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语言的能力通过后天努力习得 ,语言习得分为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比第一语言困难得多 ,复杂得多。人们在进行第二语言习得时往往会受到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 ,这些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人格、社会环境、学习动机及学习态度 ,其中学习动机对人们的第二语言习得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语言词汇习得顺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叙述了当前对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了语言习得中词汇习得的顺序问题。认为在词汇习得顺序方面 ,第一语言的词汇习得顺序与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顺序有所不同 ;在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顺序方面 ,习得者习得词汇的顺序因开始习得时的年龄不同也有所不同。它开创了语言习得研究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一种第二语言的习得离不开牢固的母语基础。马克思说:“一个新学外国语的人,总是把外语在心里译成自己的本国语。”(《汉语教学法》第十七页)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和干扰,表现在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和干扰,常常会使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自觉不自觉地要以母语为标准来套用所学的语言,辨认语言的是非曲直,总会认为在自己的母语里是这样,在其它语言中也应该是这样。会产生一种“对等”的意识。同时认为双语教学也  相似文献   

4.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语言共性与语言标记性理论,结合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收集的资料,分析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结果表明:与对比分析假设相比较,语言标记性理论对于解释母语迁移现象及第二语言习得者面临的学习困难有较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迁移是语言习得的共性规律.迁移的本质实际是范畴的不同内涵造成的.在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寻求范畴的对应规律,包括范畴的同一性与差异性.范畴的差异导致语言习得者不得不运用语言形式去弥补.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音差异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的母语负迁移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外语学习中,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会对目的语的习得,尤其是语音的习得产生干扰作用.这就是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本文拟从分析英汉语音系统的差异入手,分析由此引起的母语对语音习得的负迁移作用,从而帮助教师在语音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克服这种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环境、第二语言的输入及其与习得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学习者外部因素、对第二语言的认识和语言的共性等一系列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因素和相关的语言学习理论等学习者内部因素以及认知方式、性格特征等学习者个体差异,构筑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框架结构,确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独立的学科地位,并对中国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儿童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语言学发展史上两种比较有影响的语言习得理论-"刺激-反应"论和"内在"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作者认为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基本上在5岁左右完成,而第二语言的习得可以说没有最佳的时期,只能说儿童最早可以从几岁(本文认为5岁左右)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同时,也阐述了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中采用的一些常用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9.
第二语言获得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与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研究是二语习得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意在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英语与汉语的差异以及两种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等方面探讨语言思维在第二语言习得和交际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排除母语思维的干扰,使思维与目标语达到一致以形成外语思维这一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焦虑状态及其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虑对语言 ,尤其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输入、输出会产生负面影响 ,已经得到一致公认和相当充分地研究。本文根据国外语言学家对语言焦虑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习得者焦虑的主要表现 ,力求寻找途径把语言习得者的焦虑降低到最低程度 ,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的有关问题:一、正确处理词汇与语法的关系,确立词汇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与第一语言词汇习得的差异;三、第二语言词汇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学习能力,在儿童时期能够轻松地习得第一语言——母语,然而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因素。本文从社会文化因素、态度与动机、焦虑状态、年龄因素等方面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以供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语言输入——一个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语言输入与交际、语言运用、习得顺序和习得速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了一些相左的观点。作者认为语言输入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第一语言为粤语的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所出现的元音迁移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PSS11.5以及语音调查软件Praat来分析广东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语音迁移现象和模式,借此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以参考的数据和辅证。主要针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讨论:(1)音位较为相似的元音对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影响巨大,在相似的音位环境下,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所产生的负迁移明显;(2)第一语言中不存在的音位出现在第二语言中时,往往易于准确习得。但是如果在开始的习得过程中没有完全掌握第二语言的音位特征,将会更倾向于出现语言石化现象;(3)有效进行二语习得语音教学,关键在于方言基础上的语音对比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 ,语际语理论的提出象征着一种突破。语际语是一种既区别于目标语又不同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第一语言的二语知识体系。本文通过对语际语产生的认知原因以及语际语特征的介绍、分析和阐释 ,进一步讨论语际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习得之理论周胜谈到第二语言习得,首先需要了解第一语言习得(FLA,以下都用简写)与第二语言习得(SLA,以下都用简写)的区别。学习者,尤指小孩,从未学过任何语言,现学习一门语言,这时就发生了FLA。FLA从出生之日持续到青春期,所以把出生之日...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语言习得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影响,同时二者又有根本性的差异.二语习得研究给语言教学注入了许多新概念.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强调语言习得的自身规律性,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本文旨在探讨这样一种理论主张:第二语言学习者以一种固定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知识,并以此为前提以高度专门化的途径去处理语言材料。该主张与行为主义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解释针锋相对,后者强调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第一语言的干扰作用。以固定方式获得第二语言知识的主张基于突出学习者内在因素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这样一种学习理论。该理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心理因素注意、思维、记忆、个性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指出心理因素对语言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利用心理因素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法。学习者要善于利用心理因素的积极方面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20.
语言迁移通常被理解为一种跨语言影响,即目的语与任何其它先前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异同导致的影响。很多研究者都比较关注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负迁移或者干扰,对国内外语学习者而言即是第一语言(母语亦即汉语)对第二语言(目的语亦即英语)的负面影响,也就是汉语负迁移如何妨碍英语习得和交际的问题。随着英语和汉语广泛的接触和不断发展,两种语言相互间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些影响体现了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中的英语化特征。本文试图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L2→L1迁移模式,将英语对汉语的影响置于"跨语言影响"的概念下进行理解和解释,从词汇、句法、语用三个层面探讨目的语(英语)对母语(汉语)的影响,以验证L2→L1迁移模式的广泛存在,拓展对英汉语用迁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