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逼近,社区健身已成为许多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社区健身设备的缺乏,没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和专业人士予以指导等,又让许多老年人处于困惑和无奈之中。老年人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健身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高低。因此,政府在着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老年人生存质量的提升,否则,建立和谐社会将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社区开展老年人服务硕目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大多数老年人处于“等吃、等穿、等死”的消极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背后的“无力感”与“无用感”导致他们的社会参与不足、社会融入度不高,更无从谈及主动寻求服务。社会工作作为介入社区老年人服务的一种新生力量,已彰显出其特有的理念与方法优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理上的健康。不久前,两场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讲座在江苏省苏州市双塔街道定慧寺巷社区和百步街社区举办。  相似文献   

4.
在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核心化以及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的背景下,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家庭照料老年入的资源在逐渐减少,需要通过发展社区助老服务来弥补家庭照料老年人的功能的不足。在民政部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一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各类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其中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社区机构占所有便民机构的85%,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养老已成为老年人最为关注的事情。精神养老自然离不开文化生活,而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戏剧这一自古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更是被老年人所钟爱。生活中,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爱好戏曲的老年人总是占绝大多数,在炊烟袅袅的山村农家,在繁华都市的公园、社区,总能看到老年戏迷拉着京胡、二胡,扯开嗓子,摇头晃脑地唱着京剧、湘剧、花鼓戏。有的老人一边走路一边嘴里还不忘哼着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与刁德一的对唱,甚至在一起聊天时,也离不开谈论京剧大师梅兰芳,湘剧名家徐绍清,花鼓戏名旦肖重奎等。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养老成为当今社会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而居家养老是人们特别青睐的养老方式,如何进一步完善服务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人的工作,使老年人真正获得高质量的生活保障,是居家养老模式不断探索的主要方面之一。南宁市和宁波市的很多社区纷纷探索出了一种居家养老的新模式—社区“结亲认养,包户服务”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是山西的省会城市,是山西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近年来,在太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太原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养老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老年权益保障工作不断深化,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银龄行动”广泛开展,社区、农村老龄工作扎实深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创造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好做法、好经验,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老龄工作也给予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西湖区始终将关爱老年人的冷暖当作孜孜不倦的追求,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处处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才能让所有老年人得到更多照料,让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不再孤独?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给出了答案。西湖区始终将关爱老年人的冷暖当作孜孜不倦的追求,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处处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走出了一条独具西湖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9.
社区助老员这一公益性岗位,不仅解决了城市里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问题,也使需要帮扶的老年人通过助老员的上门帮扶,提高了晚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托老所”是青海省民政厅今年在西宁地区探索性开建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旨在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年人在家门口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让他们平安养老、健康养老、幸福养老。到今年9月,一部分社区“托老所”已建成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1.
家庭和社区支摄,是城币社会工作专业中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多数城市主要在便民利民上做了许多工作,即:为方便和有利于居民生活提供了各种微利有偿或无偿支援,以满足社区成员需求,施惠于干家万户,受到广大居民的普遍欢迎。笔者认为,会后在觑币社会工作赛亚方面,巨该向警牙人、少儿和残疾人易上转变,诚挚地同他们丹民家庭和社区天援,这是我们的当务2急。城市老年人家庭和社区支援对城币章守人的家庭和社区交接体现任港定老年人生存与发展需采的免费机险费服务上,真内容@括老还保障性支援和老年福利性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增强,老年人独自生活居住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这种情况意味着老年人自身经济支持能力的增强,同时也意味着身边照料的人力资源在减戮虽然说老年人在低龄、身体健康时独立居住是有利于自己生活的,但是在晚年、自理能力下降时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当子女不能提供生活照料时,需要向社会寻求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中部分老人由于高龄、患病、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独身一人等原因,生活出现贫困化趋势,是老人中“弱中弱”老人。他们生活在社区、居住在社区,社区扶助功能的强弱对困难老人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关注困难老人的需求,探索切实可行的帮扶途径,把困难老人帮扶对策纳入地区总体发展规划当中,是建设和谐社区,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老年人口比例已达到18.7%,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老龄化比例,超过了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老龄化程度。加上未满60周岁的退休准老人,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加大。这一庞大老年群体的主要生活空间在社区,所以完善社区老年福利设施布局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研究制定应对方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政策措施,不断深化老龄工作,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广大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16.
养老服务工作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我们要树立积极的养老服务工作理念,不断提高全社会养老工作水平。为此,一是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借助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组织,建设养老服务网络,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同时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建设一批老年活动站和活动中心,让老年人有地方去健身和娱乐,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积极推进适度普惠型老年政策,健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社区照顾”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英国,首先被应用于精神病患者、老年人和残疾人领域。我国引进社区照顾的模式与理念之后,通过对残疾人实行机构式集中照顾,由政府部门担当服务主体,为其提供各种照顾和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较好地满足了被照顾残疾人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8.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又称托老所,是指社区内为老年人,尤其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的场所。这种介于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的照料方式,既解决了老人日常照料的难题,又能缓解养老机构床位紧张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吴敏 《老年世界》2014,(17):28-28
在辽宁省大连市,有一支“离退休人员人生设计师”队伍。这群由离退休党员、干部、专家学者组成的设计师队伍常年活跃在社区,为老年人安排晚年生活提供指导、咨询、设计服务。目前,这支经验丰富的队伍已经成功为老年人组织了金婚、银婚及集体纪念婚典、红色纪念婚典游、补拍婚纱照、大连老人话养老、参观养老院、健康知识、理财知识、隔代教育讲座等多类活动,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0.
《老年世界》2011,(13):19-19
(接上期)第九条 赡养人必须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的义务,保证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等基本生活需求。对无经济收入或者收入低微并与赡养人分开生活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按期给付赡养费,提供必需的生活物品,承担家庭劳务,保证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家庭成员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