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粮食补贴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从补贴范围、补贴强度和补贴对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经历了无粮食补贴、弱粮食补贴、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和深化改革四个阶段,并逐步探索构建了以价格支持和直接补贴导向为主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一、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持续多年的普惠式农业补贴政策开始呈现边际效应递减,亟需优化完善。通过梳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进和构成体系,分析当前补贴体系面临的新形势,进而提出优化粮食补贴政策的建议:完善顶层设计并明确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构建符合WTO相关要求的新型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建立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并稳定政策调控预期。  相似文献   

2.
从湖南省湘阴县的调研数据看,近几年粮食补贴政策形成了多赢格局:增产增收,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从根本上转变了基层政府职能;与粮食间接补贴脱钩,国有粮企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粮食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逐步化解和释放各级财政风险.但粮食补贴政策仍存在一些执行偏差,包括粮食补贴政策目标的定位偏差、粮食补贴政策的功效偏差、补贴资金发放的成本偏差、粮食直补面积偏差等.为此,提出应明确粮食补贴政策目标,适度提高粮食补贴标准,实行"粮食综合直接补贴政策",建立农民补贴信息网络平台,制定<粮食补贴条例>.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4年中国出台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以来,已初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基本实现了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但是在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补贴规模比较小、补贴结构不合理、补贴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应在提高农民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完善农业立法,形成粮食补贴的长效机制;突出粮食主产区的作用,完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补贴政策;完善粮食补贴体系,增强补贴的综合作用等方面不断完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粮食作物良种补贴政策是农业稳粮增收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表明,粮食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3.70%,且粮食非主产区的粮食作物良种补贴政策效果远优于粮食主产区。因此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进程中,一方面,补贴资金不应局限于耕地地力提升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还应向属于绿箱补贴范畴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及应用等方面转移或倾斜;另一方面,对粮食非主产区的改革速度及力度应缓于、弱于粮食主产区,进一步释放粮食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在粮食非主产区的政策效果,避免政策一刀切导致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以内蒙古自治区产粮大县一凉城县的农业补贴政策运行情况为案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在实施农业补贴政策方面存在土地经营者未能享受补贴、农民不了解补贴资金具体的明细内容等问题。针对该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农业补贴政策执行效率,本文提出了改革补贴对象,确保补贴对象为真正种粮农户;加强粮食补贴政策宣传工作,使农民了解粮食补贴的明细组成;整合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部门,降低政策执行成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农户模型进行分析,理论推导的结论表明:在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粮食补贴依然有效;运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面板Tobit模型以及面板数据分位数估计的方法证实了理论推导的结论。研究进一步表明,与粮食种植面积相挂钩的补贴方式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激励作用要明显大于脱钩的补贴方式;此外,种粮成本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抑制作用要远大于粮食直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农业实行补贴支持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利用国内外农业补贴政策的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对价格支持、挂钩补贴、脱钩补贴等政策措施的功能目标、实施效果及优缺点等进行综述和归纳,并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我国进一步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粮食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政策效应的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三大粮食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视角,构建动态面板GMM-DIFF模型,采用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区域差异明显,但其总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说明我国粮食生产正在步入规模与效率同步提升的重要转型阶段;进一步研究显示粮食生产的短期性与长期性政策效应在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差异非常凸出,形成较大的反差。基于此,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设计应当着力于两个层面的政策思考,即诸如粮食大户补贴等短期性政策效应的发挥和诸如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期性政策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减免农业税并对农业进行补贴是中国农业政策的重要转折点,其实施效果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以农民收入、粮食总产量、人均耕地面积代表农业补贴政策主要目标,农业补贴政策作为虚拟变量,通过灰色关联度定量评价了2004—2008年间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在所有因素中,农业补贴政策与农民收入、粮食总产量、人均耕地面积关联度处于最弱地位,说明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提出了调整农业补贴称谓与标准,注重农业保险补贴及调整农业补贴结构等农业补贴政策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8—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证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中,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非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用机械使用强度在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因地制宜发展以突出区域特色,优化要素结构以推进绿色生产,推动农机换代以转换新旧动能等对策,以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补贴政策与农民收入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末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农业发展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转折期,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也由提高农业生产转向支持农民收入,围绕这一政策目标,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减免农业税、良种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政策措施,以期提高农民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但这些政策措施是否真如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那样会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不同的政策措施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了提高补贴政策和公共支出的效率,使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本文试图重新构建一个分析框架,探讨不同的补贴政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以期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农业补贴"三合一"背景下,结合农业生产多功能性理论,对粮食规模生产成本进行重新解构与科学界定,提出粮食规模经营完全成本概念,并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视角,对如何提高粮食规模种植补贴政策效率、效益与效能进行系统解析与路径分解。