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围绕着语法和语言哲学对话,从词类划分及活用和变体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英语的语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英语是英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地域变体,在世界英语大家庭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由于区域的阻隔,历史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差异,澳大利亚英语与其他地域变体英语差别逐渐扩大,最终产生语音、词汇、甚至语法方面的差异.本文即从以上方面对这一英语重要地域变体的语言特征进行了论析.  相似文献   

3.
系统功能语法创始人韩礼德首先提出关于语法隐喻的概念,他认为意义表达的不同变体不只是在词汇层,还应该在词汇语法层。词汇隐喻包含在语法隐喻之中,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两种类型。对文学名著《雾都孤儿》的原著与简写本之间概念意义表达的变体进行对比,同时研究韩礼德的概念语法隐喻在文学原著中的实际运用及其发挥的语言学和文学的功能;归纳典型的一致式在简写本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两大主流—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TG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SF语法),各自为政,水火难容。本文从理论基础、语言哲学思想、语法观、语言观(语言性质、句法论、语义论、语用论)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多维对比,对比了对两种语法的主要差异从而以示其区别,最后分别探究了两种语法的局限性,并做了试探性展望。  相似文献   

5.
简论结构主义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出现了两大语言学流派: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结构主义语法和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本文比较了这两种语法在产生背景、发展阶段、哲学与心理学基础、语言观、研究目标、研究对象与方法及语言习得理论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论述了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比较,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这两种语法的本质,以便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语言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粤语是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是普通话的地方变体。粤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均不同于普通话,而其中的语序差异最易被忽视。本文在简述普通话与粤语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在语法研究层面,通过句例对比,总结粤语与普通话在语序上存在的不同,并对其中的语法规律进行分析,以期对粤语使用者在普通话习得过程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如生物进化一样,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经过历时演变与地域演变,英语产生了两大主流变体———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这两种变体的差异广泛存在于语音、语法及拼写方面,其中语音差异主要体现在元音字母、辅音字母及字母组合中,存在范围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8.
以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结构为视角,以实验结果和语料库语料为依据,从多个方面对语法化和儿童母语语法习得进行对比研究:尽管在一些具体的语法项目上存在差异,但两者在总体上都经历从实词到虚词、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顺序,并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渐变性、竞争性以及音系变化等特征。语法化和儿童母语语法习得在总体上相平行。  相似文献   

9.
英语已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对英语学习者来说了解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是非常重要的。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拼写,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产生了系统性的差异。尽管具有一些差异,但它们并不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而是英语的两种区域性变体。  相似文献   

10.
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对英语名词词组研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都是建立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两种语法模式。在描述和解释具体语言现象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具体探讨两种语法模式对英语名词词组描述方面的异同。这两种模式都把名词词组当作重要的一级句法单位,而且描述均采用功能描述。然而,对其内部结构的描述以及相关功能标签的使用等方面,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从这些区别和联系可以看出两种语法模式既同宗同祖又各有特色。两种语法模式的结合使用对于描述和研究英语名词词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台湾国语和大陆普通话虽同属于现代汉语,但由于两岸多年的隔离,两岸的汉语已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语法差异是其中一个方面。以台湾当代小说为语料,从词法和句法两方面分析两岸汉语的语法差异,可以看出导致这种语法差异有三方面原因,即国语的分化、闽南话的影响、外来语的影响。但近年来两岸语言呈现出了融合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在意念和形态上存在诸多不同,因此在名词化现象中,这两种语言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本文首先从整体上对两者名词化形态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再分别从词法和句法层面上对两者在构成、语法功能上的异同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外语教学和翻译以及语言交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俄语字母文字与汉语文字的差异和俄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具有一致性。俄语字母文字是对事物的抽象反映,其语法也不倾向于直观地描写客观世界,而是在描写事物的同时通过曲折变化、主从句的结构等语法手段把对事物及事物间关系的分析表现出来。而汉字起源的象形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汉语语法直观和意合的特点。俄汉文字与各自所服务的语言的语法一起分别促成了俄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名词化是语言形式化或语法化的过程之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体现了语义和语法关系的转化。英汉两种语言名词化的手段及程度不一样。探讨名词化与语法隐喻的关系,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名词化的不同,旨在使译者更加明确两者的区别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英汉互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语法主语和主题主语两个角度对英汉主语进行比较,指出英语注重主语,要求主谓一致,适合用传统语法进行分析。汉语注重话题,习惯把句子谈论的对象提前。主题结构在汉语中属正常结构,用正常语序;而英语中主题结构分无标记和有标记两类,无标记类主题大部分不是句子谈论的对象,有标记类在英语中属非正常结构,使用倒装语序。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中,数词除了具有表示数目这一意义外,还获得了语法意义、修辞意义和文化意义,这些意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另外,古今数词的意义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英汉句子体现核心信息的句子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汉语往往使用主要句子成分来体现语义上的信息重心,表现为语法重心和语义重心的一致性;而英语往往使用次要句子成分来体现语义上的信息重心,表现为语法重心和语义重心的非一致性.因此,提出“句式重心移位”翻译法,即根据英汉在语法及语义关系上的不同特点,通过句子主次成分的相互转换,形成整个句式重心的移位,以保证译文的准确完整和表达的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篇中照应、替代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分析 ,汉英两种语言在照应、替代衔接手段方面有一些共性和差异以及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日本地理位置一衣带水,但是民族文化却存在极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直接影响两国传统审美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更推崇飞动、繁复、宏大的设计,而日本的传统审美意识因禅宗对民族文化的渗透,推崇的是寂静、精致、简约的设计。本文以中日两国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剖析了两国审美意识的区别;并通过平面设计作品中传统图形元素的使用,分析对比两国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汉语短时体、尝试体的语法表现形式以秦岭-淮河线为界,秦淮线以北的方言主要用“VV”式动词重叠兼表短时体和尝试体,秦淮线以南的方言主要用“V (一)下(子)”表短时体,用“V (V/补/宾)看(看)”表尝试体,秦淮线一带的方言可以兼用两套语法形式,过渡性明显。南部壮侗、苗瑶和藏缅语族诸语言的表现与南方汉语一致,与北方汉语相对立。北方话VV式的形成是佛典、禅宗语录的影响与北方汉语阿尔泰化两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