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据法是国际私法的特有概念和基本范畴,它是指经冲突规范援引被用来确定国际 民商事关系主体的具体权利、义务和责任的某种实体法。传统国际私法的历史也是关于准据法的 理论和方法的历史。从“法则区别说”到“法律关系本座说”再到“最密切联系说”,可谓国际 私法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反映着人们探寻确定准据法的原则、规则和方法的思索轨 迹,其目的都是为解决法律冲突问题而寻找准据法,同时说明确定准据法的理由,尤其是解释和 调和适用外国法与内国国家主权(或属地优越权)之间的矛盾。不过,确定准据法的最高价值取 向是法律适用的“适当性”。  相似文献   

2.
连结点的选择和确立是国际私法立法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互联网法律主体的复杂性对连结点的选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连结点将继续适用但其含义呈多样化趋势,对主观性连结点的限制逐渐减少,连结点弹性化倾向将更加明显。网址、网页等新的连结因素对于网络案件连结点的确定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致性”和“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应是网络环境下新连结点构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论多元法律体系之公共秩序政策对国际私法的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私法的发展轨迹,主要是围绕各国私法与多元法律体系的公共秩序政策之对立和统一的轴心波动。国际私法实体规范的范围,包括各国私法、各国专用涉外实体法、"直接适用的法"和国际民商事统一实体法。国际私法冲突的产生、国际私法实体规范的性质以及国际私法的性质均是多元法律体系的公共秩序政策矛盾作用下的结果。厘清多元法律体系的公共秩序政策对国际私法之规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国际私法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Internet与国际私法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作者在具体分析跨国侵权、知识产权和电子商务等三个常见的网上法律冲突的基础上 ,从国际私法的视角解析了两种不同的网上法律关系 :与Inter net有关的法律关系和Internet法律关系 ,并详细探讨了Internet对于连接点、法律选择方法、准据法、管辖权、国外送达和取证等国际私法问题的挑战 ,探讨了一些应对策略 ,最后评述了国外学者对该问题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反致问题的产生源于各国对外国冲突法效力认识的不同,而外国冲突法在多大程度上应当被适用是值得考虑的。尽管反致制度存在诸多争议,但采纳反致是国际私法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符合国际私法的目的与宗旨,我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应当接受反致,但应当将其作为一种法律适用的特殊方式而不是以普遍的制度形式予以接受。  相似文献   

6.
法律冲突是国际社会有了不同立法以后必然出现的客观社会现象。国际私法的目的和任务不是要解决、也不可能解决法律冲突 ,而是通过确定涉外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以建立和维护一个合理的国际民商事交往秩序。因此 ,法律选择的方法不是、也不应该是国际私法的唯一方法 ,在国际社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用统一实体规范直接调整的方法必然也为国际私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徐忆斌 《学术界》2006,1(6):194-198
冲突规范的性质问题是国际私法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命题。本文在分析法律上性质含义的基础上,对于什么是冲突规范的性质以及如何对之进行认定提出了新的诠释方法。  相似文献   

