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新文学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五四时期,两种"大恐惧"引发出两条相悖的探寻"根本"的思路,也由此决定了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批判性格和反对者们对传统文化的护卫姿态;在东西方文化激烈论战的大背景下,新文学作者从文学这一特定角度表现了自己鲜明的态度;五四新文学作者们仿效外国作品和读者们阅读──接受的过程成为学习西方文化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南洋地区华文新文学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在海外的第一个文学分支,也是滥觞时期的海外华文新文学的第一个文学实体.它的萌芽、诞生,不但成为20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起点;而且,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来看,它也为20世纪现代华文文学新的文化传统及多元化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而又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大学汉语言文学学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独特的人文性和基础性,凝聚着浓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汉语言文学教学就成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努力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从而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脱胎于新文化运动的五四新文学,以激进的姿态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极为深刻的颠覆与反思,努力实现着与儒家文化的割裂.然而五四文学无法回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重大影响,其文学理念又与儒学文艺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暗合;在创作实践中,儒学传统因子也悄悄渗透于各类文本中,且赋予了新鲜的时代特质.  相似文献   

5.
"为人生"作为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对于五四新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实用科学理性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联系。从"实验主义"的科学接受到"求真理"的思想共识,最后落实到和俄罗斯拯救意识深度结缘的"为人生"的艺术主张,这种在科学和人文错位的对接中将"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转换为五四功利主义文学观的全过程,都是在实用科学理性精神的烛照下完成;这真实地体现了五四新文学张扬西化同时又游离于西学的双重矛盾:既反映了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现代性认知问题上的思想茫然性,又揭示着中西方文化与文学融汇过程中的历史复杂性。如果我们忽略了实用科学理性和"为人生"的内在逻辑关系,就会失去对五四新文学基本性质的科学描述与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6.
传统道德现代化是百年中国文学的核心命题.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的传统叙述,一直笼罩在启蒙主义线性时间哲学虚构的社会"发展"神话与历史"进步"理念当中.这种启蒙的思想意理,造成中国作家对传统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着政治化约的简单化行为;作家们主要从社会系统而非文化系统来看待传统、决定自己对传统的态度,背离了启蒙作为文化系统工程的主旨.当下中国文学的传统叙述,需要反省五四启蒙主义的缺失,回到现代人文理性的"新启蒙"立场上来,重新建立一种具有"当代"和"中国"气象的审视传统的思想视野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蒙古语文学同全国性的文学思潮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由于人文历史传统、文学传统以及民族现实存在的差异,蒙古语文学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改革开放以来,兴起于蒙古语文学领域并推动文学朝着一定方向发展的文学思潮,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种,即现实主义思潮、新启蒙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文化民族思潮.其中一些思潮来势凶猛,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着旧有的文学观念和意识,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文学的面貌,而有些思潮的发生虽无汹涌澎湃之势,却在相对平静的表面下孕育着不可逆转的态势,使文学变革显得异常深刻且具有久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民族文学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是由于文学流传形成的人文风雨所产生的动力。由人文风雨形成的气候与环境,则是世界文学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世界各民族文学的总体构成并不是板块式的,而是风雨季候式的。从世界文学史来看,文学流传存在这样五种方式:夏天干涸的土地需要急风暴雨的浇灌式,冬天寒流来袭那样的凄风苦雨式,春天蓝天白云那样的和风细雨式,秋天天高云淡那样的秋风秋雨式,全球气流循环而形成的整体气候式。文学之所以实现自己的流传,也存在五种动因:一是由于接受者自己的文学与文化传统自行枯萎与自我消失的需要;二是由于强制性的文化输出与文化侵略;三是自由性的文化输出与文化交流;四是出于人的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五是出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动因。文学流传是世界各民族文学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功能有了新变化,大学语文应当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反映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民族文化精髓的窗口学科。在教学内容上,应通过新教材的编写强化世界各民族经典文学,讲授篇目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西方优秀文化精神;在教学方式上,应倡导大学生用理性的眼光认识世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蒋承勇先生一向致力于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研究.十多年来,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及多本专著.而近期出版的<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以下简称<两希>),更是作者多年在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研究上的阶段性总结.这本专著的面世标志着作者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已经建立起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构架,在对外国文学研究深层结构框架的发掘基础上,实现了其一以贯之的对西方文学人性的深度把握的理想.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的韩耀成先生所说,该书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傅天虹先生是当代华文诗坛有影响的重要诗人。他以自己鲜明个性的诗歌创作和系列诗歌工程的建设,予以了新移民文学实实在在的内容。他凭借独特两岸三地的丰富生活孕育了他的诗情诗意;其特有的文化身份带来了他深邃的诗思,书写了一个坚强奋斗者的执著人生之歌。同时,他对诗歌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其敏锐的感触捕捉生活本身丰富的细节,形成了自己朴素写实中透视的象征,现代意识中包孕的传统人文的诗思和诗的意境之美。他的努力丰富了当代华文诗歌,推进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卢梭是一位启蒙哲人 ,但又有理不清、割不断的教士情怀与基督教情结。他把人自己当作神 ,坚信人类可以在现世社会中建立天国般的彼岸世界。他笔下的“新人”形象蕴含教士的秉性 :赎罪与忏悔意识、禁欲意识和博爱意识。卢梭的精神机体中流淌着基督教的文化血液这一事实 ,说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有其不同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人文性 ,而且 ,这种人文性正是通过卢梭这样的作家在近现代西方文学与文化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构成胡适文学思想中的三大矛盾.胡适在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上的矛盾彰显了一个隐身江湖又留神庙堂,有志文学又寄意家国,留连学术又不能忘情政治的现代中国学人的情怀;胡适的形式主义文学史观并未坚持到底,形式主义立场与他信从实验主义有关;胡适对传统文化激烈的批判背后隐藏着他对传统文化很深的依恋,胡适学术活动的思想资源更多来自传统.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大程度上,文学地位日益的边缘化以及文学研究日益体制化,是文化研究日益突显、并最终浮出水面的重要因素,后工业时代文学所面临的困境使得文学与当下生活越来越疏离,这促使了人文知识分子一分为二为人文技术型和人文批判型,文学批判功能的分离、剥落使得人文批判型知识分子一时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他们纷纷投向文化研究,因为文化研究这块学术“庄园”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大显身手的场所,这使得文化研究自然地具备了批判性本质。  相似文献   

