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的历史研究自古以来甚为发达,尤其是政治史的研究,但在清末民初时,由梁启超等人提倡的史学革命,对政治史提出了挑战,但对政治史研究的本质并没有很大改变,它仍然是对中国古代一系列政治事件和政治制度的机械描述,从而让人们无法领悟到中国政治运作的那种诡谲以及其与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关联意义。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政治史在实质上仍然没有摆脱这个宿命。改革开放以后,政治史式微,而社会史则进入了中国历史研究的领域,并俨然成为了一种史学范式,但当下的社会史研究好像为自身规定了一条准则——摆脱政治史。这也是社会史的一个致命缺陷,它忘记了人类自产生以来就撇不清与政治的关系,脱离政治史的社会史,无疑是缺乏高度和深度的。而事实上恰恰相反,社会史不但有能力去研究政治史,而且相信能更好地研究政治史。  相似文献   

2.
不能简单地认为双重否定是包含两个否定成分且表达肯定意义的格式。双重否定在句法上必须是一个否定管辖另一个否定的形式。一些看似没有直接管辖关系的格式通过深层的逻辑变换或语义等级变换可以实现直接管辖。前、后分句各自包含一个否定成分的条件复句不是双重否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学术界一些论著论述毛泽东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看法所存在的简单化倾向,比较系统地考察了毛泽东从30年代到60年代的有关论述,认为总体上他不仅没有摈弃这一规律,而且对它作了不少深刻的阐发和生动的运用,指出他有三个方面的独特贡献。文章对用“肯定否定规律”代替“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述的合理性和缺陷进行了具体分析,不赞成对这一表述作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及有关文章所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进行综述后,多层次论证了:“A—A”和“A—A—A”,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的两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5.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一般性质。事物发展的每个周期,无不经历由矛盾潜在,经矛盾展开,到矛盾解决的三个后者否定前者的阶段。生物繁殖领域的所有现象,无例外的普遍具有否定之否定的一般性质。否定之否定的动力在于构成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的诸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唯纵向性的内在的孤立的封闭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唯物论品格难以否定  相似文献   

6.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基本规律之一。辩证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中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这个基本概念,对于掌握和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侧重探讨“完善式否定”和“变革式否定”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治史与政治中心的关系至为密切.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相当稳定而强势的政治中心,观察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变化,政治中心是一个重要视角,京师与地方的关系是一个聚焦点.综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令人研究三方面的材料,依照设定条件,堪称国家政治中心的城市有20处,分布在今12个省级政区.我们可以把这20城分布的范围(大略东经105 - 120度,北纬30 -42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心地带;可以依其作为主要都城的建迁废续、分布流转的轨程,把古代政治史大致分作若干段落.  相似文献   

8.
以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具体地分析了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再到分析的算术化这一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静态——动态—静态”这一历史演化。着重指出,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数学发展过程中和对我们的工作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费·维尔登(Fay Weldon)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享誉世界的英国当代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她的小说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演绎了一部女性社会学历史,涉及女性心理、家庭和情感等主题。在5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她完成了约40部小说。几乎每一部小说都指向女性社会学的某个方面,从女性身材、怀孕生产过程到女性就业、犯罪、教育等各个方面。小说《最可怕的恐惧》(Worst Fears, 1996)中,维尔登构建了虚构女性文本社会模型,她从女性心理层面到女性行动层面,以超越常规,打破界限的方式,塑造了具有“否定之否定”辩证思想的女性形象,以维尔登式的创意写作方式警醒着当代女性。  相似文献   

10.
汤因比的人类“终极关怀”思想是其从事学术研究的指导思想,不仅具有哲学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在史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反响。由此出发,结合社会史研究近年来的变化,可见对人的关注在该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激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由此,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对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教育塑造功能;政治合法性功能;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论述了自汉朝以来,历代学者对《史记》标点的研究状况。对于《史记》中出现及使用的标点符号进行依照时段的研究阶段划分,并对古今的标点研究史作出较为详细的阐释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摧毁了皇帝制度 ,否定了君主立宪 ,初步建立起三权分立、国会、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等近代民主共和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模式和程序。袁世凯死后 ,《临时约法》恢复 ,国会恢复和重选 ,共和民主制度在形式上仍按规定运行 ,故不能认为《临时约法》连同民主共和政体成为光辉的史迹。 2 0世纪上半叶的“制宪救国论”、“人权派”、“民主宪政运动” ,则表明中国资产阶级宪政运动并未因辛亥革命结束而终结  相似文献   

14.
政治宽容与政治冲突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宽容与政治冲突的互动关系研究是冲突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政治条件下,非暴力政治冲突与政治宽容才存在必然的联系。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政治反对派与民主政治的包容性;政府宽容政治反对派的原理;政体形态与政治代价的关系;推进政治民主化的政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西南地区民族社会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一种"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民族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浅析政党与选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与选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主选举是现代政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合法途径。选举是促使政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离开了政党的参与,选举活动又将很难进行。本文从政党的起源、政党对选举所起的作用及选举对政党所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政党与选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表述了他的社会历史观。他的基本原则或立场是坚持和维护人的自由、平等和个体独立性。他对自由的强调是相对于上帝而言的。他指出,人是不断违背上帝所制定的规律而生活,并且更改着自己所制定的规律。他对人的平等的强调特别表现在奴隶制问题上。他是一个彻底的废奴主义者。他在强调个体的独立地位时,坚决反对将公共利益同个人私益对立起来,反对将前者置于后者之上。他指出,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该用民法来处理,这时政府和公民个体的地位是对等的。此外,关于人的自然状态的思想也是其社会历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世界历史"与"世界市场"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辩证的时空关系,它们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空间范围,因此成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批判的两个重要维度。在马克思视域中,"世界历史"的进程包含了"世界市场"的生成及危机,而"世界市场"的生成及危机又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二者的辩证关系还表现在,在超越资本关系的条件下,"世界历史"终将摒弃"世界市场",并通过空间解放来表现人类社会存在的积极状态,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