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生鲜农产品种养收获到零售环节中,配送环节对生鲜经营效益影响较大。文章对生鲜物流JIT配送所获得的整体效益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与传统配送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针对生鲜物流,JIT配送获得的效益比传统配送获得的效益大。  相似文献   

2.
从生鲜农产品种养收获到零售环节中,配送环节对生鲜经营效益影响较大。文章对生鲜物流JIT配送所获得的整体效益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与传统配送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针对生鲜物流,JIT配送获得的效益比传统配送获得的效益大。  相似文献   

3.
运用创新性供应链的思想和方法,解决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生产组织方式缺乏协同、农产品"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矛盾较突出等主要问题,旨在实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协同化运作和管理.围绕创新性供应链管理和协同学理论,采用描述性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生鲜农产品创新性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业务流程,提出基于数据价值的城市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集成配送模式,即数字化物流+城市共同化配送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生鲜品冷链物流及协同化运作和管理,必须加强农业产业组织需求驱动协同、流通企业技术创新协同、农产品创新供应链方案实施与政策环境的协同,这对于改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解决军地一体化应急物流管理中连续型物资需求的配送问题,需要从物资的配送能力和需求紧迫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基于物流场理论,根据我国现阶段军地应急物资的双重管理模式,建立应急救援多配送中心物流场模型。在模型中将应急物资的配送和需求问题视为带正、负电荷的电场,其中正、负电荷分别代表配送中心和需要救援的区域,电荷数值大小分别代表配送能力的强弱及物流需求的紧急程度,并分析了单中心覆盖、多中心部分覆盖及多中心全部覆盖三种不同配送情况下应急物资的配送及与需求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配送能力、需求紧迫性及路网阻尼性等因素对连续型物资配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为各配送中心分配适当配送量,提高运送时效性及降低任务分配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5.
揭示城市配送形成过程中各种主要因素的作用,从城市配送市场需求、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规划、城市配送中心的集约化功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推动、现代技术的支持等因素阐述城市配送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揭示城市配送形成过程中各种主要因素的作用,从城市配送市场需求、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规划、城市配送中心的集约化功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推动、现代技术的支持等因素阐述城市配送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商业零售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较之国外先进商业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水平以及我国商业零售业快速扩张的需求而言,我国的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在配送比例、物流成本、信息化水平、配送技巧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在共同配送中心建设、自建配送中心培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人才培养、外资引进、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快递各自配送模式产生的末端配送问题,构建快递末端配送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探究实施快递末端共同配送模式带来的效益.研究发现,相比各自配送模式,通过统一规划配送路径,实施共同配送模式,将车辆满载率分别提高至80%、90%、100%,平均运距增加至6km、8km后,能够使末端快递配送车辆出行总量下降76%-81%,城市货运交通拥挤度下降36%-49%,配送成本降低11%-40%,能源消耗、碳排放降低11%-40%,表明共同配送模式比各自配送模式在治理末端配送难题、降本增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要提高快递末端配送效率,政府应该加大对现有物流配送中心的改造,在新城规划时统一规划土地建立物流园区及末端共同配送网点,完善共同配送节点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9.
只有包含了农产品物流、农用生产资料物流、农村日用消费品物流等,才真正算是"农村物流"。分析了农产品配送、日用消费品配送、农用物资配送等物流配送模式;认为连锁经营是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应有之意,而物流配送则是提升连锁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将三种物流配送整合到一个配送中心,在建设农村配送网络时,既应考虑原有网络,又应该重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在配送中心选址决策过程中,处于物流企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有机联系,深入的分析了两者所追求的目标、面临的约束以及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上层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下层以无法及时响应所带来的服务惩罚最小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利用免疫遗传算法求解在不同配送中心方案数目下,上下层模型的最优解,并最终确定双层规划的解。以某电网公司的电力物资配送网络的实际数据和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为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市日益成为人们购买生鲜食品的重要场所。同时,这也引起了人们关于“农转超”的争论,然而超市到底能不能取代农贸市场最终取决于消费者。本研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南京消费者在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生鲜食品的态度和行为,为超市的生鲜食品管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福州生鲜超市市场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筛选出网络消费者在购买生鲜商品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并通过传统生鲜市场营销环境与网络背景下的生鲜超市营销环境对比,以及福州本土市场中,跨国零售集团与本土零售业在生鲜经营方面管理的异同,探索适应网络消费者主体购买需要的生鲜商品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对农产品流通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鲜超市的发展目标是对原有农贸市场的升级换代.回顾我国鲜活农产品经营业态的演进过程及趋势,并对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前后鲜活农产品流通组织方式变化予以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生鲜超市是我国从事农产品销售的真正主体,但它的出现将对我国当前的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生产规模、农民的素质和就业等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顺利推进"农改超"及利用"农改超"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行业反垄断的深入和售后维修行业的转型,大量汽车同质配件获准进入市场竞争,其物流路径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对汽车备件物流进行SWOT-PEST战略分析,设计以城市共同配送为基础的汽车备件超市,建立其运作模型及其业务流程;同时针对供应链上供应商发货、配送中心收货、库存管理和零部件包装进行物流分流介绍,各节点处根据货物前后流向进行细化分流。在供应链全程信息化保障下,达到由备件超市保证产品质量、为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全过程的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分销网络的成本主要由固定成本、运输成本、存货成本和缺货成本组成。如何在不减少产品销量的前提下降低供应链分销网络的成本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难题。基于一个供应商、一个分销中心、多个零售店的供应链二级分销网络模型的分析,结合分销中心的选址提出了需求和分销中心容量不确定条件下一个供应商、多个分销中心、多个零售店的集中控制的供应链二级分销网络的双层规划优化模型,并用智能优化算法对模型求解,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模型对需求和分销中心容量不确定条件下供应链二级分销网络的优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配送中心的建立与连锁超市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锁经营从九十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以来 ,由于具有批量进货、集中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的优点 ,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发展连锁业 ,配送中心的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电子订货系统(EOS)的出现,顺应了连锁超市企业发展的要求。完整的连锁超市EOS是由连锁门店、总部、配送中心、供应商、VAN商业增值网络(或INTERNET)以及必要的立法监督机构等构成的。其订货流程通常要经过订货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实物配送阶段。目前建立EOS的重点是要建立起相应的VAN商业增值网络。基于INTERNET的EOS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完善的法律章程是EOS规范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中心城市的区域配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属粗放型经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企业竞争的加剧,要求我国企业必须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而经营方式的转变要有现代流通来保证,集约化配送是现代流通方式的标志,本文分析了我国经营方式转变中,作为中心城市的物流配送功能和物流配送的配送形式,设计了几类流通企业的配送形式和改革思路,以保证中心城市发挥物流功能,加速我国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式转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子系统,流通系统受重视的程度与日俱增。文章回顾了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指出传统的"现代化"在认识上所存在的不足;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中日比较探讨流通现代化的概念、必要性及评价标准;结合产业组织论与市场营销论,构建适用于中国市场的流通现代化理论分析架构。  相似文献   

20.
快递企业的配送系统是一个由物理层网络和管理层网络构成的,具有多层、多维、多标准特征的超网络系统和运转中心作为管理层网络中业务管理维度子网的最小经营单位,其经营目标是实现配送效率的最大化。以配送时间作为网络边的权值,从业务管理的维度,研究快递超网络基于效率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一是各运转中心可以借助合理选择配送路径和配送工具等方法,实现配送效率的最优;二是在考虑线路上的时间成本由其两端节点平均分摊的前提下,各运转中心实现效率最优的同时,快递企业的综合配送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