把规模经营成本按照成本性质和权责对等原则分为"公共成本"和"私人成本",并对不同成本最佳承担主体进行责任分解,更加明晰了政府与市场支农作用的边界。研究发现虽然"三合一"补贴基本能够做到政策目标清晰和补贴对象精准,但依然存在政策可及性低、执行成本高、过度路径依赖、激励不相容等问题。为了提高政策效能及其可及性,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提出了降成本、提质增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模型的粮食直接补贴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直补是农业补贴政策的核心,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导向性功能.本文从保障粮食安全、公平收入分配和弥补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等多维视角诠释了粮食直补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并基于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从整体上检验了粮食直补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同时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了2004年29个地区及2005年23个地区的粮食直补效率.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直补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无效率.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粮食支持政策,其中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构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政策体系。国内外对综合性收入补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目标、政策效果、实施中突出问题、专项补贴与综合性收入补贴关系等方面。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这些焦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引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地广人少,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安全后备基地,也是国家农业补贴的重点省份。但是如何补贴,补到什么程度才能起到激励作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主要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特点和优势,结合黑龙江省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鼓励并加大推进黑龙江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用好用足WTO规则,制定适合农户及垦区的农业补贴政策;深化改革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农业管理体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目标体系的构建;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立法的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尽管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粮食补贴力度,但种粮成本不断攀升,尤其土地流转租金明显跟涨,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补贴存在资本化为地租的倾向可能是推动土地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鉴于此,基于2010-2020年玉米生产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动态效应,以明晰粮食补贴的资本化效应对补贴“稳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产者补贴导致下年土地流转租金增加了5.7元/亩,并进一步证实了补贴资本化为地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产者补贴应有的政策效果。若切断粮食补贴与土地流转租金之间的联动关系,生产者补贴稳定种粮面积的正向效果将进一步增强,其削减生产投入的负向影响将进一步减弱。由此提出未来粮食支持政策应进一步优化增量补贴方式,规避其与地租的联动关系,从生产技术模式结合、新型经营体系对接的角度,提高补贴精度和支持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阶段我国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四项农业补贴政策,在理论分析了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响应,并运用"江西省农业补贴与农户耕地耕种变化"专题调研的390份问卷,实证研究了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农业机械化提高、低毒农药的使用、先进农业技术的运用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劳动力投入天数、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种植绿肥面积和施用农家肥基本没有发挥作用;粮食直补对促进低毒农药的使用和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兼业农户的低毒农药的使用影响远大于专业农户,对专业农户的先进农业技术的使用影响要大于兼业农户;良种补贴对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的先进农业技术使用都有显著影响,对专业农户的激励作用要大于兼业农户;农机具购置补贴对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的农业化水平提高都有显著影响,对专业农户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兼业农户。研究最后提出了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几点建议:改变福利式的农业补贴形式,整合资金形成合力;针对农户耕地保护的具体行为表现,找准农业补贴政策的切入点;减少政策实施运行成本,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尊重农户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粮食补贴政策通过农户生产行为实现其政策传导,那么,在农业生产风险条件下,农户的风险偏好和政策预期是否影响到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发挥?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的调研数据,将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性测试分析方法运用于农户行为研究,分析不同风险偏好农户对补贴政策的预期和行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态度及其风险偏好通过农户的政策预期作用到农户种粮决策行为,且农户的风险偏好和生产行为决策出现了"效用不一致"的现象,风险规避型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预期相对较强,有更强烈的稳定粮食生产的预期,据此提出粮食补贴政策设计时应该考虑农户风险偏好特征,将风险规避型农户的粮食生产激励政策放在首要地位,稳定和刺激粮食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粮食补贴政策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从分析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粮食供求形势入手,依据WTO规则并借鉴国际粮食补贴经验,提出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重点、兼顾特定目标群体即种粮农民的收入,应该是现阶段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目标的理性选择,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以构建直接补贴为核心的粮食补贴机制,并提出确立以中央政府为粮食安全调控主体的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粮食风险基金的筹集办法、强化向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倾斜的政策强度等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更应重视农业领域的碳排放问题.基于农地利用、农田土壤、水稻种植和畜牧养殖四大类农业碳排放源,测算分析了宁夏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运用Kaya恒等式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驱动机理,并进一步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2000—2019年宁夏农业碳排放量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但增速逐渐趋缓;2)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劳动力因素对碳排放具有负向驱动作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因素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最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最强;3)2000—2019年宁夏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特征以负脱钩为主,增长连接和强脱钩的脱钩特性次之.总体来看,宁夏农业经济增速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农业碳减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