15.
新辩证观念:中国比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代文化多元论与文化一体论并存的状况下 ,中国比较文学应在不同民族文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建立新的辩证观念。这种观念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辩证观点 ,同时又参酌西方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与发展 ,从而形成一种对于差异与同一关系的新理解。这一原则在比较文学研究中 ,将超越形式逻辑的同异之比 ,并建立关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主体的新观念。这种新辩证观念的建立可以使中国比较文学在走向世界时 ,具有自己的学科基本观念 ,并在多元文化的时代使之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泰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角度,探讨了泰华文学的形态和个性。作者认为,泰华文学是在泰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土壤上开出来的华文文学之花,它既继承了中华文化母体的文学财富,与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意蕴、内涵、形态和个性,如坚持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传统,反映泰国华族的生存形态和性格心理,呈现不同程度的宗教情感意识,表现出多元的文化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激活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潜力,并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范型.受外来影响和本土经验的双重规约,20世纪中国文学形成了自由主义文学和左翼文学两大传统,它们既矛盾又统一、既对立又互补,其消长起伏反映了中国各大政治力量博弈所形成的综合平衡,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经验对文学现代化转型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保证了20世纪中国文学在受到外来影响时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色.20世纪中国文学在消化吸收外国文学过程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到了世纪末则出现了另一种盲目追随的片面性,这些问题说明学习外国文学要有正确的出发点,要有自觉性和自主性,要具备艺术的眼光.  相似文献   

18.
宋剑华  曹亚明 《河北学刊》2007,27(5):123-127
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运用"和文汉读法"学习日语,意欲建造一座连通中西文化的巴贝尔塔,但是,翻译方法的急功近利、文学观念的返归传统,以及中、日、西多种思想的交错等诸多因素,都决定了梁启超难以跨越中国传统文学的樊篱,完成引导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历史性转型.本文从翻译手段、文学观念、思想文化等三个层面考察梁启超通过日文译介西学的行为,进而探析在中国近现代文学转型中,梁启超与五四新文学的承续关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会议的主题,我想谈一点与五四传统有关联的问题。文学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产品。在我们的观念中,五四文学是怎样的文学呢?那是一种由于思想比较解放而人的精神得以张扬的文学。如果封建专制的精神环境不出现变化,五四时代的新文学是不能出现的。但是,中国封建传统的根基非常深厚,“王纲解组”的时期往往是短暂的,一己封建势力“重整纲纪”,加在文学上的压迫就又来了,精神又再萎缩,原有的“新文学”的意义也会逐渐消失。精神环境变坏了,文学当然还在发展着,正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文学也一直发展着一样。但这时候就容易走回老轨…  相似文献   

20.
王志伟 《学术探索》2012,(10):164-167
本文结合汉英文化的历史传统、哲学传统、修辞学传统、文学传统和研究传统等,对汉英双关语的历史渊源、传统嬗变和使用现状等人文传统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探讨了当代国内外英汉双关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