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荔湾区是广州市最早开展社会工作的城区,十年前就已开始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部署后,荔湾区社会工作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2007年7月被民政部批准为广州市唯一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试点区后,荔湾区结合多年来的社会工作实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着重在老龄、青少年、再就业、残障康复、社会公益类社会组织等领域全面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被民政部确定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试点区后,广州市荔湾区相继于2011年、2013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此荣誉的获得,得益于荔湾区重视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7月广州市荔湾区被国家民政部批准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试点区以来,通过发展和引入多主体、多层面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民间运作”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模式,为培养社工人才和推进社工项目搭建平台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2008年6月开始,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了广州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广州市荔湾区花地街开展“扶贫与扶志,救助与就业”城市反贫困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依据以“扶贫”为目标,“扶志”为辅助,“救助”为保障,“就业”为根本的工作思路,在城市贫困家庭中开展能力建设与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5.
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还处于多发阶段.作为关爱未成年人的措施,近些年青少年犯罪处罚的非刑罚化渐成趋势,因此社区矫正服务对象中未成年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广州市荔湾区司法局借鉴香港经验,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服务,在荔湾区22个驻街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适应指导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以探索和建立符合广州实际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司法社工制度,广泛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有效的预防重新犯罪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各地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州,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社会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任务之后,广州更以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胸襟,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发展社会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尤其是近两年,通过两个城区(荔湾区、海珠区)和一个事业单位(广州市老人院)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的带动,迈开了广州发展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导刊》2013,(19):21-22
海龙街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南部,下辖龙溪、海北、增滘3个经济联社,对应设立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达9.5平方公里,是荔湾区22条行政街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条街,也是城市化过程中典型的“村改居”社区聚落地.2010年8月,海龙街被确定为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唯一的“村改居”社区试点.2011年1月,海龙街通过政府购买形式,与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以海龙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依托,开展家庭、青少年、长者、残障、义工、社区戒毒六大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越秀区出台的《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以改革完善基层党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突破口,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2012年5月,广州市越秀区委组织部与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基层党建工作的合作模式,以满足越秀区党员的多元化需求,关爱党员,为党员搭建服务平台,促进改善基层党建管理及服务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大同”)孕育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背景下,诞生于2008年广州市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首批试点浪潮中,是强力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和大力倡导高校产学研结合的产物。作为广州市首家专业性社会工作机构,她寄托着一批社工人的情怀,开创了广州社会工作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18部委《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结合全市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工作的开展,着重在政策制度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推动广州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0,(22):19-21
2009年2月,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以建设街为试点,与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合作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建设街设立阳光社会工作站。以“引入专业服务,提升自治水平”为切入点,面向辖区内全体居民,以低保低收入对象、边缘困难家庭.失业人员,残疾人员、社区孤老等居民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服务需求,提高弱势人群的社会福利,探索社区帮扶、社会救助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政府、市场与社会需要合力构建与其相适应的福利制度,社会工作正是在此背景下获得发展机会.而政府、社会、市场对社会工作都有自己的期待.具体来说,政府希望借助社会工作缓解社会矛盾,特别是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社会希望借助社会工作推动公民权利发展;而市场希望社会工作发展能为其带来更为稳定的劳动力市场.那么,社会工作能满足各方期待吗?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走上筹备和探索发展之路。在5·12抗震救灾社工行动中,广州社工寻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开创了“政府+高校+社团”的社会工作“广州模式”。三方的优势联合,使社会工作这株幼苗在广州这片包容、和谐的土地上更加茁壮地成长。2009年5月27日,拥有419位个人会员、30名单位会员的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正式成立了,从此,广州社工将秉承着“助人自助、点燃希望”的行动宗旨,在广州和谐社会建设的路上高歌前行。  相似文献   

14.
这里没有繁华都市的喧闹,只有闲庭信步的社区居民:这里没有厚重铁门的隔绝,只有邻里共融、社区关爱的生动画面。这里的每一个晨辉夕照,你都能看到专业社工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开展社会工作,看到义工们活跃的身影。关爱社群,倾注民生,古老的麻石路上写满了人间真情:助人自助,欢声笑语,和谐的社区里洋溢着社会的温暖——这就是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的真实写照.也是逢源街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5.
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社会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中,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是该模式的核心内容。广州在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始终扮演着重要的主导角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政府对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大力推动,与社会工作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相继出台,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对于社会工作的需求,以培养社工人才为己任的高校有必要认真思考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迅速,政府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力度大,社会工作机构大量建立,它们在服务弱势群体、改善民生、解决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在中西部地区,一些城市也尝试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社会工作开始走上有前景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社会工作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不同地区遇到的问题不同,但主要还是各方形成共识、摸索和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发展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推进,我国不同地区社会工作出现不同的发展形态,特别是在社会工作职业化试点城市,如上海、深圳等。学术界呼吁与政府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社会团体则一直谋求与政府的合作关系。事实上,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史来看,政府部门特别是民政部门对社会工作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高校、社会团体、政府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维系仍然缺乏明确的社会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9.
珠海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特征 (一)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 珠海是国内较早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城市之一,其发展的重要特点就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地推动”。珠海市农村社会工作也不例外,“政府主导”的痕迹很明显。珠海市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开启于民政部门的7个“农村社会工作试点项目”,第一期投入的260万元经费也全部源于政府购买服务经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12,(31):42-45
2007年起,深圳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发展,主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拓展社会工作服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初步构建起以“政府推动、民间运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工作体系。截至2012年9月底,全市共投入资金超过4亿元,用于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及提供配套支持。经过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