而在战争力量的运用上完全相信和依靠人民,胜利的成果属于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毛泽东人民战争的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在现代条件下的反侵略战争中,尽管武器装备和战争样式会有许多新的变化,但是,依靠人民战争取胜的指导路线不会变。越是现代战争越是要依靠人民群众,越是现代化武器装备越要充分发挥人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人民战争思想在作战时间和空间、动员组织武装人民群众参战、武装力量体制、战略战术等方面遇到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严峻挑战,并就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政治是关于国与国之间、国家与人民之间、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利益关系的事务。用孙中山的话说,“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并为经济服务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在革命与战争年代,我们党的政治主题就是夺取全国政权,就有在革命与战争条件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说过:“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正是依靠人民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终于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并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0.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重新摄制的彩色宽银幕故事影片《南征北战》以浓重的笔墨,热情地歌颂了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有力地表现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巨大作用。首先,影片通过人民群众热爱子弟兵、踊跃支前的动人情景的镜头,说明了战争的威力  相似文献   

11.
“民心”决定论的困境——以秦亡汉兴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与皇位易主通常需要诉诸于暴力战争,而战争胜负却并非由民心向背所决定。长期以来,平民百姓属于被统治阶层,与皇室、官僚相比明显弱势,缺乏有效的手段抵御外来侵害,也根本无力左右政局。“民心”决定论并不能准确解释中国历史上的政局变动。儒家对民心作用的鼓吹,只是价值追求,难以得到事实证据的有力支持。在秦汉交替的历史进程中,各路诸侯相互征战,并不顾及民众的感受,他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着眼于暴力战争的胜利,并以此决定最终的成败;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一般逻辑。  相似文献   

12.
日本近代天皇制军国主义继承和发展中世纪武家军国主义传统,以中世纪军国主义力行者的道德规范、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武士道,将国民的思想统一到忠于天皇和认同军国主义基本国策上。武士道指导下的“忠君爱国”教育、战争教育,营造战争氛围,激发战争意识,培植军国势力,军国主义物质载体急剧膨胀,军国主义基本国策成为官民一致的共识。在一切权力集中于天皇的军国主义战争体制下,军国主义旗手控制政权,军阀集团为所欲为,疯狂推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以军国主义作为财富源泉和发展动力,以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累累白骨,换取自己超常规的工业化成就。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科技的运用,现代战争对人类及其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重点从伦理的角度思考战争,有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而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思考其对环境的影响,战争是地球的灾难。人类需要抛弃旧的安全观,确立新的安全观,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心理战,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心理战不像高技术条件下的“硬战争”那样残酷,但这种“不流血的战争”与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战争相比,蕴含着同样巨大的破坏和毁伤能力。必须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研究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信息心理战。国家心理安全是现代国家安全领域中的重要内容,维护国家心理安全,就是确保本国民众的心理边疆不受他国侵犯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对于巴金小说《寒夜》中造成主人公汪文宣悲剧的缘由,在一般认为的社会黑暗说之外,实际上还存在许多致命的不和谐因素.战争的特殊社会环境,给当时社会的稳定以及人的生存条件和生存压力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在汪文宣这种小家庭中,主要的家庭关系和谐与否照样会影响到家庭及家庭成员的正常存在;触及汪文宣个人自身,也蕴涵着思想、心理道德和事业上发展能力的不和谐诸方面.通过汪文宣这小人小事的生命乐章,显示出悲剧的深刻含义,即既彰显了个人生命主体的不和谐,又折射出当时时代、社会、事业、爱情及家庭的不和谐,还阐释了生命实践主体必须要与实践环境和谐发展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在当前席卷全球新军事变革的时期,这一重要思想为如何使人民战争进发出新的活力、为克敌制胜指明了方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实现人民战争的正义性基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打牢人民战争的思想基础;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民战争的群众基础;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党对人民战争领导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人们自我意识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增强 ,直接影响着文学创作 ,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文学创作者们把笔触从对重大社会事件的揭示上转移到关注百姓、关注内心感受上 ,使得这一阶段的文学有了平实和大众化的审美流向  相似文献   

18.
略论孙武的备战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文不过十三篇,论不及六千言,然而却字字珠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军事哲学思想和兵家唯物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孙武的政治准备、军事准备和经济准备的思想,哺育过无数兵家名将,突出地体现了孙武的备战思想。孙武“先胜而后求战”的备战思想,是对战争准备的深刻揭示,是“先胜”思想的总结,也是孙武备战思想的精华。孙武的备战思想对未来高科技战争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