8.
尽管冲突规范并不明确规定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各方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它作为一种间接规范,主要作立法管辖权之选择,并且被选择的法律有时并不符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法院国的政策与利益.然而,无论从国际私法的历史发展、国际私法的主要目的和中心任务、各国学者关于国际私法范围的认识上来看,还是从冲突规范本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来看,冲突规范无论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是国际私法的最重要的规范.同时,对传统国际私法的冲突规范进行改良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法律选择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价值,主要包括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与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交互作用的产物,是法律选择的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也是传统冲突规则与现代灵活方法的结合。最密切联系原则实际上体现了传统法律选择理论与现代法律选择理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国际私法上的"冲突正义"和"实质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的乃至近代的国际私法,都还只在追求“冲突正义”的实现,但也并非仅关心“冲突正义”的问题。在国际私法立法和研究中提出追求“实质正义”的要求是有重大意义的,国际私法为追求“实质正义”也已作出种种改进。“实质正义”绝非仅指当事人的正当利益,而是包括国际交往中各种主体间利益的博弈。国际私法要实现这一任务,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要进一步解决,这中间既有理论的辨析,又牵涉到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国际私法性质的法理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明 《社会科学》2007,(8):97-104
国际私法的性质,即国际私法究竟应属于国际法还是国内法的问题,历来的争论和分歧均着眼于对国际私法规范本身的分析和研究,而问题的实质则应在法理学的层面上才能得到准确的解释。文章从"国内法"论者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对国际私法目的的认识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国际私法的性质应当是由国际私法的对象而不是其规范形式所决定;国际私法的目的是要对国际民商事交往当事人的行为予以制约而不是要去解决法律冲突。作者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国际私法应当是国际法性质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2.
在价值取向上,传统国际私法采用规则的形式来追求法律的确定性,但是规则的僵化性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美国冲突法革命之后,美国国际私法开始适用方法来寻求法律确定性和灵活性的平衡。然而,规则或者方法都无法单独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必须注重规则与方法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3.
彭丁带 《学术界》2008,(1):282-286
美国国际私法理论的发展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美国国际私法存在两大理论派别,即传统主义国际私法理论和现代主义国际私法理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对待冲突规范或法律选择规范的态度.本文主要描述20世纪初叶以来美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分析两大派别的主要主张和区别,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认为两大派别的争论本质上关乎最深层次的法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侵权法律选择方法与规则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二秀 《学术研究》2012,(10):61-66,88,1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一大进步,其中关于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的规定更是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新法中有关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法律选择方法与法律选择规则的融合以及法律选择规则的细化,也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然而,新规定还存在确定性不足、法律选择方法的运用不明确、与其他法律的规定不协调等需要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薛静 《云梦学刊》2023,(2):66-72
国际私法的本体是解决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具体包含冲突规范、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三个内容,兼具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国际私法的本体在“和平崛起”时代具有新的法治定位,其价值取向更趋同,法律选择方法更多元,未来发展更灵活。溯源国际私法本体,有助于指导中国国际私法制度开展立法设计和法律修订,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私法制度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冲突规范是什么性质的法律规范”这一问题在国际私法学上素有争议,而问题的实质在于中国法理学对该类规范尚未有充分的认识和研究.实际上,在法律规范体系中存在着一类适用法规范,我们可以对它作如下定义:凡是对法律适用行为本身作出指引的规范,都属于适用法规范.适用法规范不仅包含冲突规范,也有其它多种表现形态,在各类法律文件中都有体现.适用法规范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裁判规范和技术性规范.在法律规范体系中,适用法规范虽然数量不多,却对于整个法律规范体系的运作有着不可缺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欧盟关于非合同义务法律适用的罗马Ⅱ规则体现了确定性与灵活性的平衡,管辖权法律选择规则与内容导向法律选择规则的结合,国家或者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兼顾,个案分析或分割制与整体论的结合。但罗马Ⅱ规则也存在一些不足,中国国际私法应有批判的借鉴罗马Ⅱ规则。  相似文献   

18.
国际私法正在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和重视,法学界关于国际私法的学术讨论,也在日益深入地开展。现拟就国际私法的名称和形式,提出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 国际私法宜改称“涉外民法” 国际私法这个名称名不符实,不能反映这一法律部门的内容和特征,确有正名的必要。首先,从国际私法的词义来看,“国际”这个词使用得很不确切,因为这里所谓“国际”并不是指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而是指应调整的法律关系超出一国范  相似文献   

19.
周后春 《兰州学刊》2007,(12):67-69
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物权变动问题上明确采纳了区分原则,这一区分原则必然会突破传统物权法律适用中的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对国际私法上的涉外物权法律适用问题产生影响。在国际私法上,涉外物权变动法律适用的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也应当分开,涉外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可以适用当事人所选择的法律,而涉外物权变动的结果行为则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相似文献   

20.
韩朝两国新近颁行的国际私法,无论在总体构架上,还是在总则以及分则对相关法律冲突问题的规定上,均有其独特性.在有关公共秩序的保留、特定领域的法律适用问题、属人法连结点的选择、"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地位,以及国际私法立法的模式等问题上,韩朝两国国际私法均有值得我国借鉴和关注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